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开展用地评估节约集约用地调研报告】节约集约用地

时间:2022-01-09 11:21:02  浏览次数:

把每一寸土地用在“刀刃”上

——关于我市节约集约用地情况的调查报告

土地是发展之本,节约集约是可持续发展之基,节约集约用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要、这样迫切。我市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进程中,如何破解土地资源供需紧张的矛盾?如何落实节约集约优先战略,守住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如何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的方法,加快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市规划局、发改委,围绕我市节约集约用地的一些做法和成效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节地之路

年初以来,规划、发改部门紧紧抓住我市成为全国和省首批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机制新模式,采取了按项目供地、规范咨询评审程序等新举措,实现了存量挖潜、节约供地、用地监管等方面新突破,有力推动了供地用地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真正走出了一条内涵挖潜、管理科学、具有我市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的新路。

创新项目用地评估办法,筑起节约集约用地的“防线”。今年,国家、省对土地资源管控更加严格,下达我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2673公顷,与往年相比有所减少,与各区、县(市)申报用地指标相比更是存在着很大差距。面对土地指标极为短缺,需求矛盾愈发突出的现状,市土地管理部门统筹协调、科学谋划、果断决策,改变以往“砍块式”粗放供地模式,实施项目用地评估,深化从源头上控制用地的节约集约。项目用地评估,就是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具有甲级资质的综合性咨询机构——我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对申请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的项目,严格审核其立项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工商注册证明、规划及开工计划等相关情况,对项目申请用地是否符合用地标准和节约集约用地要求进行评估,对用地指标分配提出意见。为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评估机构研究制定了现场踏勘、专家质询、集中审核、分项综合评分等科学规范的评审程序和办法,重点围绕申报项目情况、项目产业技术基础、项目要件和进展情况、项目申报单位情况等进行分析,严格按照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绿地率等指标作出评审,保证了评估工作公平、务实、高效。通过开展项目用地评估,有效防止了粗放低效用地现象的发生,保障了各类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对前期要件不齐备、投资不足、

条件不成熟的项目暂缓安排用地指标,对不符合标准和要求的项目削减了用地规模,今年评审的288个项目中,符合供地条件的238个,用地面积从申报的3887公顷核减至2828公顷,共核减1059公顷,核减率达27%。项目用地评估办法的创新,不仅确保了有限的用地计划指标得到用好用足,而且优先保障了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项目、县域经济、基础设施等用地,今年供地按性质分类,工业及工业地产项目用地占到了48%,物流仓储、商业服务项目用地达到31%,而住宅用地仅为3%,极大优化了项目用地结构。

挖掘存量土地利用潜力,走活节约集约用地的“棋局”。在耕地红线必须坚守、增量指标控制严格的情况下,走内涵挖潜之路,让现有的存量用地增值增效、发挥出最大潜能是节约集约用地的必然选择。我市学习广东“三旧”改造经验,启动了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得到了国土部的大力支持,我市成为了全国和省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将通过调整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清理利用各项闲臵土地,对低效用地进行综合整治开发再利用。经过调查摸底,全市共有城镇低效用地207平方公里,其中四环内95平方公里,二次开发潜力巨大。其中,确定了铁西区滨河新城、和平满融等8个区域,作为低效用地再开发示范区。今年,首先在大东汽车城率先突破,项目

一期再开发低效用地面积71.27公顷已经获批,享受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不占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免缴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不用占补平衡,预计可节省征地资金近亿元,再开发改造完成后,该区域建筑容积率将由现在的0.52提高到1.8。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今年还将在于洪新城、皇姑首府新区、沈河高官台、铁西区宝马和滨河新城等重点区域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争取年底前更多项目获批。与此同时,积极扩展地下发展空间,将地下空间列为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了《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强化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构建交通、市政、防灾、商业等综合功能协调发展的地下空间网络,今年重点围绕市府广场、中街皇城等区域开发地下空间350万平方米,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向集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

推进工业园区和标准化厂房建设,亮出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招”。引导建设项目向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集中,大力发展以标准化厂房为基础的工业地产,是土地利用由低效粗放向高效集约转变的现实需要。加快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建设由“单一工业园区”向更高层次的“产业综合体”方向发展,超前配套路网、水电等硬件设施,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到统一园区物业管理、统一园区公共服务、统一园

推荐访问:产业项目供地调研报告领导 用地 集约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