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师自查自纠个人情况报告] 教师自查报告

时间:2022-01-12 16:51:14  浏览次数:

宗法观念:伴随着古代中国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基础、以家族为基本机构的宗法社会而形成的观念,强调父权、血亲、家族至上。(社会心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国与忠君不分,齐家与敬祖合一;男尊女卑;忠孝观念等)

材料: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请概括材料观点。

Day2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两部分,专制制度是与民主相对立的概念,特点是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府要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

材料: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Day3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多数人掌握政权。

集体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数。

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每个公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法律至上公民内部是平等的。

直接民主成年男性公民享有民主,但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造成权力滥

用。

材料:在梭伦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Day4

罗马法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渗透着“自然法思想”。

材料:《世界文明史》介绍:罗马成文法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罗马城市行政官在执法过程中所做的决定……行政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他的这种决定成为事实上的判例法。”材料说明了罗马法什么特点?

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包括两种政体: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

材料:伏尔泰在《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这段材料反映的什么政治体制?

Day6

美国国家组织形式:联邦制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政权组织形式: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分别由国会、总统、最高法院掌握,三者相互制约。

材料:到1783年,美国有11个州共发行了24636万多美元的纸币,由于没有足够的硬币与物资保证,最后几乎一文不值。1784年,大约370万英镑的货物输入美国,而美国输出品价值仅75万英镑。由于可信用的货币稀缺,某些地方又恢复了原始的以货易货方式。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Day7

多种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的局面。

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文明史观鸦片战争后,西方先进文明传入中国。

材料:美国史学家费正清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请评价这一观点。

Day8

农民阶级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进步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客观上延缓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局限性组织分散,提不出切实可行的纲领,缺乏科学的指导思想。

材料:

Day9

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意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思考:用多种史观解读辛亥革命

Day10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并逐渐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材料:

Day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

抗日战争时期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分配土地。

材料:

Day12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把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ay13

正面战场国民党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

实行片面抗战路线,作战方式是以阵地防御为主的正规战。

敌后战场中共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剧地,以游击战争为主。

材料:

Day14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央所在地的变化:

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延安(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西柏坡(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材料: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到。”材料描述的是哪个事件?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Day15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肯定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

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材料:

Day16

十月革命的特点:

革命方式武装夺取政权

革命道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城市路线)

理论角度打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观点,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单独取得了胜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革命的阶段性经历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材料:

Day17

比较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历史条件:国民政府被推翻,新中国即将成立(共)

新生的人民政权得到巩固,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宪)

性质:临时宪法的作用。(共)

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

经济建设方针:各种经济成分并存,合理调整工商业(共)

对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宪)

材料:

Day18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涉及国际争端,属于主权问题,寸权必争,寸土不让;而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属于内政问题,不容外国干涉。

材料:

Day19

求同存异:同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遭遇相同,都曾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与会亚非国家

当时都面临着发展民族经济和维护民族独立的任务。异是指与会亚非国家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有差异。

材料:

Day20

两极格局的形成

政治上:

①杜鲁门主义(内容:反苏反共)出台,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②1948年,柏林危机成为美苏“冷战”的第一高潮。

(2)经济上:

①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出笼,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②苏联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进行反击。

(3)军事上:

①北约的建立:为了遏制苏联,加强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北约。

②华约的建立:为了对抗北约,1955年,苏、波、捷、罗等八国签订了《华沙条约》,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材料

Day21

精耕细作: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表现为生产工具改进(铁犁牛耕),技术进步,水利设施逐渐完善等。

材料:

Day22

小农经济: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的,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脆弱性、保守性等特点。

材料:

Day23

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只要生产武器等军用品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它利用国家权力,征调最优秀的工匠,控制最好的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材料:

Day24

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以雇佣劳动关系为特征、以手工工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一些地方出现劳动力市场。它产生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

Day25

朝贡贸易:两国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其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不计经济效益,因其目的是宣扬国威。

材料:

Day26

宋朝的“商业革命”表现:商品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剧增、坊市界限被打破、交子出现、海外贸易兴盛等。但与西方商业革命相比,它没有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而西方商业革命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迈进。

材料:

Day27

土地兼并:在封建土地私有制下,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的土地,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其本质是地主阶级与封建国家争夺财源。

Day28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直接目的是保证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

Day29

闭关锁国:为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以及清政府认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无须与外国进行贸易,故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不许片板下海。其根本原因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此政策在一定时期对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有一定自卫作用,但长远来看,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资本主义萌芽,拉大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

Day30

欧洲商业革命:世界市场的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商路及贸易中心的转移;人类眼界拓宽等

价格革命: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上涨,货币迅速贬值,传统的经济关系受到冲击,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ay31

三角贸易:贸易过程参看教材

认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是一个血腥的掠夺过程,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残酷的殖民掠夺密不可分。

Day32

近代化:政治民主化(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经济工业化(工业革命)、思想理性化(三大思想解放运动)

Day33

垄断组织:指资本主义大企业间为了独占市场,攫取高额利润而联合组成的垄断经济同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形式。其根本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直接原因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Day34

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不改变中国落后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Day35

实业救国:19世纪末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提出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定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

Day36

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使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跨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Day37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各地纷纷提出工业大跃进和农业大跃进的不切实际的目标。在农业上,提出"以粮为纲",不断宣传"高产卫星"、"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粮食亩产量层层拔高。在工业上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并且"以钢为纲",带动了其它行业的"大跃进"。

Day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国家政权与资本家私人资本结合,代表资本家的利益,由国家掌控和运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经济。它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但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对社会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形式。

Day39 凯恩斯主义: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是扩大需求,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

推荐访问:教师挖揪断自查自纠材料 自查自纠 情况 教师


[[教师自查自纠个人情况报告] 教师自查报告]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