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_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现场发言材料

时间:2022-01-13 14:44:25  浏览次数:

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现场发言材料沈河区区域推进德育小微成长工程工作思考与实践2015年10月27日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对学生开展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校规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德育工作,一直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沈河区在全国首推的小微成长工程实践,概括说就是将德育工作"贴近学生成长的地平线,从一件小事做起",实施以来,效果良好。下面将从她的缘起、推进、成效三方面进行汇报。一、小微成长工程缘起——大事化小回归教育原点1人的成长规律是小微成长工程的生命原点。"原点"是事物的起点,教育的原点在哪里?就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党的教育方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小微德育就是以此为原点"立德树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原点,就是德育时效性的起点2最近发展区是小微成长工程的逻辑起点。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把握好儿童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即"最近发展区",能加速学生的发展。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主要是就智力而言,其实在学生心理、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最近发展区",德育工作必然也遵循着这一基本规律。小微德育工程,立足生命的成长,关注立德树人的良好品德和习性的构建,从学生身边常态和熟悉的事项入手,加以引导、沁润和熏陶,使孩子的认知行为由熟悉的领域扩展到未知领域,加速其发展。3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是小微成长工程的发展支架。学校

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应该说,多年来,学习德育工作基本形成了自身的目标和内容体系,既不缺少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也不缺少润物无声的小的教育。但是究竟效果如何?他们之间有无内在联系?他们是否可以有生命的继续存在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对过去的德育工作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梳理。4沈河区适合的教育是小微成长工程的生命土壤。沈河区就坐落在沈阳市的中心城区,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110万,有中小学校50所,其中小学30所,初中11所,高中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2所,各阶段在校学生52666人。面对区划调整以后的面积很大、学校较多、资源差距悬殊等问题,沈河区教育局适时地提出了以"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育人理念。在这一理念引领下,适合的德育也就成为我们德育人共同研究的话题。所以如果说适合的教育是沈河区域发展的实践战略的话,那么小微成长工程则成为沈河适合的德育的实践战略。

二、小微成长工程推进——以小求精历练工作智慧为了推进小微成长工程,沈河区教育局遵循"工作有部署、过程有指导、成果有展示"的工作步骤,实施了"明确主体、全面动员、典型引领、持续坚守"的工作策略,全程推进小微成长工程。一构思小微工程,确定"1335"模式小微成长工程是将"小和微"作为形式,寻求细化"立德树人"工作的操作系统,可概括为"1335"模式。1是把握一个操作理念,即从一个"微+项目"做起,微是形式,项目则是具体的育人方略或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化;第一个3是指向三个维度,即加

强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教育;第二个3是开发三个层次项目,即优秀传统项目、持续发展项目和年度创新项目;5是实现五个追求,即以小求实、以小求精、以小求适、以小求新、以小求长。在此基础上,沈河区教育局还构建了"四个平台六个渠道",构建小微成长的工作框架。即"学校教育平台、家庭教育平台、社会实践平台、人文教育资源平台"和"课堂渠道渗透、班队活动强化、节日文化熏陶、生活情境实践、社会实践体验、国学经典传承"等六大渠道,全面推进沈河小微成长工程。二组织专家论证,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在区域层面,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小微成长工程专家论证会,组织了相关专家对德育工作思路和相关措施进行了论证。并结合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下发了《沈河区中小学推进小微德育成长工程实施意见》,将实施主体定位为全区中小学校,重点开发提炼和认证学校"微+项目",并指导学校结合工作意见,以班级和家庭为主体开发提炼特色"微+项目" 三全面动员部署,组织学校提炼捕捉"微现象",预防"微问题",开发"微课程",创设"微组织",实现"微体验",搭建"微平台"……经过重新梳理和认真定位,一个个独具特色、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的"微+德育项目"纷纷涌现。沈阳市岸英小学以榜样引领为项目,充分利用学校岸英文化馆教育资源,将德育展室作为德育小微成长工程的道场,有计划有组织的引导学生认领学习讲解展室中的一张照片或一个实物,形成了"一种榜样,一个展馆,一张照片,一个故事,一个行动"的学生成长印记。沈阳市同泽女中,利用晨检10分钟时间,以爱国主义教育为引领,开展了"晨说

巾帼"项目,形成了"一段历史,一个时段,一名巾帼,一个感悟,一个价值"的学生成长模式。沈阳市育源中学,以"小团队,微管理"为学生小微成长项目,把原本出现在课改课堂上的学习小组作为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建设友善团队,发挥德育功能,形成了"一组团队,一个主题,一次合作,一次评价,一个价值"的班集体建设模式。除此之外,全区多所学校都结合自身特点总结提炼小微特色成长项目。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以加强诚信教育为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小微工程项目。其中诚信考场和诚信水站取得了卓越的成效。诚信考场项目形成了"一封家书,一次班会,一张板报,一份承诺,一次考试;一次提升的小微成长模式。"诚信水站"运行以来,货款一分不少。沈河区泉园二校设计了"时事微沙龙"小微项目,遵循着"明确主题、收集素材、确定观点、交流辩论、点拨提升"的工作步骤,促进了学生们不断成长。微妙讲堂、微信平台、微小话题,沈河区二经二校把家长资源请进了校园,"三微见行"把学校、孩子、家长凝聚一体,编织成学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张网络。沈阳市第七中学德育工作遵循"七中七德七微养德"工作理念,其中之一的"餐中见德"小微项目,通过"以餐明义、以餐明知、以餐明礼、以餐明责和以餐明德"使学生良好的品德在一点一滴的就餐行为和良好习惯中养成。沈河区文艺二校提出"小习惯大未来"的"微+项目"针对低、中、高三个学段制定完整的习惯培养目标,通过微小行动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从"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三个维度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沈

阳市第143中学提出"自省微课"项目。每周三、五下午最后一节课,在嘹亮的口号声中,各班学生开始了庄严的仪式,班长总结、课代表总结、自省反思、荣誉时刻、教师总结,一系列微环节让学生们从他律到自律中明确了价值观的内涵。优秀的传统文化蕴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每天午休后进教室前的三分钟,"千人午诵"的朗朗诵读声从沈河区大南一校的操场上传来,每名学生都以最饱满的状态诠释着传统文化的经典。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小实践、微课题",第八中学的"微视频讲价值观",第九中学的"名师微导读",文化路小学的"读书微漂流",82中学的"达人秀微台"……每一个"微+项目"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体现。四依据实施时间,明确项目类别德育小微成长工程启动之初,学校的第一反映是松了一口气,因为历来德育大工程较多,但真正务到小里之后,发现这是很难、很不好把握的,因为过去拼的是规模,拼的是场面、拼的是包装,真正去做小而精的东西太难了。为了推动工作,我们首先组织全区中小学对以往的工作进行了认真梳理,并结合学校工作进行开发和提炼,我们欣喜的发现,有的学校的德育项目实施时间已经在10年以上,业已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对全区德育工作有示范推广价值,在解决德育热点和难点问题上取得了明显实效,我们将此类工作项目定位为传统品牌项目,如我们今天将要展示的岸英小学的榜样引领项目,学校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小时段开展学习与交流,至今一直坚持数十年,德育活动融入到一点一滴的小互动,一代又一代学生在交流与体验中收获了成长。有的项目

实施时间在1-10年之间,项目具有持久性,我们定位为持续发展项目,如今天我们将要展示的育源中学的项目。还有的项目是结合年度工作和新形势要求,开发的优秀"微+项目"经过了一个学期以上的实践检验,具有应用推广价值,能针对性地提升和拉动学校德育工作,也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类项目我们定位为年度创新项目,如我们今天将要看到的同泽女中的晨说巾帼项目。具体见下表序号申报单位项目名称项目类别1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研学体验行动传统品牌2沈阳市岸英小学榜样引领传统品牌3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小习惯大未来传统品牌4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诚信我践行传统品牌5沈阳市第七中学七中七德七微养德传统品牌6沈阳市第七中学八十二中学校区达人秀微台持续发展7沈阳市第一四三中学自省微课持续发展8沈阳市第十七中学节日感恩信持续发展9沈阳市育源中学小团队微管理持续发展10沈河区泉园第二小学时事沙龙持续发展11沈河区大南街第一小学中午微诵读持续发展12沈河区朝阳街第一小学爱上"微"阅读持续发展13沈河区二经二校三微见行年度创新14沈河区文化路小学读书漂流年度创新15沈阳市第九中学名师引读年度创新16沈阳市同泽女中晨说巾帼年度创新17沈阳市第八中学微视频说价值年度创新五开展交流展示,持续推动发展在项目定位评选的过程中,有些学校对小微项目的理解有误区如思想认识上,申报的项目大而广,不是一件具体的项目;内容空洞,不足以支撑起项目;主题无特点,不能结合学校实际;设

计上无新意,找不到亮点;缺少理论依据,无可提升空间。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具体的时间和人员安排,实施得不到保障;学生参与率低,受教育面窄;无明显的操作流程,如何实施不明确等。针对基层单位存在的理解误区,沈河区教育局把小微项目申报和评选工作作为促进德育队伍能力提升和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提炼的良机。沈河区教育局召开了由初选学校的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以及德育科全体成员参加的德育小微项目评审工作会议,初选入围的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经过自我总结、修改、完善。三、小微成长工程成效——小题大做未来始于足下小微成长工程在沈河区全面推开后,产生良好的运行效果,沈阳日报、沈阳晚报、中国文明网进行了全面报道,赢得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在此次会议即将召开前,辽宁省省政府主办的民心网,推出了2015年7、8月城市经验信息评选结果,《沈阳沈河区在全国首推小微德育成长工程》获得了冠军经验信息,这在全国城市区域教育信息获奖这么靠前也是不多见的。小微成长工程带给了学校、师生、家庭很大的变化,它犹如教育的"新引擎",为学生的成长开足了马力岸英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枭文突患白血病,班主任牵头在全校捐款。活动结束时,校长马丽娜惊呆了"全校捐款12万元,学校90以上学生家庭并不富裕。这笔巨款,生动的展现出孩子们心中价值观的光芒。" 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的"地铁男孩"孙冠儒、沈阳市第七中学的"地铁好少年"王佳更是用自己的善举,折射着沈河区中小学生人格修养、社会关爱和家国情怀的价值成长。德育小微成长工程启动以来,我们欣

喜地发现1、常规德育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2、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关系变得空前紧密…… 3、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观念已深入人心…… 4、小微成长工程成了沈河真正的亮丽品牌…… 两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结论一小微成长工程是一种操作方法、操作策略;结论二集体智慧是推进小微成长工程的关键;结论三合适的时机、正确的选择、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梳理成就了沈河区小微成长工程。小微成长工程,她回归学生生活,让学生有丰富的体验,乃至终身受益!她虽然始于行政的推动,却正在走向祛除功利的本真!我们将为此不懈努力和实践,让每一个鲜活的生命永远璀璨绽放!谢谢各位!同泽女中"晨说巾帼"小微成长工程汇报2014年,沈河区的德育小微成长工程全面启动,这一顶层设计,为全区各校德育工作明确了方向,为了具体落实德育小微成长工程,我校的"晨说巾帼"的德育小微项目迎应而生,下面我就向与会领导做以简要汇报一、问题启发深入研究项目全面启动同泽女中,始建于1928年,这是一所从厚重历史中走来的年轻学校。秉承历史的同泽女中始终致力于"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女性教育,坚持"按需培养,因性施教"的办学理念,将培养"多能、优雅、成功、现代"的知识女性作为女校的学生培养目标,我们通过确立"四层次八自"德育目标体系,制定《美丽女生自主成长》的女生培养计划等措施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女校特色的德育教育活动。然而在实施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仍然面临"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活动,如何

挖掘女性教育内涵,如何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等诸多问题。我们发现一成不变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学生求知、求新、求变的心理需求,而我区的"做细做小做实"的德育工作原则,为我校的德育工作打开了思路,拓展了视野,经过学校认真研讨,我们提出了"一个时段、一个主题、一名巾帼、一周展讲、一次提升"的"晨说巾帼"的项目,项目的宗旨是让中外优秀女性真正走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这一小微项目成为女中实施女生培养计划的有效载体,我校女生培养计划得以全面落实。二、精心设计细化流程师生共同成长为了提高师生对晨说巾帼项目的认识高度,将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我们明确活动时间,细化活动流程,以"晨说巾帼"为主题精心设计了专题启动仪式、开设了班主任、学生论坛及研讨会,活动时间固定为单周的周一至周五的早上730—740,我们将活动形式细化为四环五部,四环即日活动十分钟的四个环节,五部即周活动内容的五个部分。日活动四个环节环节一晨起自勉文,学生齐声朗读,用时1分钟。这是我们传统的诵读。环节二学生主持,用时约一分钟,通过图片、多媒体等形式引出本周人物;环节三小组学生代表展讲搜集的资料,对本周巾帼进行介绍,用时约六分钟。环节四主持人总结本日活动内容,时间约1分钟。同学们通过收集资料,故事展讲、畅谈感悟、教师引领、总结提升这五部四环节完成了对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的全面了解、对一种优秀品质或一种精神的深刻领悟,实现了师生平等交流,共同成长的德育目标。周活动五个部分即巾帼微介绍,巾帼微故

事,学生微感悟,教师微导读,师生微总结五个部分。具体做法周一巾帼微介绍,学生对本周巾帼生平作以简要介绍并布置同学收集一周的学习内容;周二、周三巾帼微故事,学生展讲收集的巾帼人物的故事,对巾帼人物作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周四学生微感悟,学生畅谈对巾帼人物学习的理解和个人体会;周五教师微导读,班主任老师就巾帼人物的故事及学生的感悟进行适当的引导,并提出要求和希望。周六、周日师生微总结,师生就一周的学习交流内容书写心得感受。学校将师生的优秀心得感悟及时的收集上来,制作成《晨说巾帼小微成长项目汇编》,同时我们将每周学习的相同主题的人物汇编成册,形成我校的德育校本教材,用以激励一届届女中学子。三、项目引领科学规划促进学校再发展我校的"晨说巾帼"实施一年初见成效,晨说巾帼已经从开始的简单的收集故事、畅谈感想发展成为现在的语言交锋、思想碰创的辩论赛场,晨说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富,不断的提升,我们深刻的体会到该项目在学生的成长中起到的"润物无声带学风,循序渐进促发展"的引领作用。此项目荣获了我区德育小微成长工程的年度创新奖。项目已经成为构筑我校校园软环境的助推剂;成为有效提升学生情感体验的催化剂;更成为挖掘教师潜能,提高教师育人能力的兴奋剂。它使学校摆脱了重视学业成绩,忽视德育教育的困境,使德育走下了"高大上"的神坛,走出了德育即是大型活动的误区;使德育找到了有效途径,通过小时段、小故事、小渗透实现德育育人的大目标。我们坚信每天十分钟一定会为师生终生发展

奠定坚实的每一步。下面请大家观看我们的晨说巾帼。无"微"不至,润"德"行远沈阳市岸英小学马丽娜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时代"的到来,为学校德育搭建起广阔的平台。请大家和我一起微进"岸英文化馆" 播放短片"岸英文化馆" 这就是我们手中与众不同的资源。得以使之成学生德育"细、小、实、活"的重要资源,还要从发生在校园的案例说起[案例]开学的某一天,正是学生课间休息的时间,我看见一些同学在岸英文化馆门外向里张望。"你们在做什么"我上去问他们"没有…"孩子们怯声的回答。"现在是下课时间,你们为什么不去操场活动?" 同学们见状,不再作声。这时,旁边的一学生说道"校长,我们想知道这个教室里都有什么,可是我们进不去…" 看看眼前的这些孩子,再想想我们平日文化馆的情况,不难找出答案…… 这使我明白,今天的错不在孩子们,而是德育的导向,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说教上,蜻蜓点水式的宣讲上,着眼点过高,忽略学生实际生活的细节。教育不仅是传授受知识、开启智慧,更要点化和润泽生命。学生的意见就是我们工作改进的方向。榜样教育做为学校发展的理想境界,如何让其在常规教育实践中发挥作用,让"岸英"从丰碑上走下来,投射到学生的生活中,用每一天去塑造孩子们英雄般的品格。我们在"让榜样鲜活生动"上做文章,以"岸英文化馆"做为"道场"寻求突破,以此做为新起点和新动力,提出了"做最好的自己"这一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回顾岸英小学发展的历程,结合当下我们重新定位"岸英精神"的实质即大爱、坚

韧、好学、担当、力行,并以此为目标,展开"翻开那一页"的德育实践活动,实现"榜样引领"的由大到小,由空洞到具体,使之触及学生心灵,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以求"微中见效"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结合学校的特色勾画着孩子们成长的蓝图,不仅并通过班队活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实施路径,和孩子们一起描绘他们人生素养的蓝图。首先我们打开文化馆的大门,让孩子们走进去…但岸英生活的时代与成长的背景与现代孩子们的成长有着本质的差异,我们不能照搬岸英,岸英只是我们提供的优秀榜样的代表之一,如何让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得到落实才是关键所在。因"微"不是本质,"微"的本质一定是让学生入心、暖心的。我们组织编辑了《翻开那一页-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一书,并以"故事讲坛"的形式加以实施,每天我们利用午间15分钟,每期围绕展馆内的一张照片或一件实物,讲解照片上的人和物及与之相关的品德修养、文明礼貌、理想信念等方面故事… 看,孩子们带着他们的故事来了每学期制定详细的"故事讲坛"指导意见,使活动有纲可依,有章可循,真正成为孩子们成长的必修课;而对于不同年级又有着不同的要求低年级以听故事为主,而中高年级我们设计了"故事讲坛"记录本,学生以周为单位,记录每次听讲故事后的心得,学期末选择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某个方面,写一份"微成长"心得体会。这样做不是为了监督检查,而是为了让学生在总结中认识自己的成长,达到深化榜样教育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编辑整理了《做最好的自己――系列读本》,并挑选在知学做岸英中表

现突出的学生作为插图人物,从而形成了"一个展馆,一个榜样,一种精神;一张照片,一件实物,一个故事;一个反思,一种价值,一份情怀"的学生成长印记。其实,孩子们的成长你看得到… 诗朗诵《我的成长你看得见》今天,我的期待,你明白;明天,你的成长,我看得到!尊敬的各位同行,我们利用"微"资源,将"微项目"与学校传统相结合,对于星星点点、无处不在的德育细节重新审视思考,发掘"微"价值,能改善改,事半功倍。"微"是一种智慧。在"微"德育中,岸英小学为学生的今天负责,为学生的明天奠基,只想让孩子们在最美好的时光里做最好的自己,铺就学生"大爱、坚韧、好学、担当、力行"的人生底色…… 德育的"细、小、实"不是写在纸上的文字,它是生活实践中的"加减乘除""小微德育成长工程"不仅给了我们更多的灵活,也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开启了传统德育,无"微"不至,润"德"行远的旅程。愿与您一路同行,深耕躬行。2015年10月小团队,微管理——育源中学德育小微成长项目汇报沈阳市育源中学"小团队微管理"是育源中学的德育小微成长项目,这个项目就是把班级小组作为班主任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的基本单位,形成了"一个团队,一个主题,一次合作,一次评价,一个价值"的班集体建设模式。一、项目确立从课改的自发到德育的自觉我校课改起步较早,2013年学校通过了辽宁省首批课改示范校验收。小组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的共同体。随着课改的深入,一些班主任开始赋予小组更多的管理功能。小组

自发地成为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成为学生行为的共同体。2014年,沈河区德育小微成长工程启动,学校将"小团队微管理"正式立项,开始从德育的角度对班级小组建设进行自觉的探索。二、项目实施从类型的多样到内涵的多元人的社会化离不开各种类型的团队,而现实中的独生子女在团队交往上却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让学生学会与他人相处,懂得与团队共赢,是学校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所提供的"第一桶金" 一小组构建小原则、微创意小组构建的要综合考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差异,甚至包括性别比例、家庭背景、健康状况、个性特征等等。二小组运行小事件、微单元小组活动基本是以由组长牵头,组员协商、合作的方式进行。有的班级特意将学生分成五组,从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一组包揽班级的所有事务。有的班级每组都是一个班委会,组员之间各有分工,自我约束、互相监督,保证小组在各种活动和检查中不出现疏漏。由于组员人数少,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机会和展示的舞台,做得好有人点赞,遇困难有人帮助,犯错误有人提醒。这样一来,班级的任务分解给小组,班级的管理细化到小组,班级与小组之间形成了化整为零、聚零成整的结构模式。三小组评价小考核、微关注各班都是以记分或评星的方式对小组进行评价。班级每周总结,学校每月评优、每学期进行奖励。四小组内涵小情境、微教育小组不仅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单位,更是一个小小的德育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学生受到了合作教育、同伴教育、规则教育、竞争教育和角色教育。一天中午,我看到一名男生

捡起了操场上的一张废纸,就从后面追上去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却回答说他是九年八班第二组的。课堂上,老师教会了大多数,小组教会了极少数;下课了,仍然有一个学生追着另一个学生说"你单词没背会,我再考你一遍。" 体育测试前,有体育特长的学生会成为组内的教练与陪练;800米或1000米测试的时候,跑得快的学生在开始并不急于遥遥领先,而是为其他组员领跑,鼓励和带动他们提高速度。小组使学生们更擅长合作、更愿意表达、更乐于互助、更懂得感恩、更享受民主、更尊重规则。三、项目升级从班级的延展到家庭的延伸这是我们预计实施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立跨班级的小组,为学生适应高中的走班制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是借助学区就近的便利,建立家庭小组,开发家庭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小团队是利用了小组这个传统的模式,微管理是对这一传统模式的内涵创新。"小团队微管理"的德育小微成长项目,使我校德育工作从小、入微、如实、就近地实现了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我们相信并坚守这点滴细小的努力,让教育在时光的浸润中积水成渊,积善成德。下面就请大家观看我校八年十二班基于小组管理的一次微班会。谢谢大家!

推荐访问:中小学党建工作现场会交流材料 现场会 中小学 德育工作


[_中小学德育工作现场会现场发言材料]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