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思修3000字论文 3000字思修论文示范

时间:2022-01-18 16:14:41  浏览次数:

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摘要: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法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关键词: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知法懂法守法

正文:本章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为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主要讲了以下6个重点。

第一,法律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历史现象,只有透过各种法律现象,把握深藏其后的本质,才能深刻揭示法律的一般含义;

第二,法律的运行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广义的立法与制定相同,狭义的立法在我国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在研究法律制定的时候,还要强调法律制定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第三,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如何认识和理解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第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与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当代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第五,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追求公平正义是法律的主要价值目标;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如何树立和把握上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

第六,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意识,而且要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如何准确理解法律思维的性质、特点以及培养社会主义法律修养的途径。

下面,则让我来具体分析分析这六点重点问题。

法律有广义、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讲,法律泛指一切规范性文件;狭义上讲,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法律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从法律的实质内容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从法律的社会作用来看,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对于法律的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我们了解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现在,我国以宪法为核心,以涵盖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

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七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3个层次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基本做到有法可依,有力地保障和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则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法律制定(立法)、法律遵守(守法)、法律执行(执法)、法律适用(司法)等环节。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和国家日益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确立了法制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有以下7个任务,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全力制约与监督机制以及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不仅包含丰富的内容,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当代大学生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性质和特征,树立起符合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是我国宪法和法律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法律自由平等观念,深入了解法律上的自由和平等,才能合法二有效地行使各项自由和平等权利。法律上的自由平等观念最为核心的内容是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的观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全体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权利

与义务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一方面,国家安全是个人安全的前提。没有国家安全,就不可能有个人安全。另一方面,国家安全有赖于每个公民的自觉维护。在国家安全问题越来越复杂的今天,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颠覆、破坏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第一,我们应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一般是指一个国家不受内部和外部的威胁、破坏而保持稳定有序的状态。新的国家安全观不仅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第二,我们要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主要制度为国家安全的一般法律制度、国防安全法律制度、经济安全法律制度、网络信息安全法律制度、生态安全法律制度和社会公共安全法律制度。第三,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义务,《国家安

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国防法》、《兵役法》等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各项具体的法律义务。主要有以下几项:(一)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三)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四)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 (五)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六)不得非法持有、使用专用间谍器材的义务。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律思维能否深人人心。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不仅包括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而且包括努力提升公民的法律思维水平。所谓法律思维方式,是指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

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包括讲法律即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讲证据即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还有讲程序即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还有讲法理即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

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又应具备相应的法律素质,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是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加强法律修养,才能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建设中,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推荐访问:思修论文最美理工故事 论文 思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