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深化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

时间:2022-03-03 09:58:07  浏览次数:

摘要:动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为了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能力,本文介绍了我们在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细节、强化过程管理、科学评价教学效果等改革措施,初步建立促进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动物学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践教学;创新能力;动物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1-0089-02

现代教育理念已从知识型、智能型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1]。创新教育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而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阶段。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3]。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科研人才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人才,是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核心任务。动物学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基础课程,是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也是我院生物科学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主干课程。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理想载体。近些年来,我们以自治区级精品课程为平台,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对动物学课程实践教学等教学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修订教学大纲,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源泉

教学大纲是课程教学活动的标准,在人才培养、教学质量方面举足轻重。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生源实际,在以往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在保证传统的、基础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以强化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于2014年重新修订了教学大纲,对课堂理论教学、课堂实验教学、野外实践教学三大模块的教学目标、任务、方式方法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优化了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定实践教学内容,加强过程管理,为学生创新意识提供源泉。

二、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提高

在动物学课程建设方面,对实践教学的模式一直在伴随着课程的发展而不断地改革和实践[4]。本次教学改革,我们重点放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在课堂实验教学方面,整合验证性实验,适当安排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将相互容易比较的实验放在一起,如将蛔虫和环毛蚓的形态结构观察和内部解剖实验合并在一起,比较体壁的结构、假体腔和真体腔等;将节肢动物的多样性与适应进化安排为设计性实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在野外实践教学方面,改进标本采集、制作内容,加强动物的野外生态识别,增加动物数量统计基本调查、动物多样性研究、动物行为研究、动物与环境关系等内容和方法,丰富实习内容,重点通过方法的介绍与实践,提高基本科研能力。

(二)注重实践细节

实验教学我们主要抓五个细节:实验前预习、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实验报告撰写和实验效果的现场考核,对教师和学生分别提出了明确而详细的要求。动物的野外生态识别和鉴定是实践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过去学生在动物野外识别、鉴定等方面过度依赖于实习指导教师,或者简单地、模棱两可地对照图谱识别几种动物,对所识别的动物具体的生态鉴别分类特征并不甚理解。因此,我们在实习前,将实习中常见的动物种类告诉学生,每位同学必须借阅有关资料,学会使用检索表,掌握动物识别、分类的主要特征和鉴别方法,并做好记录,这样在实习的过程中,通过指导教师的指点,学生就能在任何时候都能抓住动物野外识别的重点,提高了野外实习的效果。

(三)强化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是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具体效果。实验教学我们重点抓好实验的讲解、示范,强化实验过程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验的每个环节,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对小组实验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善于合作、积极互动、分担责任、有效沟通,培养学生独立观察、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指导过程中,老师设置一些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动物学野外教学实践具有综合性强、流动性大等特点,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采用的方法各有特点[3]。近几年我们主要采用大集中、小分散的野外教学实习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培养学生基本创新能力。主要是在实习的前2天进行集中实习,在集中实习阶段主要掌握基本的动物标本采集、制作、调查、识别等实践技术,然后分小组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性的小专题研究。这种教学模式通过两种方式来实施:一是通过每年拟实习的教学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教师设定动物多样性调查、行为生态学研究、动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研究等许多综合性小专题研究内容,让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不同的调查研究小专题或学生自己提出的探究性的小课题,让同学们查阅资料、收集文献,了解研究方法,设计研究方案,然后将方案上报给实习指导教师,每位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几个小专题,经老师适当修改同意后在实习过程中组织实施。这整个过程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积极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文献查阅收集、数据处理与分析到小专题研究报告的撰写等各个环节,不仅很好地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的协作精神,而且很好地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提高了学生基本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开放创新实验室,开展形式多样性的科技创新实验,尤其是鼓励同学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在每年的教学实习2个月前,实习指导教师就布置与动物学实习有关的任务,学生按照自己实际能力水平,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一个相关的小课题,组建研究小组,对所负责的小课题进行立项论证、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创新点,通过实习指导教师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学生按预定方案组织实施,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围绕实践教学原则,构筑创新实践平台

创新实践平台建设作为支撑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抓手。我们构筑了两个创新实践平台。一是依托自治区级“动物学”精品课程建设,构筑网络实践平台。在该平台上开辟了动物学实践教学模块和野外实践教学专题网站。将开设的实验制作成PPT、小视频,在实验前让学生预习、观看,实验过程中学生能很快掌握实验操作要点;建立的实践教学专题网站,在实习前通过观看专家介绍野生动物识别方法的录像资料,实习方法和实习基地的基本情况介绍,让学生对实习地点有初步的了解。根据老师提供的科研小题目,学生带着各自感兴趣的课题和以更主动的方式投入实习活动中,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有助于学生提早收集题材,在实习中关注感兴趣的课题和内容。每次实习前召开动员大会,除强调实习纪律外,带队老师就实习内容、实习报告题目、报告撰写、野外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系统地讲解,实习结束时能轻松愉快地完成好实习报告,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二是根据学校地理位置,按照就近和满足教学需要的原则,将野外教学实习基地点、线、面相结合,构筑“流动式”的有利于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实体平台。银川市动物园是我院建立的生物学科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之一,该实习点在脊椎动物的种类识别、行为习性观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些小专题,并联合动物园专业技术人员对学生的小专题开展合作指导,保证实习效果。除此之外,我们还选定了相距较近且各具特色的如包括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森林和高山草甸景观、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荒漠半荒漠景观、银川市及其周边县区的农田湿地景观等,不仅便于实习转点,也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认识更多类型的生态环境、掌握不同生境内动物组成特点和代表性种类。不同的实习地各有侧重,有的侧重无脊椎动物取样调查,有的侧重于脊椎动物样线、样方法调查,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安排,在实习过程中强调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建立考核评价体系,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我们建立了动物学野外实习效果评价体系,该体系从思想纪律、专业能力和实习效果3个一级指标出发,依托16个二级指标,引入实习学生、实习小组、指导教师三个评价主体,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将过程与结果并重,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小组成绩与个人自评相结合,强化过程管理,更加体现了基本素质的培养、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考察。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学生在平时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更加主动和注重学习过程,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徐英俊.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8-10.

[2]李录平,张拥华,周健,傅湘玲.高等学校实践教育多纬度理念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83-86.

[3]张迎梅,包新康,张立勋,黄德军.动物生物学实验改革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8,(2):55-57.

[4]张大治,赵红雪,张显理.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6(S):49-50,54.

[5]张迎梅,陈强.“流动式”生物学野外实习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3,(5):80-83.

推荐访问:动物学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本科生 深化


[深化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本科生创新能力]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