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空忆忠魂
时间:2022-03-04 09:43:58 浏览次数:次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永远的丰碑”,将一个个史诗般的英烈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短短十三年的历程,在应用系统工程中积劳成疾而倒下的科学家就有8人之多,他们同样是亿万人民心中的英雄。谨以此篇告慰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心跳停止在列车上的——李钧
李钧:1930年3月出生于湖南邵阳,空间物理学家。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院士。曾任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地球物理学会理事,《地球物理学报》、《电波科学学报》副主编,《空间科学学报》编委等。曾被评为中科院先进工作者、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科院参加载人航天工程优秀工作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获全国总工会“五一”劳动奖章。发表论文一百余篇,翻译学术著作多部。
李钧在电离层小不均匀结构和大气声重波、扰动介质中的电波传播等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为配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环境研究的需要,进行了大气声重波的传播与定源、电离层对太阳事件和大气重力波的响应、我国电离层地区特性及多频信标传播试验研究。曾倡议筹建了电离层低频甚低频观测站,开展了电波地空传播观测,建立了卫星信标观测站及电离层声重波观测台阵等。
李钧开展了空间物理方面的重要难题之一—电波传播特性的研究,为保障载人航天应用任务的实施需要对飞船精密定轨,他提出利用GPS卫星导航信标对空间飞行器进行定轨,这是一项非常前沿的新技术,西方国家在这方面技术对我国严格禁运。李钧认识到这项技术对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性,凭借着他长期以来在无线电波传播的研究领域的研究积累,提出了一整套利用广义射线理论和GPS中频信号转发的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解决思路。
在1992~1994年间,李钧殚精竭虑、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这项工作中,他的一位学生回忆说,1994年春节大年初一一大早,这位学生到他家去拜年,一进门就看到李钧在家里那个狭窄、昏暗的书房内工作,桌上放着铺满了他进行数学推导的打印纸。见到这位学生到来,他高兴地把这位学生拉到书房中一起探讨航天应用工程相关项目的实施方案,不让别人打扰。时间到了中午,李钧请这位学生吃面条拌辣椒,然后接着工作。这位学生感慨到:“这就是老先生的大年初一,我们已经习惯了”。
李钧设计的方案受到了总体部门的认可。但是,长期的艰苦工作极大地摧残了李钧的身体。1994年4月初,李钧为推动相关项目在北京进行答辩,受到评审专家的一致称赞,可是李钧却在返回武汉的38次列车上突然心脏病发作,为事业而献身。
昏倒在上班途中的——周本茂
周本茂:1936年11月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感光专业学术带头人、中国感光学会银盐专业委员会委员。曾任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周本茂在40年的科技生涯中,为我国感光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曾先后参加了“99”航空片、“160”片、KGT801a-0天文干板、彩色反转片、ISO100彩色底片、特种航空片的研究工作和多项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任务,攻克许多技术难关,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国防专项特等奖、化学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三等奖等多项成果。周本茂在卤化银乳剂感光性能及物理化学性能和显影动力学、偶合反应速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应用基础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载人航天应用任务的重大攻关项目给年近60的周本茂研究员,带来了新的挑战,他感到光荣也感到压力,十年攻关、十年奋战,然而,产品质量却始终在接近区徘徊,达不到设计要求;在困难面前,他昼思夜想,吃饭、睡觉、走路,那脑海里翻腾的就是一件事—航天攻关,本来还算健壮的身体却在悄声无息中被磨蚀, 2001年2月10日7时许,周本茂昏倒在上班的路上,攻克难关的最后设计方案在他的脑海中留下最后一帧画面……当人发现,把送他到医院抢救时,他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可能挺不过来了,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完成任务。”大面积心肌梗死,夺去了我们一位最优秀的科学家,一位航天战线上的勇士的生命,终年64岁。
与癌症赛跑的超人——刘承宪
刘承宪:出生于1936年11月13日,安徽桐城人。1960年分配至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实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组长、研究员。多次与德国乌柏塔尔大学植物生理化学教研室合作研究,担任客座研究员。
刘承宪1993年起承担国家载人航天应用任务,1995年11月起,担任载人航天应用系统空间生命科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和主管设计师,1998年2月起担任中科院国家重点微重力实验室客座研究员。毕生发表科学论文多篇,仅在承担载人航天应用任务中的1996~1999年间就在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上发表了论文9篇。获得国家和省部市级各类奖项6个。1993年获得国务院发给的政府特殊津贴及证书。2003年追授国家“五一”劳动奖章。
刘承宪在长期的学习和科研生涯里工作勤勤恳恳、充满热情,对困难从不畏惧、知难而上。1987年,研究所开始筹建“未来农业和空间科学研究组”及参与有关“空间生命科学与空间技术”的论证等一系列工作中,他克服了经费少、资料缺、人才乏的各种困难以极大的热情与信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
为科研工作刘承宪经常加班加点,无怨无悔,对待个人生活公而忘私,不计得失。他的妻子患有肺癌,女儿有病长期没有工作,家庭重担和精神压力没有使他屈服,从未向单位提出过要求,2000年他被确诊为癌症晚期,医生预言他只有半年时间了,但他却轻松地给同志们说:“我不是癌症,我还要看到我的实验上天,取得圆满成功呢!”为了载人航天工作,他藐视癌症,拼命工作,以顽强的毅力和精神同病魔斗争着,当他最后倒在医院的病床上时,还惦记他难以割舍的科研项目,直到2002年底,“空间细胞电融合”项目在“神舟”四号任务中取得了圆满成功,2003年8月21日他含着微笑告别亲人和战友,与世长辞。
让医生扼腕叹息的工作狂——王兆申
王兆申:1942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1979~1982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马里兰大学物理系学习。先后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电子学研究所、华东电真空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电子学研究所等单位工作,从见习员、技术员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担任过多任研究室室主任、安徽省政协委员。
王兆申毕生从事微波电子学、等离子体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负责和参加过11项国家航天工程、重大攻关项目、国际合作研究课题,做出了突出贡献。荣获院、部委多个奖项。他一生勤奋好学,成果卓著,才思敏捷,学术思想活跃,发表论文4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共21名。
1995年王兆申承担了多模态微波遥感器的研制任务,在此后的5年间,他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战,攻克了高压打火、快速保护、整机效率、多模态激励、重量、电磁兼容、温度稳定性等道道难关,5年时间他在实验室度过1825个日夜,没有节假日,甚至连春节,伴随他的也是闪烁的试验灯光,健康的躯体因此而消瘦、乏力,双腿浮肿,连吃饭、走路都没有力气。在这种极度虚弱情况下,他仍坚持加班,同志们劝他去医院看看,他摇摇头说:“等我们的载人航天任务完成后,再去查吧。”可是血肉的躯体终究没有等到这一天,一次大量便血,血压降到20毫米汞柱,使他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永远离开了日夜战斗的科研攻关集体,终年只有59岁。一位参与王兆申抢救工作的医生叹息地说:“这完全是积劳成疾造成的。病人是个工作狂吧?”
“神舟”四号成功发射,我国自主研制的脉冲行波管放大器工作正常微波遥感器取得成功,终于告慰了长眠于地下的王兆申研究员。
[万里长空忆忠魂]相关文章
- 上一篇:改变未来的科学实验
- 下一篇:激光之父:196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汤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