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两代三院士的“海归”报国路
时间:2022-03-04 09:57:44 浏览次数:次
这个中国最著名的科学家之家,包容了多个领域的科学。同为“海归”,远渡重洋留学,只为科技报国,其中有人甚至是多次放弃熟悉的研究领域,转换到其他研究方向重新开始。在他们心里,这样选择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他们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是无愧于时代的无悔选择。
李四光:远渡重洋求学深造,归国挑起地质重担
李四光,原名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湖北黄冈人,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大地构造学家、第四纪冰川学家、地质学家。曾留学日本和英国,1919年和1927年分别获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任北大地质系教授、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9年10月19日,尚是漂泊国外之时,他已被任命为中科院副院长;归国后,他长期担任国家地质部部长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人们都知道李四光是地质学家,但他在15岁被选派留学日本时,学的专业却是船用机械。因为甲午海战中国战败,李四光立志要造出坚船利炮来保卫国家。
为中国强盛而努力,是李四光回国后的坚定选择。辛亥革命爆发后,李四光被委任为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正当他准备投入“实业救国”的工作时,却发现自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李四光的外孙女邹宗平回忆说:“他去英国留学时,特别选了一个采矿专业好的学校,学了一年以后却发现中国采不出矿来,因为中国没有地质学。因此他回到中国做地质学,有了科学的指导才能找到矿,有了资源实业才能发展。他的动力就是要有一个富强的中国,但是他的手段是做科学。”
为了富强的中国,李四光从学造船到学采矿,再转学地质,这“三级跳”的背后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国家需要”。六年学成回国,李四光常走在山川野外,用国际首创的地质力学理论,为国家寻找紧缺的矿产资源。
新中国成立前夕,李四光因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在英国停留,期间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此时,国民党政府已密令人员寻找李四光,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这一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但是面对国家召唤,李四光当机立断,坚定地朝祖国的方向走去。
把个人安危置之脑后,只是因为心念祖国。1950年,李四光回到新中国的大地,开始奋战在地质、石油勘探等建设事业的第一线。那时国家急需石油能源,但探明储量却非常少,一些大国大肆散布“中国贫油论”,并对新中国进行石油封锁。
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深信我国天然石油资源的储量十分丰富。在他的建议下,开始在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石油普查工作,终于在1959年发现了震惊世界的大庆油田,一举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新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建设国防的年代,李四光为寻找关键原料——铀元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地质力学理论,指导“找铀队伍”发现了一系列铀矿床,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李四光女儿李林:国家需要,多次改行投身新的科研事业
李林,物理学家。李四光的独生女,1925年出生于北京,英国伯明翰大学物理硕士、剑桥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回国之初在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工作,1958年调任中科院物理所金属物理研究室副主任,开始了长达13年的原子能研究。1972年,已近半百的李林第三次服从国家科研任务的需要,改行从事超导材料的研究工作。
李林出生时,父亲李四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母亲是学钢琴的,是北师大附中的教师。科学与艺术结合,使李林自幼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她4岁时已能读书写字,5岁开始弹钢琴,常跟父亲爬山和野游。父亲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忠诚朴实的思想作风对李林影响很深。李林从小就立下志向,学科学,搞科研,幻想着将来也像爸爸一样成为一名科学家,为祖国的强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34年,李四光偕家人到英国讲学。11岁的李林在伦敦和英国小朋友同堂学习,两年后回国。不久抗日战争爆发,李四光一家由北京迁往上海,之后落脚广西桂林。李林在桂林没有读完高中,便以同等学历考入了广西大学机械系。
1944年,她大学毕业后到成都航空研究院工作,任机械组助理员。两年后,李四光在李约瑟夫妇的介绍和帮助下,为李林争得了英国文化协会的奖学金,她漂洋过海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金属物理专业硕士学位。面对全新的金属物理学科,李林暗下决心:一定要为祖国学好本领,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为祖国开辟一条通往科学殿堂的振兴之路。
1946年7月,李林获得了英国文化协会奖学金,赴英国伯明翰大学留学。在伯明翰大学,李林师从金属位错的发现者考垂尔博士,开始在金属物理这个新的领域内探索。
与国家共奋斗的决心,也在影响一家人的选择。1951年,就在李四光冲破阻挠回国的一年后,女儿李林在剑桥大学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第二天她连毕业证都没拿,就急忙返回祖国。
回国参加建设的李林,把一生的科研选择与国家需要紧紧绑在一起。她原本学的专业是金相学和电子顯微镜,但新中国建设需要钢铁,李林就被派到中科院上海冶金所研制“球墨铸铁”;国家发展原子能事业,李林又被调入核工业部从事核材料的研究。
在她快50岁时,李林第三次服从国家需要,转去研发超导材料。这是世界的尖端科技,在超低温下的阻力近乎为零,具有节能等方面的巨大价值。为了让国家尽快掌握这项技术,李林在从头学起的日子里,每天从早到晚泡在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邱祥冈(李林院士学生)回忆说:“她说国家有需要,我们就要去学,要克服困难掌握不了解的知识。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劲,要不辜负国家的希望,解决一些重大战略需求。”
李四光女婿邹承鲁: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
邹承鲁,生物化学家,李四光女婿,原籍江苏无锡,1923年5月生于山东青岛。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提到年轻时代的邹承鲁,女儿邹宗平会用“英俊潇洒”来形容,邹承鲁和李林有时也会透露给女儿他们两人相识的往事。
邹宗平回忆说,她父亲属于天资聪明,特别会考试的类型,“他从正规中学出来,考上了西南联大,后来又考上解放后第一批公费留学,赴英国剑桥大学留学。”而母亲李林则先在伯明翰读“弹性力学”,后转到剑桥读物理,“剑桥中国学生这么多,他们就这么认识了。”
在为国家解决战略需求的岁月,李林有13年与爱人邹承鲁分居两地。毕业于西南联大的邹承鲁,在1951年获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到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从事生物化学的研究。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简陋的科研条件下,他和团队用了8年时间,成功实现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让人类认识生命迈出一大步。
邹承鲁生前接受采访曾表示:“当时有人说是基础,人家研究好了我们用就是了,这话也不错,但不能没有自己的东西。科学是你不做,人家也会做,科学总归会前进。可对我们国家来讲,你不做就是少一个。”
邹承鲁认为,基础研究重在积累,没有多年连续性的工作是很难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只有勤奋努力才能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才可能在工作中逐渐产生真正创新、别人无法剽窃的思想,才有可能在重大问题上取得突破。邹承鲁有一个很生动的比喻:把一个黑煤球投入一个旺火炉,很容易就会烧红,但是如果要从头生火,把一个黑煤球烧红就不那么容易了。在一个炉火熊熊的科研群体中,才会不断有优秀工作的积累、优秀人才的产生;同时,创新思想和人才不断互相作用、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就会不断创造出新的突破性成果。
一生襟抱为国开,永攀科学最高峰。李四光用实际行动为社会主义建设奉献出自己的毕生,他的女儿李林和女婿邹承鲁,因分别在物理、生物化学领域的成就,于1980年同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家两代三院士的美名被传为佳话。这个伟大的科学家家庭,他们的爱国精神,对科学知识的广博精深,值得后來人赞叹,歌颂,并永远铭记。
(摘自《世纪人物》2019年第7期)
- 上一篇: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下一篇:格致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