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探讨

时间:2022-03-05 09:41:33  浏览次数:

摘要:本文从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出发,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师定位、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安排、实践类课程设置等方面对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统计学;大数据;应用统计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65-03

一、研究背景

1.大数据时代来临。目前,人—机—物三元世界的高度融合引发了数据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和数据模式的高度复杂化,世界已进入网络化的大数据时代[1],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经济预测与决策的重要手段。大数据是指无法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已经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领域,数据也已经成为一项重要资产[2],自2008年Nature出版大数据专刊以来[3],“大数据”一词逐渐成为政府和学术领域的关注焦点。大数据分析的研究结果广泛应用于农业、交通、教育、金融、生物、医疗等各个领域,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大数据分析”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大数据分析能力已经成为社会高端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统计类专业首当其冲面临挑战。传统的统计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统计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着力强调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鼓励高校设立数据科学和数据工程相关专业,大力培养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跨界复合型人才[4]。这些都为应用统计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应用统计学专业已作为基本专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将统计学学科从应用经济学学科独立,上升为一级学科。2012年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将应用统计学作为理学学科统计学类的一个基本专业。

随着统计学类专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将成为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衡量高校统计学类学科建设及教学质量评价,2014年教育部委托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统计学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作为统计学类本科专业(包括071201统计学专业和071202应用统计学专业)新设、专业建设、质量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衡量全国统计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的最低要求。“国家标准”确定的培养总目标就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统计人才,其中应用统计学专业要着重培养学生掌握某一特定领域从事统计工作的知识和能力,并能明确反映毕业生的主要就业领域及其未来事业的发展前景,要求依据规范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构建统计学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知识体系与课程体系[5]。

3.塔里木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情况。2013年塔里木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通过教育部备案,2014年开始招生,2018年第一届学生已顺利毕业,就业率居学校前三名,这也说明应用统计学专业培养的人才适应新疆的发展。为深化学校本科教育改革,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和《塔里木大学关于全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塔里木大学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开展了新一轮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对专业定位、培養目标、课程体系、课时安排等具体环节进行了多轮论证和汇报答辩,总结和延续了现行本科专业人才方案中成熟的思想、理念和措施,反思和改进不足,注重科学性、实际性和可行性,兼顾知识与能力、宽口径与厚基础、基础与专业、质量标准与专业特色几方面的平衡。

作为地处新疆南疆的一所综合型大学,塔里木大学对新疆,特别是南疆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本着“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的宗旨,根据专业特色和区域经济社会需求,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应用统计学专业不仅要与时俱进,而且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大数据时代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更加强调学生大数据统计思维、分析和处理海量数据能力的培养。目前在传统课程设置方面存在几个问题。

1.应用统计学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应用。许多高校统计学教师依然存在“一支粉笔+一本书”的授课模式,只讲理论知识,较少涉及现实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忽视了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6,7]。按照“国家标准”,应用统计学专业除了英语、体育、计算机基础、政治与思想道德等公共基础课程外,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实变函数、数学建模、概率论等,专业必修课有数理统计、回归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时间序列分析、随机过程、抽样调查、统计计算与软件等[5]。理论教学课时过多,对课程专业理论和方法逐一进行了讲解和论证,对公式和定理进行了推导和演算,学生进行实际实验的课时较少,将不利于应用统计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数学类课程设置比例和应用统计学类课程设置比例不均衡,存在偏理论、重学术、轻技能、弱实践的现象。统计学科具有实践性和寄生性[8],按照“国家标准”统计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授予理学学位,统计类专业课程中数理统计等数学知识应用较多,为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许多高校的统计学类专业数学类课程设置比例和统计类课程设置比例不好平衡,存在偏理论、重学术、轻技能、弱实践的现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规模、结构、类型都有了质的变化,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使培养的毕业生成为社会统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教育的关键,如何确定数学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统计学类课程、软件类课程的课时比例,是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

3.应用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的选取参差不齐。各高校统计专业软件的开设不尽相同,有些开设了Eviews软件,有些开设了R软件,有些开设了SAS软件,有些开设了SPSS软件。在这些统计软件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受限于教师和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数学思维,往往对编程部分讲解较少,更多的是对现有模块理论的讲解。而这种模块式操作将不利于大数据背景下海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选取哪几种统计软件,如何更好地完成统计类课程的实验部分是高校应用统计学专业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关键。

4.应用统计学专业中数据挖掘类课程安排较少。传统的应用统计学教育比较重视统计学思想的掌握和数学理论的推导,而对于数据挖掘等知识要求不多。大数据时代,应用统计学专业更加强调学生计算机类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通过开设数据库原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能力,也为统计软件类课程的学习打好编程基础。

5.应用统计学专业中实践教学环节设置比较单一。应用统计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科毕业生主要到政府统计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机构、信息咨询公司等从事统计调查、信息处理与咨询、数据分析等开发、应用和实际管理工作,或在相关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2018年塔里木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的33名毕业生中,25%的从事统计信息类工作,22%的进入银行,22%的进入其他企事业单位,9%的考取税务、海关公务员,6%的考取研究生,10%的准备继续考研,近一半的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在新疆,为新疆社会发展助力。

大数据时代对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的统计分析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统计学教学中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内容规范性和系统性不够完善,教学环节设置比较单一。

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研讨

1.教师定位的转变。大数据时代应用统计学专业教师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敏感度,获取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与方法,这就对教师的统计学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的与时俱进,也要注重计算机、数学等学科知识的学习,还要了解国内外高校相关学科的前沿信息;多参与政府、企业的课题项目,增加实践能力和水平;还要多参加国内外的大数据培训和会议交流,拓宽视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9,10]。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转变。应用统计学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统计软件等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技能。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需要进一步增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大数据的能力,这对专业软件的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编程技术处理和分析大数据的能力。

3.教學内容的调整。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统计教育的发展,2014年美国统计学会发布了统计学本科专业指导性教学纲要,对统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归纳为统计方法和理论、数据操作和计算、数学基础、统计实践和特定领域知识五个方面[8]。塔里木大学应用统计学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网络工程等几个工科专业同属信息工程学院,为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在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数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贝叶斯统计、非参数统计、统计诊断等专业方向课程,以及R软件、SAS软件等统计软件课程外,增加了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数据挖掘、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方法等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类课程。

4.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完善。大数据形势下,应用统计学专业不仅需要加强统计软件课程、数据分析类课程,还要注重实践类课程的安排。塔里木大学的应用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除了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常规实践教学外,还增加了社会经济调查、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以及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其中“社会经济调查”在第4学期末的暑期进行,与本学期的“抽样调查”课程教学相结合;“专业文献综述训练”在第6学期末的暑期进行,与本学期“信息组织与利用”课程教学相结合;“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在第6学期14、15教学周进行,结合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开展,完成毕业选题的文献综述。

为了倡导学生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学习氛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专业比赛。

四、结论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使培养的专业人才更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发展,应用统计学专业的建设应该加以调整:转变专业教师定位,打造与时俱进的素质师资队伍;转变应用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建立培养实践性、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应加强统计软件、数据挖掘等课程,打破学院和专业壁垒,优化课程设置;改变单一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设社会经济调查、专业文献综述训练、科学研究基础训练、参加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竞赛等实践类课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完善专业建设,更好地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大数据的研究现状与科学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27(6):647-657.

[2]李向利,赵红卫.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统计学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2):262-263.

[3]Big data.Nature,2008,455(7209):1-136.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Z].

http:///n1146290/n1146392/c3882451/content.html.

[5]教育部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我国统计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统计研究,2015,32(2):104-108.

[6]王想.大数据对统计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分析[J].高教学刊,2016,(5):200,202.

[7]赵胜利.面向社会需求构建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7,43(3):121-124.

[8]孟丽丽,卢志义.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转型发展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8(16):87-89.

[9]阮敬,陈涛.大数据背景下的应用统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统计与管理,2015,(8):32-33.

[10]苏敬蕊.大数据时代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发展的一些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12(49):220-221.

推荐访问:统计学 探讨 教学 数据 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应用统计学专业建设的教学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