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新课程下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2-03-06 10:27:39  浏览次数:

摘要:新课程要求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新课程下,中学地理的教学也有了新的变化。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学习的基础。新课程下,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区域定位能力,区分区域差异。

关键词:新课程;中学地理;区域地理;教学策略

【分类号】K90-4

引言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学科加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我校也开始新课程改革,加入到了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之中。中学地理学科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越来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能力。中学区域地理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地理学习的基础,而区域空间定位又是区域地理的重点。在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是困扰笔者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响应新课程号召,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程已经成为一个潮流,我们应该响应新课程号召,加入新课程的大潮。加入新课程的大潮,我们必须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给每位学生以期望和激励,让学生有成功感。

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了地图法、综合法、比较法、归纳法等區域地理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地图法。借助地理图,将学生们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解放出来,通过动眼、动脑、动手,真正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挖掘学生的读图能力、画图能力、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综合能力。其次,综合法。事物是有着联系的,在相同的一个地理区域中,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这种区域各要素之间的紧密联系是区域综合性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如能够采用综合教学法,找到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再次,比较法。在区域地理教学中,不同地理区域的地域特点存在着一定的差别,即使是同一区域也有不同之处。那么,在教学中,通过运用表格、图像的对比,就可以准确地掌握各地理区域的不同特点。最后,归纳法。在区域教学中,教师针对一些较为分散和零乱的知识点,可以通过归纳法,把具有相同特点的地理区域进行分类归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区域的深入理解。

三、强化区域定位

(一)全面熟悉地图

要强化区域定位,离不开地图的熟悉。区域空间定位的实质是地图运用问题,地图不仅能简明表述地理现象的分布,而且通过这种现象,我们能认识地理过程和地理现象的实质,分析现象的成因与变化趋势,诠释地理问题。因此,学会运用地图掌握基本地理事实的分布,是学好地理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花较多课时来解决经纬网、地图和等值线的问题。注重指导学生读图方法,如在区域地图判读,首先要让学生掌握读图基本程序:先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此来确定地图类型、地域范围等,教学上将对地理事物的讲授,尽可能的落实到各种图像上,做到图文结合,图文互换。通过读图活动,不仅可加深学生对地理事物分布状况及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空间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的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用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

(二)区域定位的方法

要掌握区域定位,就要先掌握区域定位的方法。区域定位的方法包括经纬线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区域轮廓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等。

经纬线定位法:借助一些经纬线或经纬线的交点来进行定位,这是空间定位中最常用,也是最准确的方法。地球表面的任何地点,都可以利用经纬网进行准确定位,这也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依托。但地理学习不是科研不可能像全球定位系统要求那么精准,根据经纬度明确大致位置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地区或者哪个国家就可以了。有时我们可以借助特殊的经纬线穿过的地区进行定位,平时还要多看图,多描图填图绘图,建立自己的“心理地图—区域控制经纬网图”。

相对位置定位法:以熟悉的地理事物或控制点为参照物,利用地理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去推导陌生的地理事物,实现区域定位。

区域轮廓定位法:一些国家、地区、省市、河流、湖泊等都有自己轮廓特征,可以作为确定地理事物的重要标志。这要求学生对世界或中国地图的轮廓比较熟悉。如:意大利半岛像个长筒高跟靴踢足球、黄河则像个“几字”形。

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代表性的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现代建筑、文化现象等往往是定位的重要线索。如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位于0°经线、埃及的金字塔、法国巴黎的卢浮宫。

四、突出区域特征,注重区域比较

(一)区域特征

在进行几个区域教学后,可指导学生建立地理特征的描述模式。

区域特征:自然环境特征(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社会经济特征(工农业生产、人口、城市、交通等)

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十地形分布+地势起伏;

气候特征:气温十降水+季节;

水文特征:流量十水位+含沙量十结冰期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十流域十流向+流速

自然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根据这些模式,指导学生对一些区域进行自学,归纳概括其区域特征。区域地理囊括的知识内容很多,在学习中要从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特色的特征, 而不需面面具到。例如,西亚主要突出特征:三洲五海之地,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水资源缺乏,石油宝库。

(二)区域比较

不同区域特征既有相似、又有差别,容易混淆。区域特征的差异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但并不是任何对象都可以相比,应该是同类地理事象才具有可比性,如区域与区域比较、气候与气候比较、工业与工业比较等。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中学区域地理的教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强化区域定位,突出区域特征,注重区域比较。在高考中,区域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区域的规律是相通的。在区域地理的教学中要注重区域规律的教学。相信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中学地理新课程改革会不断推向前进,学生的成绩也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陆芷茗,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推荐访问:新课程 探究 地理 区域 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