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的父亲
时间:2022-03-09 09:58:40 浏览次数:次
说到书,我自有一份特别的感情。那是一份延续了四十多年对书的钟情和对书的偏爱的情结,更是这八年来对父亲的一片怀念之情。
故事还得从1963年的秋天讲起。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因公殉职光荣牺牲不久,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人分别题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不久,常熟县新华书店的柜台便有了雷锋的连环画册零售。有一天,我的父亲去了常熟市里,刚巧经过新华书店,非常酷爱读书的父亲,便买下了一本《雷锋》连环画和一套21册《水浒传》的连环画。父亲高兴地把20多本连环画带回家中,却引起了一场父母间的争吵……
我的父亲,出身于没落的书香门第。由于我的祖父早年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做党的地下工作,1938年因为躲避反动派抓捕和保护组织,在转移途中染病而牺牲。当时我父亲才7岁。1949年常熟解放之初,才刚18岁的父亲,是在常熟曙光中学读书,并将毕业。巧的是,父亲被刚成立的常熟县委领导选中,安排在县委宣传组农村土改(扫盲)工作队工作,并加入常熟县教育工会,后被派往山北、泄水、大义等乡开展农村工作。
至1960年,上级为照顾父亲左手有残疾,才被转业,并被派到常熟县邮政局小义邮电所工作。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使父亲更有了看报读书的机会。父亲的藏书爱书之习,在当时的葛墅街上是出了名的。他除了读一些祖上传下来的书藉外,还省吃俭用购买了许多书籍,并且学以致用。他还勤奋自学了篆刻印章。我孩童时代曾见过父亲篆刻的印章有“小市桥”“蕴华”“寅”“葛城乡”等等.还有一枚是父亲专为我母亲刻的私章“钱玉琴”。我敬爱的母亲如今依然在使用,也成为父亲留给母亲的唯一一件珍贵的纪念品。另外,父亲还自学了油画。在“文革”中,父亲受许多单位和小义临近几个大队的邀请,去为他们作画。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作的油画中,大多是画在墙上、门上、戏台上的伟人像,如:《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毛主席和他的亲密战友在一起》等等。所以,我父亲会作油画和他的爱读书一样在当时当地也是出了名的。
不过,父亲为了读书、篆刻、油画、制作矿石收音机等爱好,是没少花家中钱的。所以,为父亲的这些爱好,母亲与父亲常常吵嘴。如今想来,也不能怪母亲,父母二人的微薄的收入,除了要抚养我们兄妹四人,还要供我们兄妹四人读书上学的呀。在这样的家境下,父亲花十多元钱,买二十多本连环画,引起一场夫妻间的争吵也是必然的。我父亲是个憨直的人,自己认为做对的事是不肯让步的。但是,父亲对母亲所说的一段话,(其实可能也是对我讲,我也已十岁了,能懂一些事了)我是永生难忘的,父亲对母亲讲:买书,比买金子不知好几倍!书能教化人。金银财宝是死货,有时候还会害人。我是花了十几块钱,但是我一定会让这些书生出大铜钱来的。
当时的我,不理解父亲这话的深刻含意,更不知父亲有什么办法去让这些书“生出大铜钱来”。不过,天真的我却相信,我们的父亲是不会骗人的,聪明的父亲肯定是会有办法让家中的这些书生出大铜钱来的。
此后的几天中,父亲只要一有空,便去后厅北厢房他的书房中。他一进书房便关上门,在里边敲敲打打不知捣鼓些啥,一连弄了十来天吧,才算结束。那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显得很高兴,并喝了酒。我刚做完回家作业,坐下准备吃晚饭时,父亲用筷子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道:儿子,明天我的那些书开始会生小铜钱了。听了父亲的话,我和母亲望着父亲,不知父亲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才六岁多的二弟和四岁的三弟,更没弄懂发生了什么事,闷头喝着他们的稀粥。
到第二天下午,我放学回家才知道,父亲是用家中的旧木料自己敲敲打打了好几天,才钉成了书柜和书架,并利用家中上千册的藏书和累积多年的300多册连环画,在他那邮政所里办起了图书出租室,父亲的书店开业了。
我家祖传的书和父亲购买累积的书,原来大多藏在我家祖屋父母房中的阁楼上和后厅北厢房父亲的书房里。这些书中,有许多是繁体字竖排本的,有:《柳暗花明》《唐诗三百首》《石头记》《水浒传》《水浒后传》《封神榜》《三国志》《西游记》《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岳飞传》等。还有一些解放初期的中外著作,如:《谁是最可爱的人》《海囡》《日日夜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和舒拉》《七天七夜》《牛虻》及连环画《人民公敌蒋介石》等等。
父亲的“图书出租室”的开张,便使这些书“重见阳光”了。父亲那“让这些书生出‘大铜钱’来”的计划也开始付之实施了。图书店虽不大,才30平方米左右。那1000多册书在那几个书架上一展开,还是蛮有气派的。更可喜的是,开业第一天,图书出租室的营业收入竟然非常好,到吃晚饭时父亲神秘地告诉母亲:今天图书室开业第一天,租金收入竟有一块三角钱!母亲愣了一下:一块三角?真的?父亲肯定地说:是的!
我虽然年幼,尚不知一块三角的价值,但我从父亲的神秘和母亲的惊讶中,知道了这“一块三角钱”就是父亲“从书中开始生出”的第一笔“大铜钱”的意义了!
由于小义镇小墅桥街是一个活络码头、交通要塞,过往人员非常多。我家的书店,在当时当地来说,是唯一一家书店。在当时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的农村集镇,无疑成为了人们吮吸文化营养,丰富农民闲时生活的好去处。图书出租室的营业收入竟然也一直保持在一块五角到两块钱之间。逢下雨天和礼拜天则更好了,许多爱看书的农村青年和小学生,全喜欢往我家的图书店跑。
父亲说“让这些书生出大铜钱来”的计划,并不是他真正的目的,他是要让家中的这些书去教育人、教化人。让孩子在这些书中学到学校的教课书上没有的知识,让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些书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如今想来,父亲真是用心良苦,眼光深远啊!
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学校里布置的作业不完成,不许看店里的书;家务活不做完,也不许看店里的书。
我们兄弟几个,还是千方百计地偷着去看这些书。虽然,我开始阅读这些书时,基本上是似懂非懂地认真阅读着。但是,在以后的几年中,我便慢慢地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特别是《海囡》里的那一句:“华年不虚度,要做有用人”,对我的鼓舞和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我家图书店里的书,影响了我一生。
可惜的是,我家的书店,仅开了7年多。1971年春,父亲被打成反革命并下放后,家中被抄,父亲在邮政所的工作被开除,书店也被迫关闭,全部图书被“造反派”们当作“封资修毒草”通通没收了。除了被我藏在柴堆里的《海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日日夜夜》《牛虻》等十几本书留下来外,家中的书几乎一无所有了……
如今,每当缅怀我的父亲,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我心中总有丝丝缕缕的痛,久久地不能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