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古韵盛世佛光
时间:2022-03-10 10:11:03 浏览次数:次
故事:天宝年间,安西城被蕃军围困,毗沙门天王于城北门楼上现身,大败蕃军,之后玄宗敕令诸道节度所在州府于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像供养,佛寺亦敕别院安置。从这个故事可知当时对毗沙门天王的供养已成风气。这尊天王像比例恰当,表情刻画生动,造型既夸张又真实自然,体现了唐代雕塑技艺的成熟。在对艺术形象的塑造上,采用了对比烘托的手法来加以刻画。天王形体硕大,臂膀有力,身上甲胄纹饰精美,身后带饰蜿蜒逶迤,装饰华美;而小鬼则体量小,塑造简单、朴素。两者形成反差,更衬托出天王的高大威武。表现天王的雄健有力,并没有直接用暴凸的肌肉经络来显示,而是通过小鬼呲牙咧嘴、痛苦挣扎的神情来传达出天王的千钧之力,表现出唐代匠人非凡的艺术才能。
苏常侍造印度佛像(图六)
此像为泥质灰陶,略呈半圆形。正中释迦螺形高肉髻,面型丰满,身着轻薄的袒右肩式袈裟,右手指地作降魔印,左手置于膝上施禅定印,结跏趺坐在方形束腰须弥座上。佛身后有一方形靠背,边饰联珠纹,佛像头后有双重圆光。左右两胁侍菩萨,头戴花冠,薄衣贴体。像座下排列7行小字,为四句偈语,文日:“诸法从缘生,如来说是因,诸法从缘灭,大沙门所说。”此偈语为佛教中的法身偈,是佛教根本教义所说四圣谛中苦、集、灭_一谛的偈语。佛像背面有题记14字:“印度佛像大唐苏常侍普同等共作。”
这种小型模压烧制而成的陶造像称为“善业泥”,因唐代此类造像有的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铭文而得名。凡是这种小泥模制佛像统称为“善业泥像”。此类像早在北魏时期即已出现,迄今所知有明确纪年最早的泥佛像为西魏大统八年(524年)扈郑兴造三佛像。唐代因为铜料主要用以铸钱、铸镜,其他一切器物,能避免用铜者概不用铜,用泥造像取材容易,工艺简便,因而大量制作。目前发现的唐代“善业泥”主要集中在陕西地区,陕西历史博物馆就藏有数百件之多。这些“善业泥像”与铜、石佛像一样,有着鲜明的时代风格。值得注意的是此像特意点明“印度佛像”,表明此佛像是直接摹自印度传人的样本。从佛的造型来看,着袒右肩式大衣、螺发、丰满宽厚的双肩,带有浓郁的印度造像风格。另外,佛所着大衣是无衣纹式的,仅在衣领部及腿部稍刻划边缘线而已。这种造型是传自印度笈多时代(约320—600年)以萨尔那特的佛像样式。佛像身后带方形靠背的金刚宝座,也是萨尔那特佛像上常用的。据史料记载,唐代高僧玄奘大师、朝廷官员王玄策都曾从印度带回笈多造像的实物和模本。
题记中的“苏常侍、普同”为造像之人。“常侍”为唐代内侍省官名,正五品。据陈直先生考证,苏常侍就是杨思勖。《旧唐书·宦官杨思勖传》中记,杨思勖原姓苏,罗州石城人,为内宫杨氏所养,以阉从事内侍省,因军功于神龙三年(707年)官拜青光禄大夫内常侍。苏常侍泥佛像应在中宗神龙三年以后的一段时间所造。此像陶质细腻坚硬,纹饰清晰精致,是泥佛造像中为数不多的精品。
石雕罗汉像
降龙罗汉(图七),一手握拳置于膝上,一手下垂拄地,双眉紧锁,表情威猛而庄重。方形座上雕塑一蛟龙翻浪而起,回首怒吼。整个雕像给人以咄咄逼人之感。
拊狻猊罗汉(图八),结跏趺座,头微侧,目视下方,表情含蓄沉静,身体左边立一狻猊。狻猊,又称狻麂、雏猊。《尔雅·释兽》解释:“狻麂,如虢猫,……食虎豹。”可此时的狻猊正抬起头来似乎在温顺地注视着尊者,罗汉的泰然自若与猛兽的驯良,二者和谐统一,显示出罗汉法力之大。
披风罗汉(图九),共2件,皆深目高鼻,头蒙长巾,结跏趺坐于长方形的台基上。一位身着圆领袈裟,内着“僧祗支”,双手合抱,平放膝间,双目微合,似在禅定冥思。另一位身着通肩袈裟,身体微侧,注视前方,神情肃穆。陕北地区自古便是胡汉各民族杂居之地,这两尊罗汉的形象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宋代,造像的宗教气氛已减弱,呈现出高度写实的风格。这种写实风格是以世俗的审美情趣来塑造佛像,以迎合世俗社会。在宋代各类佛教造像中,因罗汉像在造型上没有经典仪轨的严格限制,成为宋代写实艺术的主要表现题材。这四件石雕罗汉像雕刻手法极为洗练,线条流畅,人物塑造生动传神,是此类题材中的佳作。
(责任编辑:李珍萍)
[长安古韵盛世佛光]相关文章
- 上一篇:从丝绸之路的英雄形象美术塑造谈开去
- 下一篇:浅析巴林石在辽代的开采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