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黄埔
时间:2022-03-11 10:08:43 浏览次数:次
记者:黄埔军校的内设机构有哪些?
陈宇:黄埔军校早期的组织机构编制,设总理、校长和党代表,组成校本部最高领导。校本部之下设政治部、教授部、训练部、军需部、管理部和军医部。1924年11月增设教育长和参谋处、军法处,合称6部2处。先后以胡谦、王柏龄、邓演达、何应钦、方鼎英等任教育长,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兼任军法处处长,钱大钧任参谋处处长。
1926年3月,为适应发展需要,集中统一培养军事政治人才,军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属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除政治部、教授部和训练部仍旧外,军医部改军医处,管理部改管理处,设入伍生部、经理部、军械处、编译处、兵器研究处和高级班,合称5部5处1班。并设副校长,由李济深升任。增设的入伍生部,部长为方鼎英,下设步兵第1团、第2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军士教导队、学生军总队、教官、第1科、第2科、政治部等;增设的经理部,主任为俞飞鹏,下设财政、粮服、采办、营缮等科;增设的军械处,处长为戴仁,下设军械库、护车队、械务科、事务科等;增设的编辑处,处长为孔庆睿,下设印刷所;增设的高级班,下设军事科、各专科;增设的兵器研究处,下设化学科、机械科。学生则分为入伍生、学生队、学生军、高级班和军事教导队5大类。这些新设的部门和机构组织,在当时都是一般旧式军校机构所罕见的。
军校颁行的机构组织表明确规定,校总理是军校最高领导,统理一切。校长在校总理之下处理各项校务事宜。党代表作为国民党的代表,由校总理委任,对校长实行监督和指导一切,督使军校人员遵行革命政策。凡属军校文书、命令,没有党代表附署一律无效。教育长秉承校长、党代表之命,执行领导职权,管理日常校务。在校属各部中,以政治部、教授部和训练部最为重要。政治部掌管政治教育、党务活动和宣传活动;教授部掌管军事理论的学科教育;训练部掌管军事技术的术科训练。其余各部门也有相应的具体职责,以配合军校教学和作战等各项任务的顺利进行。
黄埔军校建校以“三民主义”为军魂,很快就成为全国军事精英云集之地,尤其是校内机构组织以设党代表、政治部和教导团最为鲜亮突出,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和苏联政府在多方面的大力帮助,黄埔军校迅速发展成为组织机构严密、体制编制健全、有相当规模的军事学校。随着招生数量的扩大,组织机构日渐健全和庞大。各级官佐、教官、职员在建校之初第一期时仅有48人,到1926年底第四期学员毕业时已增加到340多人。这些人员所在的机构组织是黄埔军校的骨骼,构架了军校教学体制的大厦,担负着培育将帅之才的重任。
机构规模日渐庞大的黄埔军校各级组织,从1924年夏到1927年春,为时不过3年,就进入全盛时期。据方鼎英《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概述》一文中的统计,到1927年3月,仅在本校直属的教官、学生、学员和战士就有2万余人(已毕业学生及分校师生尚不在内)。黄埔军校已经成为国共两党共同培养军事政治人才的大本营。1936年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史稿》第3篇,对军校初创时期及中期的机构专门作了记载(《黄埔军校史料》,第97~100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
1929年7月,军校采用委员制,同时改编机构:校长办公厅改为总办公厅;教授、训练两部改并为教育处;管理处改为总务处;军械处改为军械科;编译处改为编译科;政治训练处改隶校本部;经理、军医两处不变。后来的南京、成都时期军校机构组织虽然有所变动,但基本上维持了原有的大架构,仅是个别部门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了增减和完善。
军校组织机构发展到成都时期,规格和规模都有所减小。校长、教育长负责制领导下的主要机构有5大处6大科:训导处、教育处、副官处、经理处、军医处;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辎兵科、通讯科,还有勤务团、黄埔日报社等。
综合各种资料,黄埔军校历史上的主要机构组织有以下8大组成部分:
(1)校本部
校本部是黄埔军校的最高领导机关,直属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军校初建时,校本部由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组成。校长蒋介石统领全校,校长办公室的中文秘书是张家瑞,英文秘书先后是王登云、张静愚、陈立夫。党代表廖仲恺负责监察行政、指导党务和主持政治训练事项。1926年增设副校长,由李济深担任。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军校没有再设校总理;8月廖仲恺被刺后,由汪精卫任党代表。
初创时期,军校各部门机构设置相对简单,以后日臻完善。校长蒋介石从保定军校、云南、广东、浙江的陆军讲武堂、江西海陆军讲武堂、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挑选了很多人员,到黄埔军校任职。国共两党都派出了一批重要干部参加军校工作。校本部作为校长、副校长、教育长处理事务的机关,人员逐渐增多,内设秘书长、顾问、随从副官若干员,校长办公室扩展为校本部办公厅,还有总务、人事、军法3科。秘书处附设电务室,总务处附设调查股。校本部办公厅负责人事、薪酬、财会和运输交通等事项。各部门和分校的报告呈校本部办理的,即交校本部办公厅和秘书处处理。
校本部最初下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军医6个部,不久就有较大的调整。除原来的政治、教授、教练3部不变外,增设入伍生部、经理部、军法处、参谋处,改军医部为军医处、军需部为管理处,后又增军械处,编辑处、兵器研究处、俱乐部、军械库、医院等。全校各种机构约40余个,组织逐渐完善,规模庞大。入校学习的学生、学员,也分为入伍生总队、学生队、学生军、高级班、军事教导队、无线电高级班等,各期情况有时也并不相同。
军校广州时期后期、南京时期前期,校本部通常下辖5部5处1班:教授部(教官科、图书室、模型室、学生队),训练部(学生队),政治部,经理部,入伍生部,管理处,军械处(军械库、护库队、械物科、事务科、修械工场),军医处,编辑处(印刷所),兵器研究处(化学科、机械科),高级班(军事科、各专科)。还有直属单位3科1处:总务科(含调查股)、人事科、军法科、秘书处(含电务室)。南京时期后期和成都时期,军校机构在此基础上又有一些反复变化,总体上是合并和缩编减员,降低规格。
推荐访问:世纪
[世纪黄埔]相关文章
- 上一篇:农村小学如何搞好后勤管理工作
- 下一篇:1933年,中共颁布第一个反腐败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