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校长
时间:2022-03-13 10:04:32 浏览次数:次
作为教师,直接的顶头上司便是校长。工作十多年来,我有幸遇到了三位好校长。
第一位校长,是位姓郭的女校长。称她校长,其实不确切,她的头衔前还应加个代字。她是我走出校门转而为师后的第一位领导。
记得那是暑假末的一天,我骑一辆破旧得除了铃儿不响其他部件都响的自行车,带着简单的行李,到一所偏僻的农村初中报到。走进校门,看到的是小小操场,上煞是茂盛的青草。我在校园里转了转,不见人影儿。正欲离去,从一间角落小屋里走出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同志,她面带微笑地说:你是来报到的吧?我点点头,她便客气地把我请进屋,敬烟沏茶。烟我不会,茶正好需要,正渴着呢。闲谈中,我得知,她原是学校的教导主任,暑期前已办好退休手续。学校校长以及其他几位老师,都调到城里去了,新校长因故还没到任,一所学校就这样空着。她看不过,便主动代理校长职贵。这不,她刚从教育局请缨回来,看到我的自行车,便在宿舍兼办公室的小屋里等候。不知何故,我心里顿时升起一种使命感。待安顿好住宿,便和郭校长——不,是郭代校长,一起清除操场上的杂草。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更真切地感受到她的可敬,因为早在一本50年代的《江苏教育》杂志上,就有关于她的先进事迹的报道。她是通州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城里人,新中国诞生的时候,自愿到农村学校教书。她身体不太好,为了不拖累他人,竟一辈子未成家,把全部的爱倾注给了莘莘学子。农村学校条件差,教室不够用,她带头腾出宿舍和办公室,自己住在那潮湿阴暗的角落小屋里。由于农村学校留不住人,她经常代理他人职责,有时还校长兼校工,上课带敲钟,实在难为她了。在我工作后的第二学期,上级另派了校长,我便约了几个同事,蜻蜓咬尾巴地组织了一个聚餐会,既是欢迎新来的校长,也是欢送她。会后,她郑重其事地硬塞给我聚餐用的份子钱。我握着她的手说:您虽未做母亲,却有颗慈母般的心。您虽已退休,但在我们的眼中您永远年轻!
第二位校长——李校长,是和我一同调进一所集镇完中的。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唐王的后人,50年代末扬州师院毕业。大家都说,他的特点是心慈而呼不软。说他心慈,是因为他待人热情,和蔼可亲。他那光光的脑门,稀疏的鬓发,微微眯起的眼睛,加之稍稍上翘的嘴角,给人一副笑容可掬的弥勒佛相。
事实上,他也经常周济特困学生,爱生如子,热心于希望工程。他还喜欢与我们年轻人没大没小地开玩笑,今天收个干儿子,明天又招一位贤女婿。自然儿子、“女婿”便经常到他家啃几顿,打打牙祭。他跟我们说,他有四个女儿,清一色的半边天。我们说,娇妻加爱女,正好是“五朵金花”哩。他听了,哈哈大笑。笑声中,我们这伙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种种忧思,早已消失得無踪无影。
那时,最得宠的要数我了。干爸校长周末常到我们单身宿舍来,和大家促膝谈心,有时还将我叫到他那里去,几碟小菜,一杯水酒,“父子俩”能聊到半夜。然而,李校长在工作上,对我们的要求却十分严格,从不许有半点马虎,这就是他的手不软。记得那年我参加了县里的教学大比武,得了个一等奖,回校后喜形于色,颇有点趾高气扬了。教学工作中,便有些疏忽。他知道后,就毫不客气地把我狠批了一顿,全不顾什么父子情面。
后来,他还天天挑三拣四地听我的课,查我的备课笔记,说是要煞煞我的傲气。而一到周末休闲,他又恢复慈父模样,对我像家人一般的温暖。想起这些,我至今心里还充满感激:正是李校长这种呤水浇头,热水烫脚的独特方式,使我获益匪浅,不断进步。
第三位校长——张校长,曾是我现在任教的省重点中学的当家人。他天生一副英俊的书生模样,金丝边的眼镜里,闪烁着知识和智慧的光芒。
他非常关心我们青年人,而且总是用欣赏的眼光、信任的眼光、激励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帮助我们不断超越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像我这个并无多大才能的人,他却偏偏看中了我这点喜好舞文弄墨的特长,并认定我有潜力。他还鼓励我继续勤奋地爬格子。我的教学论文获得了全国一等奖,张校长则进一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我能够带动大家一起积极搞教研。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张校长总爱拍着我的肩膀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超越自我,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默默地点点头。是啊,张校长不就是这样的么?他师范学校毕业后,又相继以优异的成绩捧回大专函授文凭、本科函授文凭、研究生结业证书。他早年在革命老区那茅草屋的教室里,抗战八年,创出了一片光明天地:后又奉命到另一所穷乡僻壤的学校进行创业,同样使那里“旧貌换新颜”。他调任完中后,又勇于教改,带领我们在全省率先试行新的办学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知识经济需要的办学新路。去年,组织上又派他到教育局担任领导工作,在更高更大的层面上,指导和扶持更多的青年人。
鲁迅曾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我有幸遇到了三位好校长,他们与我之间虽有职位上的差别和年龄,上的悬殊,但在许多方面,我们都情投意合,可以说是“忘年交”吧。我为自己结识了这三位好校长而欣慰。
推荐访问:校长
- 上一篇:校长文化素养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下一篇:校长要加强治校的“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