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3-14 10:06:59  浏览次数:

摘要: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特别是中小学教育的一项专业社会工作。[1]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社会工作已经在现代工作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组部、民政部等18部委和群团组织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符合十八大中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本文针对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制度,加快推动相关领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学校社会工作 人才队伍 制度化 和谐社会

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调整,政治体制深化改革,学校社会工作在我国也得到初步发展。学校社会工作为学生提供一种有利于学习的环境与条件,使学生获得适当的心智与行为发展,以适应现今及未来的生活。然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却渐趋低素质化、非专业化、非职业化,学校社会工作的任务,一般由校长、教导主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承担,一些问题也就显现出来。因此,完善学校社会工作体系,健全相关法律机制,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一、 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

社会工作是一种以助人自助为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专门职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主要分布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保障、社区建设、司法矫正、教育卫生等领域,专门从事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疏导、行为矫治等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2]

社会工作人才,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部分,在缓和社会矛盾、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3]

学校社会工作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占有较大比例,也是社会工作者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对于社会工作者自身今后从事的专业领域有重要影响。如今,学校社会工作在政府、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得到了重视,人才队伍也逐渐得到加强,国家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整个人才队伍建设规划,设立一些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与学校对接,为学校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工作实习平台,初步建立起专兼结合,逐步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过度。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也进入社会变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改革给我国社会注入巨大活力,然而也带来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促使社会上一批社会工作者的出现,这就更需要加紧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化水平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尤其是学校社会工作,对于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从培养社工人才的学校着手,注重提高学校专业社工人才的素质,促进社工课程专业化和职业化,对社会工作者从学校走向社会是重要保障。

(二)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学校社工的关注度缺乏,认可度不高,各项政策和制度还未完善

(2)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培养教育上,专业教师整体知识水平较低

(3)学生参与度低,缺乏系统的社工意识,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4)课程渗透度不够,实践与理论脱节

(5)培养重点与社会需求不能合理配置,供需不平衡

(6)用人单位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和待遇

当今,我国社会工作高等教育迅速发展,每年社工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但行政、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各类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各级财政投入不足等,使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越到很大的困难,大多数毕业生改从他业,一些进入社区或福利机构工作的毕业生,也因待遇低、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而不能安心工作。[4]

2、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紧迫性

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的僵化模式,用人单位的各项保障机制缺乏,终究是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发展低水平、不全面、不完全的小康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必将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和矛盾,社会服务管理体制不健全,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低都是我国学校社会工作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为社会各个领域社会工作源源不断地提供资源的主力军,紧紧抓住学校教育,积极研究探索学校社会工作人才创新机制,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培养专业社工人才意义重大。

从开设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角度来看,以重庆市高校为例,据不完全统计,西南地区的重庆市有10所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占在重庆高校的17.5%,低于西部地区如云南41.6%,贵州的37.5%。[5]相对滞后的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体系无疑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化道路上的一个致命点。因此,我国学习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人才使用为根本,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的总体要求。同样也适用于加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针对目前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出现的一些素质较差、专业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从职业道德建设、开展专业培训、发展专业教育三方面,将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相结合培养学校社工专业学生;针对目前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无法适应岗位需求等问题,“以人才使用为根本”,就城乡社区、相关单位、社会组织、社会服务部门四类主体,多渠道地提供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健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针对目前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从事社会工作岗位薪酬待遇水平低等问题,“以人才评价激励为重点”,以薪酬待遇、岗位津贴、社会保险、奖励表彰为主要内容,健全人才评价制度、薪酬保障机制和奖惩制度,调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针对目前社会工作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现状,“以政策制度建设为保障”,加强社会工作政策制度建设,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具体来看,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举措如下:

1、重视学校社会工作,加大宣传,把建设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放在学校教育中的突出位置

2、加大政府财政投资力度,为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培养提供物质支持

3、加强学生教育培训,增强师资和技术力量,提高社会工作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4、创新社工专业教育方式方法,完善课程体系,建立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协助区或外地教学基地,多渠道提供实践岗位

5、健全用人单位保障机制、物质利益与精神价值双重激励表彰机制,调动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积极性

6、兼职社工和专业社工同时并举,逐渐向专业社工过度

7、形成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切实加强对社会工作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牢固树立服务观念、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8、学校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等有利资源,建立健全和完善社会工作服务网络体系,加强学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赵效定建议借鉴免费培养师范生的做法,鼓励和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身职业社会工作。[6]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宋林飞教授指出,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的同时,要着力发展社工教育,通过优化教材、选派优秀教师,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门人才。[7]

参考文献:

[1]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圣才学习网 .2010-5-28

[2]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3]石彦.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中国人才,2008.1

[4]刘斌志.重庆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需求及其对策[J].2008,(3):92—96

[5]陈世海,肖德芳. 浅谈西部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困境[J].社会工作学术版,2006,(11).18-19

[6]陈蒲芳.试论社会工作者的素质教育与对策建议[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2.

[7]像培养“师范生”一样免费培养职业社工[N].中国社会报,2007-03-12(1).

推荐访问:社会工作 队伍建设 对策研究 我国 学校


[加强我国学校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与对策研究]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