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不良团伙的成因危害分析与对策
时间:2022-03-14 10:07:59 浏览次数:次
摘 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基于个人发展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关键在于人,根本在于教育。然而校园不良团伙的存在,恶性聚众斗殴事件的屡屡发生,预示着教育不和谐的一面。对校园不良团伙和聚众斗殴事件作大量的调查工作,以此推进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校园不良团伙的教育和引导,倡导对校园不良非正式群体及学生暴力问题的研究,探求出更有效的教育引导方法和措施,并以此造福于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在校学生和社会青年,促进他们的家庭幸福,创建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校园不良团伙;特征;成因;危害;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4-0007-02
在不少大中专学校和中学,不良团伙已经发展成为一股较为强大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势力,在校园内兴风作浪,为所欲为,想制裁谁就制裁谁,所到之处好一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阵势。大多数校园暴力事件,都是在学生不良团伙的操纵下发生的。
一、不良团伙的特征
这里所说的校园不良团伙,是指由三人以上的学生组成、共同组织和实施违反校规校纪甚至触犯国家法律的活动、影响校园稳定与安全的非正式学生群体。
当前,校园不良团伙的主要特征有:
1.有较完善的组织机构。在校园有一部分“老大”,各领着若干小头目,每个小头目都纠集了自己的若干“小弟”。
2.组织制度完善而严密。团伙成员都有绰号,相互之间只知道对方绰号,不得称呼姓名;每天有固定时间在校园或学校周边集聚,传达团伙旨意和布置行动任务。
3.行动诡秘。在校内外的聚众斗殴事件中,团伙能在短时间内集聚数十人甚至上百人,在短时间内完成斗殴等任务后,往往以极快的速度逃离现场,消失得无影无踪。
4.非法集资。据知情的人员透露,凡入伙者每人每月要缴纳一定数量的“保护费”或“入伙费”,一般几十元或上百元,好兄弟、老成员或者小头目,可以少交或不交。一年内,有的不良团伙可以集资数万元。
5.手段残忍。团伙成员聚众斗殴,一般都带有长刀、钢管、菜刀等器械,受害者往往被砍死或砍伤,或被打得头破血流。据知情人透露,部分团伙还拥有枪支弹药。
6.广泛联盟。校园团伙总是与校外不良团伙相勾结,形成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广泛联盟。通过分析所掌握的几次比较大的校园团伙聚众斗殴行动,都有社会上的不良青年、部分大中专学校和中学的学生参加。
二、校园不良团伙的成因分析
1.社会上涉黑团伙是校园不良团伙的发起和组织者。社会上涉黑团伙总是不满足于现有手头的“业务”和收入,极力将势力范围向极易下手和控制的学校延伸。由于青少年思想单纯,法制意识淡薄,极易被吸收成为不良团伙成员,更容易掌握和控制,扩大涉黑团伙势力,反正学生哥们都是些“愣头青”和“敢死队员”,犯了罪还可以享受从轻判处的条件,利用他们来“解决问题”特别划算。
2.经济利益驱动。部分在校学生拉帮结伙想做老大,目的是收取保护费。据暗访,某校的一个老大,目前已经拥有几万元的资金。这样具有诱惑力的经济利益,必然驱使他们去铤而走险。
3.人格缺陷。学生团伙成员普遍脾气暴躁,常因小事而动怒;因小小的过节儿产生巨大的仇恨,出现强烈的伤害对方的心理,甚至产生“置之死地而后快”的畸形心理。有的学生动手打人,从来不讲理由,原因就是“看不顺眼”或自己“非常想打人”。
4.不良的自我实现心态。不良团伙成员大多是来自低端学生,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长期处于劣势,总是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常常被同学看不起,在学习上难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加入团伙,能借助团伙的力量狐假虎威,能在团伙中找到自己的地位,特别是“想打谁就打谁”的感觉,在他们看来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当然,也有部分学生是受逼迫之后,不得不加入团伙的。
5.道德缺失,法制观念淡薄。在校园不良团伙聚众斗殴事件中,往往是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殴打一个或几个,道德感淡然无存,人人争先恐后,没有一点对受害者的同情心。在他们看来,不出手打人就会让“兄弟们”看不起,不考虑后果和责任,道德和法律意识都十分淡薄。
6.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的团伙,很大程度上缘于不良的文化背景。不良的影视作品、书籍、网络PK游戏等等正在充斥着市场,广大青少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错误的观念和行为,导致人格产生不良变化。
7.学校教育,尤其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存在严重的漏洞和缺陷。教育体制不利于调动教育者的积极性,学校教育与管理不能突出科学性和有效性,学校教育能力不能有效解决受教育者存在的各种问题,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的发展,不良教育思想尤其是“升学教育”、“应试教育”,导致学校教育出现了偏向,重智轻德,背离教育方针。
8.家庭影响的缺陷。通过对组织和参与不良团伙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多数成员在家庭影响上都存在缺陷,不良的家庭影响因素主要有亲情过剩、疏于管教、家庭暴力、单亲家庭、不轨家庭五种。
三、学生不良团伙的危害
从当前学生不良团伙的形成、发展和行为特征来看,其对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本人都会构成严重的危害。
(一)社会危害
校园不良团伙是社会黑恶势力形成和壮大的温床,极易演化成犯罪团伙,从而危害社会,干扰社会治安,扰乱社会法纪,阻碍社会主义文明建设。虽然说“抢杠子里出政权”,我们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但抢杠子却不能解决当今的一切社会问题,尤其是人格扭曲的问题。
(二)校园危害
1.危害校园安全。校园不良团伙成员自恃有强大后盾,在校园为所欲为,严重危害校园安全。自校园不良团伙的存在,学校聚众斗殴事件大幅度上升,学生经常在睡梦中、在教室里、在校门口被打,生命安全遭受严重威胁。而且被打的学生往往是想好好学习、不愿意加入团伙的学生。不良团伙一般不把老师、学校领导放在眼里,扬言“看不起”老师,“看不起”学校领导,甚至辱骂和威胁老师和领导。如果学校对不良团伙放任自流,听之任之,说不定他们今天打同学,明天就会打老师,后天就敢打校长……
2.干扰教学,影响学习。不良团伙成员往往团伙利益至上,经常随意旷课,置学习于不顾。只要有团伙活动,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放弃学习。他们还想方设法拉拢新成员,干扰了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而且,每一次团伙实施暴力事件之后,施暴者和受害者都会在长时间内产生心理的亢奋和波动,根本就静不下心来从事学习活动。
3.非法集资,勒索钱财,影响生活。在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多数学生往往远离父母,到县城或上一级学校学习,家长一般一次性给足学费和月生活费,学生开始有了独立支配生活费用和学习费用的自主权。因此,不良团伙往往出现在初中、高中阶段,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而且以寄宿制学校最为严重,原因是从这些学校学生手里可以搜刮到更多的钱财。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费中拿出为数不少的钱来交“保护费”,必然影响自己的生活,导致影响学习。
4.破坏学校公物,损坏学校设施。校园不良团伙的特征就是借助群体力量来实施暴力,暴力产生的不良心里和行为后果,以及学校的处分与制裁,无论施暴者还是受害者,都会产生心理的不平衡,这使得本身就属于冲动年龄的心理更加冲动,于是,校园设施就成为了他们发泄冲动的对象。
(三)危害家庭
对于家庭来说,孩子在学校参加不良团伙,不仅仅影响学习,而且不良的“哥们义气至上,团伙利益至上”的思想和个人权欲膨胀,必然导致孩子的思想落后、人格扭曲,这本身对家庭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孩子打架斗殴,致死致伤,造成的巨大损失,家庭又必须承担责任。可以说,孩子参加不良团伙,必将动摇家庭幸福的根基。
(四)危害学生个人发展
不良团伙必然有不良的舆论和观念,其敲诈勒索、强取豪夺、坑蒙拐骗的处世之道,吃喝玩乐、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持强凌弱,无视法理的卑劣行为,导致他们无视学校纪律,目空一切,为所欲为,似乎“天是老大我就是老二”,变得更加狂燥,更加蛮横和霸道,产生更加扭曲的人格。参与不良团伙的学生往往缺席、迟到比较多,原因是随老大去“办事”,陪老大去喝酒。许多不良团伙成员,由于学习跟不上和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用不了多久就不得不离开学校,在人生发展中留下了一辈子的遗憾。
四、校园不良团伙的引导和转化策略
1.明确态度,明辨是非。在我们当前对待学生不良团伙的问题上,不少教育者倡导一种教育的“策略”,认为“不良团伙,不提为佳”,该观念认为采用“不良团伙”一词,伤害了学生自尊,会引起学生反感,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等等。在这种理念之下,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态度都是模糊的、暧昧的,导致认识和行为上也是不明确的,教育的力度也大打折扣。事实上,教育者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学校必须坚决明确、旗帜鲜明地界定学生中存在的不良团伙,帮助广大学生明辨是非、自觉抵制团伙犯罪。要大张旗鼓的号召全体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团结起来,与不良团伙作坚决的斗争,形成强大的攻势,造成强大压力,便于对不良团伙的瓦解和教育。也让绝大多数没有参加团伙的学生自觉产生免疫力,抗拒不良团伙的拉拢。
2.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加大对《为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学校要以教育学生为根本,注意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开展引导和教育,即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同时要加大对校园团伙犯罪、尤其是聚众斗殴案件的查处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促使不良团伙成员必须承担起由于其不良行为造成的后果,把查处的过程变成教育的过程,能收到良好效果。此外,认真细致的查处工作还有利于摸清团伙的组织情况,把握其动向,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对于不良学生团伙成员要采用结对帮教,责任到教师、校领导。
3.形成教育的合力。学生不良团伙,看似学校的问题,其实是社会问题,仅仅凭学校自己内部的整治,必然是孤军奋战,势单力薄。因此,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必须协调统一,开展联合整治。重点学校、重点区域要重点整治。学校、单位、社区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只有全社会共同分担对在校学生、社会青年的教育责任,才能从跟本上取得教育成效。
4.改革学校管理体制,调动和激发学校一切教育力量,实行强有力的校园监管。在特定时期,特定的区域,应实施各校全封闭式管理,阻断校园不良团伙与社会的联系,特别要避免不良团伙在校与校之间自由流窜而形成新的联盟或纠集为更大的团伙。同时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有效监控,使不良团伙在校园内没有集聚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5.切实加强法制与道德教育,提高法制意识和道德水平,使学生从心灵深处产生免疫力。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必须从两个方面作保证,一是在中学课程计划中应该加入法制课程,重视道德课程,把这两类课程学习纳入学生的升学考试与就业招考。二是改革法制与道德课程教学,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引向深入,突出实效。
6.加强学校教学改革,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吸引到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上来。学校绝大多数问题学生的产生,都是从厌学开始,逐渐减少在学习上投入的精力和时间,相应地不良行为产生的时间和机会也就逐渐增加。在逃避学习方面,更多的问题学生选择了以团体的力量来抗拒学习,于是并拉帮结伙制造不正确的舆论,打击学习刻苦的同学,甚至聚众逃课,与社会上的不良团伙构结等等。因此,防止不良团伙的产生首先应该从加强教学的改革与管理开始,采用适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大督促学生学习的力度,耐心细致地辅导和帮助学生,想方设法引导学生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学会知识,培养能力,获得成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7.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把业余时间充分运用在发展个人兴趣和特长上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正当、有益、能促进自身良好发展的活动,是防止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有效措施,也是杜绝学生参与不良团伙的必要环节。安排好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感到自由、轻松、愉悦、满足和充实,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同工作。
8.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预防在校学生犯罪,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全社会要大力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学校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硬件设施建设和课程建设,保证教育经费,有效促进师生心理健康。
9.消除掌控校园不良团伙的“黑手”,打掉校园不良团伙的“靠山”。学校、家庭、社区要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深入开展没有了社会涉黑势力的组织与支持,学校的学生就没有“豹子胆”可吃,教育者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和帮助也就容易多了。
总之,不良团伙的形成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也有巨大的危害性,教育引导的工作又是一件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和高度协调统一,需要上级领导高度重视和统一指挥。只要全社会对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教育教学,加强学生管理,学生不良团伙的问题一定能得到解决。我们希望早些采取措施,尽快减少学生不良团伙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参考资料:
[1]张文,许永强.黑社会性质组织辨析.[N].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02).
[2]中国人大网>>法律释义与问答>>法律问答:《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与不良团伙应该怎样做?》http:///npc/flsyywd/flwd/2000-12/17/content_13525.htm#top
[3]周厚德:《浅谈青少年犯罪成因及其对策》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510/14/181359.shtml
责任编辑:李建君
[校园不良团伙的成因危害分析与对策]相关文章
- 浅谈中学生“网瘾”问题的成因和教育对策
-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 泛温室气体成因及对策分析
- 浅析混凝土坝裂缝成因及修补方法
- 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缺陷及其成因和处理方法
- 基于政府管制视角的地沟油现象成因及对策
-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 压力管道焊接缺陷成因及对策分析
- 学前教育学教学困境成因及解决途径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提高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三对关系”及其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学生手机上网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 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试析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 固体废物的危害及其处理方法
- 关于长距离输油管道风险危害的预防
-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