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述评
时间:2022-03-16 10:02:28 浏览次数:次
摘要:以CNKI全文期刊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为依据,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状况。发现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对贫困大学生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界定;消极心理研究过剩,积极心理研究不足;研究工具过于狭窄,缺乏新的研究模式;各研究结果不能相互比较和验证;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仅做理论层面上的思考,缺乏实证研究。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2006年7月3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公布的《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指出,目前在我国一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500万,约占在校生总数的26%。而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贫困生总数实际上也在呈逐年上升和趋势。贫困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中占很大比例的特殊群体,教育界及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由来已久。本文拟采用文献分析法,对近年来我国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为今后继续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1、贫困生大学生的界定
对于贫困大学生的界定,目前并无统一的定义。国内学者大多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角度对其做出了界定:
多数学者均是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进行阐述,强调贫困大学生是指因家庭经济困难,无法支出基本生活费用的学生。而马锐从模糊数学的角度提出,衡量贫困家庭的类型,尤其是相对贫困的指标应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一系列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才能更好地衡量贫困程度和划分贫困类型,以便确定贫困线。。阮鹏则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贫困生的届定除考虑学生的经济数据外,还应充分考虑到个体对贫困的认知和消费需求与现实经济条件的落差这一因素。
虽然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这一概念的界定有很多,但均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缺乏可操作性。如,无力支付大学生活费用,日常生活没有保障等都是比较模糊的说法,没有一个严格、具体的标准来衡量。
缺乏统一性。科学、准确的概念界定是进行研究的一个基本前提。针对于贫困大学生这一概念,目前还没有一种权威、统一的界定。这就导致不同的研究者在选取贫困大学生作为被试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的依据家庭年收入总值,有的参照校学生的贫困申请,还有的研究连具体的筛选贫困生的办法都没有进行说明,这种相对混乱的选取被试的办法会降低研究的信度和效度,各研究结果之间不能相互比较和验证。
贫困是有等级之分的,有的贫困生是由于家庭暂时困难,不能承担全部的高额学费;而有的贫困生不仅无力支付学费,基本的吃、穿、住都难以保障,生活难以继日。而目前无论哪一种界定方式均不能将这一概念体现出来。
2、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相关研究
2.1 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研究
文献资料表明,很多研究都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作为一个重点课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除个别研究外,多数研究均表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焦虑、抑郁、自卑感、自尊、自我评价、人际关系等方面。如,程利娜的研究表明,贫困生SCL-90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宋慧以SDS抑郁量表为调查工具,对大学生的抑郁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贫困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非贫困生。
这些研究均提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比非贫困生具有更大的心理压力。
2.2 高校贫困生人格研究
高校贫困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都有别于非贫困生,所以许多学者在对普通人群进行人格探究的同时,也进行了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孔德生将贫困大学生人格分为四种类型:自信型、中间型、挣扎型和不安型:自信型贫困生情绪稳定,自信进取;中间型贫困生心态较平衡,环境适应较好;挣扎型贫困生智力品质和非智力品质都差,抑郁绝望、封闭孤僻;不安型贫困生是四类贫困生中最聪明,但内向沉默,遇事心境波动大,内心较为忧虑紧张。谢桂阳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对贫困生进行测查,发现与普通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表现为兴奋性、幻想性明显偏低,而紧张性明显偏高。
2.3 高校贫困生其它研究
除关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及人格特征外,很多研究者对其社会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陈琴发现贫困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状况远不如非贫困大学生,特别是感受到的主观支持明显低于非贫困大学生。孔德生的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远不如非贫困大学生,并且发现,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影响。贫困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越少,其感受的生活满意程度就越差。另外,辛勇的研究表明在自尊水平上,贫困生和非贫困生也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后者。
2.4 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研究的不足
通过对有关贫困生心理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研究结果不一致。不同研究者对同一问题进行调查后,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同样采用SCL-90量表测量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曾天德的研究发现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所有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而其它研究者则发现,这种差异只是部分地在存在于某几个因子上,面对这样明显的不同的结论,没有一位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做出解释。
研究结果可推广性差。许多研究只是以某一大学的学生做为被试,而不同的学校存在不同的生源,即使在同一所城市,不同类型的学校之间学生的总体经济水平也会有所差异,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这些研究只能说明此校贫困生的心理状况,而不能代表整体的贫困大学生。
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缺乏新的研究模式。虽然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很多,但仔细整理不难发现,目前的研究主要采用问卷法和调查法,而且绝大多数的研究仅仅是一种相关研究。由于此种方法的局限性,导致研究内容只停留在描述上。同时,由于受被试数量、取样偏差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结论不能相互解释甚或相互矛盾。此时又缺乏其他研究方法的进一步支持,导致研究结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有待证实。由于个体心理的复杂性和微妙性,我们很难用某种单一的研究方法来真正揭示,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要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全面揭示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特征和规律。
消极心理研究过剩,积极心理研究不足。人们对于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消极心理上。而贫困对于个体来说,在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压力或挫折。事实上,压力或挫折一方面可以引发消极心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引发个体的积极心理,一些贫困生能够将压力化为动力,不断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李从松也认为,贫困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缺乏系统性,这将是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后续研究的突破点。
3、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现状及不足
3.1 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现状
关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有关学者进行了理论上的思考。
李瑞学认为,引发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问题的因素包括个体成长环境、家庭因素、教育环境、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文化的因素。郑勇认为,归因偏差、劣势比较、抱负水平偏高而挫折容忍力偏低等主观因素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对策方面,多数研究者都认识到社会支持网络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张长伟认为,贫困生出现“心理贫困”的主要原因是权能的缺失和无权感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构建新的正式社会支持网络。。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徐浩岚认为团体心理咨询是改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此外,还可采用专家讲座、个体咨询等活动形式来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 心理问题成因与对策研究现状研究的不足
对于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现有研究仅局限于理论层面上的思考,缺乏实证层面,尤其是心理实证层面的操作研究。既然是心理问题研究,那么着眼点应更多的放在“心理”上,在研究中应充分利用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研究方法,以此作为研究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础,进行深入的研究,这样研究结论才更有说服力,提出的对策才更具有操作性。而从目前已有研究文献上来看,贫困生心理问题成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社会学、思想政治学等领域,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是理论分析,而理论分析受研究者经验和偏见的影响很大,并且缺乏科学依据。所以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述评]相关文章
- 英国绿色学校计划述评
- 公共危机管理研究述评
- 教育管理学研究对象研究述评
- 国内数字图书馆研究述评
- 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研究述评
- 国内和谐旅游研究述评
- 贫困地区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 高校贫困生申请模板锦集大全【5篇】
- [有关贫困村调研报告 有关贫困村帮扶单位扶贫调研报告 精品] 企业帮扶村扶贫
- 【XX年贫困村调研报告[工作例文]】 深度贫困村调研报告
- [贫困村党组织现状调研报告]党组织调研报告
- 扶贫调查报告【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例文】
- 【有关脱贫攻坚工作调研报告】 脱贫攻坚调查报告
- [贫困村精准扶贫调研报告例文]扶贫调查报告
- 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下载 有关贫困村调研报告 垃圾围村,调研报告-最新]
- 乡镇脱贫攻坚调研报告|脱贫攻坚调研材料
- “推动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考试(90分)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我国经济正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旅行社品牌建设问题与对策 我国旅行社的未来发展之路
- 毕业生大学生活鉴定总结【5篇】
- 大学生党员集体学习总结_
- [2020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报告]发展党员报告范文
- 大学生党课学习总结报告
- 【2020年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报告】发展党员报告范文
- 入党发展对象培训班心得体会 [XX大学生发展对象心得体会三篇]
- 党校结业个人总结【大学生党校个人总结(多篇)】
- 2020发展党员工作总结_发展党员工作总结报告
-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总结2020 党员教育培训100例
- 大学生党员个人总结 学生个人感言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