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重视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时间:2022-03-16 10:03:55 浏览次数: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信息化、网络化浪潮的推动下,人类创造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的题中之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深入探讨和集中精力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要“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当前,网络社会发展中的安全问题已经上升为一个事关国家政治稳定、经济有序、道德规范、社会和谐的全局性问题,各国政府将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放在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进行审视。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正在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想观念;正在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局限,方便着信息的交流,开阔着人们的视野,解放着人们的思想,增强着创新的能力。网络世界被称为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环境并列的“第四成长环境”,网络生活成为不少网民的“第二人生”,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正把人类带入一个以信息网络为核心资源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由于科学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社会效应,网络在给人类生活注入新的推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为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适应时代的变迁,勇于迎接面临的挑战,扬网络之长,避网络之短,探索网络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为构建起一个和谐、健康、绿色的网络社会空间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重庆邮电大学教授郑洁博士带领一个团队,在认真研究2011年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类教育创新计划重点项目“网络伦理研究”(Y201111)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形成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不久前,这项研究成果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作者长期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着比较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该书从传播学、信息学、伦理学、政治学、教育学等多维视角,系统而深入地对网络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网络境遇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网络社会秩序构建进程中的价值认同问题、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问题、网络环境下的反腐倡廉建设问题、网络传播视域下的诚信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阐释,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健康、稳定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在网络环境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问题研究中,该书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了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该书在分析意识形态的内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及其基本特征、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要求等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机遇和新挑战,进而提出网络环境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原则和方法及网络环境下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在网络境遇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研究中,该书提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一个历史命题,更是一个时代命题。网络境遇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对历史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在实践中不断发现、研究和利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规律。该书从网络传播的视角入手,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认识上的偏差作了分析,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涵和实质,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史进程的回顾,归纳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与启示,以此引出网络境遇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网络媒介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关联,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络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则和机制,从网络传播议程设置、网络传播主体素质的提升、网络传播内容和环境的优化、网络传播教育方式的改进四个方面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
在网络社会秩序构建进程中的价值认同问题研究中,该书分析了在我国网络社会秩序构建的进程中为什么需要价值认同、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认同以及怎么样在我国网络社会秩序构建的进程中形成价值认同。该书对技术与法律、道德与文化、理论与宣传三个方面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技术与法律路径方面,提出要创新互联网安全保障技术,制定和完善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网络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优化我国网络社会价值认同的形成环境;在道德与文化路径方面,提出应促进和加强现实社会道德与网络社会道德、现实社会文化与网络社会文化的和谐共生共存,积极形成我国网络社会的基本价值认同;在理论与宣传路径方面,提出应从理论创新、关注群众利益、发挥教育功能和加强舆论引导四个方面来重点形成我国网络社会的核心价值认同。
在网络媒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问题研究中,该书介绍了网络媒体的内涵、特征以及网络媒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论述了关于我国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并运用网络媒体理论、网络传播理论和方法,多视角地剖析了我国的新闻网站、商业网站和教育网站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况;指出了当前网络媒体的发展对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揭示其在构建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方式、重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网络媒体、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五个角度探讨如何创新网络媒体传播途径,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传播,增强其主导作用,以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在网络环境下的反腐倡廉建设问题研究中,该书提出,近年来,网民自主曝光腐败事件,网民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监督权利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治监督的一大亮点。和传统反腐模式相比,网络反腐更加富有时代特色,网络反腐成效更为突出,对反对腐败事件、打击腐败群体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环境下的反腐倡廉建设对新时期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途径,怎样建设网络反腐体制,如何把网络建设成为反腐倡廉的新阵地,已经成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课题。网络凭借其开放性、自由性、平等性、交互性等特点成为了表达民意、凝聚民心、联络各方力量的重要平台与方式,成为了张扬善良、鞭挞丑恶、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为此,我们要充分把握互联网发展给反腐倡廉建设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努力把网络建设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阵地。
在网络传播视域下的诚信问题研究中,该书提出,党的十八大要求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该书分析了网络传播的特征、影响,对社会诚信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介绍了网络传播视域下的政府诚信、商业诚信和学术诚信,结合案例分析了一些有影响的网络事件对网络诚信带来的影响,接着指出网络诚信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分别从网络环境原因、现实社会环境、网民的心理环境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揭示了网络传播视域下诚信问题的本质是现实社会所致;再从政府主导、法律保障、教育为本、技术支持、加强自律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网络诚信建设,以期为推进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提供参考意义。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会发展问题比较多,不同研究者在选择上不尽相同。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共同抵制网络低俗之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阵地,创建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为广大网民和青少年提供一个绿色、健康、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相信《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编辑:李春英)
[移动互联网时代需要重视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相关文章
- 区互联网企业党建工作总结报告
- 互联网消费行为的数学分析
- 互联网环境下行政管理的机遇、挑战和发展策略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校长的角色
- 论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保护法》的立法必要性
- 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 基于互联网的翻译能力培养模式探析
- “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研究
- 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镇乡、街道)
- 重视室内空气污染(下)
- 重视写材料,但不折腾人——谈谈写手眼里好领导【优秀范文】
- 最新弘扬时代精神优秀作文800字优秀四篇(精选文档)
- 城市“智慧党建”的课题研究报告精编范文
- 研究生毕业一分钟个人介绍模板四篇
- 河北工业大学查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送审申请表】
- 【研究生对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学位论文修改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情况审查表
- 论文题目修改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修改申请表】
- 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书_学位论文送审平台
- 【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送审申请表】研究生学位论文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5修改版-突出显示-ZXF】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论文评阅及答辩后分别填写)]学位论文答辩
- 上一篇:规划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引领与跨越
-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