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及预防对策
时间:2022-03-16 10:12:1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任何人的违法犯罪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心理因素支配下完成的,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提出一些预防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的对策,以期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
关键词:大学生 违法犯罪心理 预防对策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违反校规校纪、违法犯罪现象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媒体报道:当今社会中,大学生犯罪在青少年犯罪中占17%。如复旦大学研究生向室友投毒案、马加爵杀害4名同窗案等等,韩裔赵承熙于2007年4月16日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杀32名师生案,更是如此猖狂,震惊全世界。全社会开始高度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和探讨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成因及预防对策,不仅可以为防范大学生违法犯罪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实际生活中还能为大学生远离邪恶,加强自我意识的教育,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供必要的启示。
一、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
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的客观和主观因素是指影响大学生形成违法犯罪心理外在及内在影响因素。具体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绪障碍
大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发群体。大学生中有16%至25.4%的有心理障碍,尤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等为主。当这种消极情绪情感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行为人就会出现情绪发作,产生犯罪动机,进而实施犯罪行为,如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马加爵杀人案就是典型的例子。造成大学生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在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低下。大学生成为社会的、家庭的焦点,他们被寄予过高的期望值,从一开始,就面临较大的压力。在大学中,潜在的竞争无处不在,中学时的那种备受老师关爱、备受同学羡慕的心理优势已不复存在,这会造成一些自我调节能力差的大学生心理失衡,使其压力进一步增大,如再缺少与同学和老师的沟通,找不到释放这种压力的正常渠道,当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再加上一定诱因,就有可能通过违法犯罪释放出来,进而产生严重后果。
此外,由于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从一出生就受到全家人的关爱,生活上可谓无微不至,“全家人围着一人转”极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对于社会中的竞争、困难、挫折等往往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一旦受到挫折则缺少正确的判断和认识,造成心理的扭曲而走上歧途。
(二)追求物质、享乐心理
当今社会,有些人把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成败得失的尺度。社会上这种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不良风气刮进了校园,动摇和腐蚀了众多学子的思想和心灵,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发生了改变、错位。”对“物质欲”的过分追求诱发和刺激了某些大学生们去实施偷盗、抢劫、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有的大学生甚至抛弃了做人的基本道德,出卖灵魂、出卖肉体。
(三)报复心理及寻求刺激心理
在大学生的犯罪案件中,打架斗殴、杀人伤害、强奸等这类人身伤害的犯罪是仅次于盗窃犯罪的第二大类案件。这类案件中约有30%是由于大学生强的报复心理所引起。有的大学生恋爱不成,因爱生恨报复对方。有的仅仅因为一句玩笑话或一点小事,认为被对方侮辱便杀害或打伤对方,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四)意志力薄弱
大学生是犯罪的“易感人群”。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靠直觉感官来认识世界的,而良莠杂陈的现实社会又不可能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完全健康的环境,极易扰乱当代大学生的眼睛和理性,面对“黄、赌、毒”的诱惑,价值观念尚未定型的大学生从好奇、模仿到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意志力一点点丧失,距离违法犯罪也越来越近。
二、预防对策
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控制和消除诱发犯罪的心理因素和条件,防止个体形成犯罪心理结构以及发生犯罪行为,是减少犯罪的最有利办法。预防大学生犯罪是对人才的珍惜,对社会的负责。
(一)积极构建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危机的预防体系
高校应建立一个能够制定、实施并监督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违法犯罪危机干预的领导机构,做到统一部署到位,信息发布到位,部门沟通到位,指挥管理到位和行动落实到位,为需要咨询、支持和指导的学生提供服务。同时,要建立防范违法违纪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五级防护网络:学生自我调节,学生的朋辈互助,学生工作者重点关注,心理咨询中心与法律咨询工作,以及与家庭、社会联手工作。
(二)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介入
首先,高校应对入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量表的测试和跟踪了解,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要做到心理问题早期诊断,早期发现,早期介入和干预。对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和教育,并保持经常性的关心和帮助。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
(三)大学生要注重自我素质的提高
1.确立新的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大学生进入大学适应新的环境后,应尽早确立一个新的奋斗目标,来克服理想的迷失。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无形中转移心理问题影响的注意力。另外,有了明确的目标,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心理问题和疾病,避免因内心空虚而引起的违法念头。
2.正确对待学习、生活和就业所带来的压力。我们应该勇敢面对压力,提高抗干扰能力,树立远大目标,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和人格修养。同时注意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时,善于进行心理调适,保持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这样有助于克服因心理痛苦而以极端的手段进行宣泄的想法和行为。
3.选择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学会自我宣泄,有助于摆脱心理困境。抑郁、焦虑时,可以进行打球散步等户外活动或者寻找知心朋友谈心;愤怒痛苦时应选择快跑、拳击等激烈活动进行情感的宣泄;必要时候可以选择找心理咨询师倾诉。
4.面对现实,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有交际困难的大学生,应克服心理障碍和自闭倾向,主动与周围的同学老师交流,学会与人沟通,抓住现实生活中每一次与他人交流的锻炼机会。还有部分同学过分依赖网络的虚拟世界,仅限于在网络中交友聊天,将自己与现实生活隔绝,这也是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大学生要学会积极在现实生活中寻找朋友,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的关系。高校大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爱,预防大学生犯罪也应是我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红宁.大学生心理教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姚岚.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及预防[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1,(4).
[3]高铭暄.中国刑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郑日昌.大学生心理诊断.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
[高校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及预防对策]相关文章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提高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三对关系”及其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学生手机上网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 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试析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 反邪教工作总结_
- 【反邪教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社区反邪教工作总结例文]
- 第1篇:反邪教工作总结_
- 镇综治办反邪教工作年终小结:
- 2020反邪教工作总结
- [反邪教工作总结-反邪教协会工作总结]
- 【乡镇防邪教工作汇报】 党员信教排查简报
- xx村反邪教警示教育工作总结|反邪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 _社区反邪教工作总结
- 高校教师个人工作总结四篇
- 高校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四篇
-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心得总结范文3篇
- [在学校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在学校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 [新时代党建设总要求与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 新时代党建总目标
- 党建工作在学风建设中重要性:基层党建工作重要性
- 论高校党建工作中学生党员主体作用发挥:高校党建工作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论高校基层党组织作用
- [浅谈加强高校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意义和举措-最新教育文档]
- 演讲心理健康主题2021范文
- 心理健康培训教师心得总结四篇
- 心理健康培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4篇
- 网络世界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及对策
- 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 人类“吃饭”与心理健康
-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临床观察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
- 下一篇:大学生手机阅读行为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