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与“水”的关系
时间:2022-03-23 11:24:57 浏览次数:次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若未能控制可发展为癌前病变,然利用五行中水的生理特点取类比象,则导致萎缩性胃炎的“腺体”同样也属于“水”,而又“肾主水”,利用肾精气化来调节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选用甘润之品来濡养胃津,进而到达治疗目的。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阴;肾主水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0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胃黏膜萎缩、固有腺体减少、肌层增厚等黏膜病理性病变,在内镜下常显示为胃黏膜[1]干枯苍白、缺少光泽、透亮度增高、血管显露。其常伴有的黏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现象为癌前病变[2]。
其病位在胃,又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胃阴者,胃之津液也,为胃腑之根本,胃之受纳、腐熟依赖胃阴的濡润。而胃阴不足,胃粘膜固有腺体失养,久而形成腺体萎缩和肠上皮化生,并进行性加剧恶化,消化功能下降,痞满、气滞之证随之而生[3]。当胃中胃津充足时,胃腑才能得以濡润,则胃能和降,方能受纳腐熟水谷,化生精微物质。清·唐宗海《血证论》所云:“胃燥不能食,食少不能化,譬如釜中无水,不能熟物也。”
规划七版《中医基础理论》指出“水具有滋润的特性,肾有主水功能,故以肾属水。”根据五行对事物的性质和现象归类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特点,胃部腺体分泌的物质具有濡润的作用,那么胃腺体当属“水”。又胃内AQP3主要表达在贲门腺细胞基侧膜和大鼠胃的非腺体区,所以推测AQP3可能与胃酸分泌时水的旁路运转有关[4],现代医学也表明胃酸的分泌与水相关,当胃腺体大量萎缩时则分泌胃酸则减少。
清·张志聪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说:“五液者,肾为水脏,受五脏之精而藏之,肾之液,复入心而为血,入肝为泪,入肺为涕,入脾为涎,自入为唾。是以五液皆咸。”“五液皆咸”,而咸又入肾,这又阐释五脏所化之液均源于肾水[5]。同样胃液也是由五脏之精化生而成。《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肾者主水”,《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藏,主津液”。明·万全于《万氏家传痘疹心法》中提出“肾主痘中之水论”,云:“肾主液,五液之变,在乎水也。此一脏之中,统体一五行也。既曰肝为水泡,以泪出如水,泪则肾之液也;肺为脓泡,以涕出稠浊,涕则肾之液也;心为斑,以血色赤而小,血则肾之液也,夫五脏之液,皆本于肾如此。然则痘中之水,肾乃主之,痘之痂靥,肾又主之。”万全认为“肾主液”不仅在生理功能下与五脏所分泌的津液有关,且在病理状态下与五脏所分泌的体液也有联系[5]。因此“五脏之液”水疱中的液体也由肾所主,同理腺体分泌的胃液也是由肾所主,当病理状态下发生萎缩时与五脏的分泌也有关。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在目前西药方面还没有特别疗效,使用中药却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的进展,“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当从肾出发,利用肾主水的特点选用甘凉柔润之品始其达于胃,使其益阴养胃、和胃止痛。常选用药可有麦冬、石斛、沙参、百合、玉竹等。如麦冬味甘,性凉,气微香,津液浓厚,色兼黄白,而升降濡润之中,兼具开通之力,能入胃以养胃液。石斛归胃、肾经,甘凉濡润,二药合用,滋阴益氣养胃。若胃阴不复!可加乌梅、白芍等酸味之品,乌梅归肝、脾、肺、大肠经,白芍苦、酸、微寒,归肝脾经,二药为臣,同用起到酸甘生津、激活胃腺作用[7]。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完全可以利用水的特性来治疗,控制萎缩性胃炎的各种临床症状,减少癌前病变的黏膜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现象,关于水的特性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应用于临床来减轻病人痛苦。
参考文献
[1] 张德志.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47例《中医研究》2017,10,10.
[2] 陈 凡.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治疗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346-348.
[3] 陈一清.慢性萎缩性胃炎证治规律若干问题探讨[J].四川中医,2004,22(6).
[4] 贾秀琴,吴正治,陈嫚茵.肾主水_的微观整体观[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3).
[5] 蒋紫嫣,王 颖.肾主水理论探源及今析[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9).
[6] 官 春,刘少庭,李向波,肖碧芳,祝河霞,查方勇,徐 军.自拟滋阴益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5.
本文编辑:赵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