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实践
时间:2022-03-23 11:33:56 浏览次数:次
【摘 要】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病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多种形式,课堂教学依然是其中的重要形式之一。病理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种类繁多的疾病的病理变化,是学习的难点,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形态学特点,注重总论与各论之间的紧密联系,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注重与临床之间的密切联系,会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12-01
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主干课程,也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病理学知识。病理学课程的学习有多种形式,理论课、实验课、临床病理讨论、见习尸体解剖等,但是课堂教学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形式,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目前临床医学五年制的病理学教学实践中,常常会听到学生反映教学内容太多,疾病种类太多,病变形态复杂难以掌握,学习依靠死记硬背,碰到病例分析题目束手无策等具体问题。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学科,其重点在于疾病的形态学变化。疾病种类多样,但是其形态学变化种类却不多,并且有规律可循,而且形态学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注重形态学变化的讲解方法,将会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人在病理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总结了以下具体实践方法,确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一、注重总论与各论之间的紧密联系
病理学总论是研究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阐述共同规律。各论是分系统研究各种不同的疾病,阐述每个疾病的特殊规律。各论中疾病数量和种类繁多,是学习的难点。在病理学教学中注重总论和各论之间的紧密联系,强调总论的指导性,可以收到较好教学效果。
以胃溃疡为例。这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理变化中镜下有四层结构,由内到外依次是渗出层、坏死层、肉芽组织层、瘢痕组织层。有的同学机械记忆,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分析,消化性溃疡的发生实际上是酸性胃液的自我消化,本质是个炎症反应,其病理变化就是机体的损伤和抗损伤过程引发的反应。结合总论炎症章节里面讲到的炎症是机体损伤和防御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向学生分析,致炎因子是胃酸,导致胃粘膜的损伤即粘膜细胞的坏死,坏死组织排出后局部出现缺损即为肉眼上看到的溃疡。机体是防御方,为了抗这种损伤,胃粘膜局部血管出现防御性反应,即为炎症的渗出性改变,因此在损伤局部可以见到渗出的炎细胞。机体局部组织细胞坏死之后要进行修复,胃溃疡损伤处的上皮细胞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因此是再生性修复,间质结缔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坏死后由肉芽组织来修复。肉芽组织成熟后转化为纤维结缔组织,老化后即瘢痕组织。这就是胃溃疡的镜下改变发生原因和过程,再结合演示图片讲解和解释,即让学生深刻理解胃溃疡的病变本质,又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二、注重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
病理学是一门桥梁学科,前期有多门相关基础学科,在教学中也要注重病理和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门脉性肝硬化时,一定要复习肝脏的正常组织学结构,特别是肝内门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途径。肝硬化时假小叶形成,正常组织结构改变导致门静脉血回流障碍,由此引起门静脉系统淤血、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复习了正常结构,再来讲解病变,并且把肝硬化时假小叶的结构和正常肝小叶的结构对比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肝硬化时的形态学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功能改变。在讲解肝硬化出现肝功能障碍的各种表现时,也是复习并联系了肝脏相关的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知识,这样在讲授肝硬化的兩大临床表现时就水到聚成,同时也为后续的临床课程的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牢固基础。
三、注重病理与临床之间的密切联系
形态学上出现了改变之后,患者在临床上有哪些表现呢?还是以胃溃疡为例。溃疡病患者常常出现的上腹部疼痛就是由于酸性胃液刺激溃疡局部的神经末梢所致。最常见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溃疡底部血管破裂,引起患者消化道出血,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之一。当溃疡穿破整个肠壁发生穿孔,胃内酸性内容物漏入腹腔引起腹膜炎,这是外科急腹症之一。幽门附近的溃疡瘢痕收缩引起幽门狭窄,胃内容物通过困难,患者会胃胀、呕吐等表现。胃粘膜的腺体反复坏死及再生,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可以诱发细胞癌变。
随着医学教学的发展,课堂教学当然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来源,但是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在学生的学习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在病理学教学过程中,把握形态学变化特点,做到形象、生动的讲解,对于学生的病理学学习依然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周红艳(1977.5-),女,汉族,湖北江夏人,博士,讲师,从事病理学教学及研究。
[提高病理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和实践]相关文章
- 结核性淋巴腺炎针吸细细胞病理学诊断与结核抗体相互关系研究
-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B超与病理学检查实验观察
- 高职护理病理学说课设计
- 深化《病理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 探索中职病理学教与学的新方法
- 提高《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 语文课堂教学规划借鉴3篇
-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养策略
- SystemView仿真软件辅助通信原理课堂教学的探索
-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有效性的探讨
- 浅议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
- “绘图—识图”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
-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对策研究
- 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 自媒体背景下微视频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应用
- 社区实践个人工作总结5篇
- 实践活动心得总结3篇
- 关于红色文化实践活动的感想10篇
- 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报告3篇
-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实践研究
- MOOC环境下使用Visual,Studio制作动态网站课程的理论与实践
- 基于科学计算和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值计算方法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
- 高职“绿色食品生产”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22年在“四学四大”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 2022年度阅读《实践论》心得体会【精选推荐】
- 关于发展全域旅游的思考3篇
- Matlab软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
- 关于医院会计发展的思考
- 对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
- 我国西部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研究与思考
- 上一篇:图书分类中常见问题探讨
- 下一篇:中俄资格刑产生的历史条件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