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统计分析的藏书结构研究综述
时间:2022-03-23 11:43:48 浏览次数:次
【摘 要】三十多年來,藏书结构的研究作为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核心一直没有间断过,在图书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390篇文献的统计分析,回顾我国图书馆三十多年来藏书结构的研究状况及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藏书结构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藏书结构研究;回顾;统计分析
我国图书馆藏书结构的理论研究开始于八十年代初,1981年肖自力在《图书情报工作》第一期上发表了《试论藏书结构》一文,拉开了国内研讨藏书结构的序幕,三十多年来,藏书结构的研究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核心一直没有间断过,一批学术文献的产生及出现的几种学术观点,不仅丰富了藏书建设理论的内容, 而且指导了全国文献资源建设的实践, 在图书馆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对390篇文献的统计分析,回顾我国图书馆三十多年来藏书结构的研究状况及探讨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期为藏书结构的研究和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文献的统计分析
1.1 文献的年代分布
笔者通过对1981年至2014年“中国CNKI学术总库”期刊进行检索(2014年数据更新至2014年6月),在题名中以“藏书结构”和“馆藏结构”为检索词,采用“精确”检索方式,共检索出文献517篇,除去论述档案馆、博物馆馆藏及重复数据127篇,最后得出有效文献390 篇。统计分析,1981年至2011年,在161种刊物上共发表藏书结构研究论文390 篇, 八十年代发表论文65篇,占总论文数的16.7%,核心论文27篇,占八十年代论文的41.5%;九十年代发表论文158篇,占总论文数的40.5%,核心论文46篇,占九十年代论文的29.1%;2000年至今(截至2011年6月)发表论文167篇,占总论文数的42.8%,核心论文29篇,占2000年论文数的17.4%。从此可以看出,其年代分布不很均衡, 但总体来说1981年至1999年呈上升趋势,其中1993、1994年和1999 年分别为高峰年, 分别产出论文19、19、21 篇。自2000年以来呈减少趋势,但2006年和2013年又分别出现了二个高峰,各产出论文18、19篇。这说明了业界在网络数字环境下,对藏书结构的优化和应用,产生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1.2 文献的期刊分布
学术论文的主要载体是期刊,对相关期刊的统计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藏书结构研究的发展状况。通过对“中国CNKI学术总库”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并与相关期刊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知,390 篇论文共发表在161 种期刊上,其中,图书情报类期刊49 种,发表论文260篇,占全部论文的66.7%,是藏书结构研究的核心期刊群。在161种期刊中,《晋图学刊》、《图书馆》、《农业图书情报学刊》、《图书情报工作》、《图书馆学刊》、《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学研究》、《图书馆杂志》、《大学图书馆学报》等前17 种期刊的载文量占论文数的39.23%。17种期刊均为图书情报类期刊,其中10 种为核心期刊,表明有关藏书结构的论文具有较强的专业学术性且学术研究价值较大 。
1.3 经典文献与作者分析
一般说来,按照文献引证理论的常规, 一年内被引4 次以上的文献可具备经典文献的性质。笔者调查了1981- 2014年间20 种图书馆学期刊中有关藏书建设的论文529 篇, 这些论文罗列的引文总计2163 篇,2163 篇引文中引及藏书结构的论文177篇, 被引3次以上的论文18 篇, 它们是藏书结构研究的经典文献。被引频次最多的是肖自力的《试论藏书结构》,共被引16次,同时肖自力也是产生经典文献最多的作者,共有4篇文献为经典文献,累计被引39 次,产生经典文献较多的作者还有刘永胜、李银生和张炎烈,各有3 篇经典文献。从被引频次比较多的文献内容可看出,业内人士对藏书结构的理论研究和馆藏结构分析的实际应用比较关注。自2000年来,藏书结构研究受到业界重视,特别是优化馆藏结构文献备受关注,阎世竞发表的“动态优化藏书结构,提高文献信息保障能力”,及武伯军发表的“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外借及藏书结构统计分析”二篇论文分别被引13次和11次。说明了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受其服务环境及对象的变化而引发适应性调整,揭示出藏书结构是一个动态体系,这个结果是与藏书结构的相关理论是一致的。同时, 经典文献的期刊出处比较集中,被引3次以上的文献集中在10 种图书情报类期刊上,《图书情报工作》是经典文献产出最多的期刊。
经过统计, 三十年多来,全国已形成了人数达110人以上的藏书结构研究著者群,发文较多的作者有肖自力、张炎烈、韩家和、李银生、刘永胜、尹熙根、肖希明和王金祥,他们主要探讨藏书结构概念的定义,为藏书结构理论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基础,对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2 藏书结构理论研讨
20世纪80年代初期藏书结构概念始被引入国内藏书建设领域之时,对其的描述是模糊的。经过三十多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 藏书结构的概念内涵逐渐全面和清晰化,并形成专业术语在文献资源建设领域的研究中成为热点。
2.1 藏书结构概念探讨
藏书结构思想源于美国图书馆界。80 年代初,藏书结构概念引入我国, 肖自力先生在20 世纪80 年代初期撰写的《试论藏书结构》 、《再论藏书结构》 和《三论藏书结构》奠定了国内藏书结构理论的基调。[1]1981年,肖自力最初给藏书结构下的定义是: “图书馆必须根据自己的对象和任务, 把各种不同学科、不同水平、不同语文、不同形式的知识情报载体, 收集、整理, 组成一个有主有从, 有专有博, 互相配合的整体, 这就是藏书结构。”[2],一年后,黄本华给出的定义更加具体和详细: “所谓藏书结构, 指的是一个图书馆中由各种不同的藏书成分, 各种收藏水平所构成的一个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整体结构。具体地说, 就是一个图书馆根据自己的性质、任务和服务对象的特点, 将不同学科专业, 不同文种, 不同用途, 不同出版范围,不同水平等级的书刊, 按照不同的收藏要求, 经过系统的收集、整理, 储存起来, 并不断加以补充完善, 使之逐步系统化、整体化, 从而构成一个有主有辅, 有专有博, 互相交叉, 互相渗透, 具有内在联系的、动态的、多维的立体网状结构”。[3]而张本华认为,“藏书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称为藏书系统的结构,藏书各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有机联系,而形成一定的组合方式,这种藏书体系内部各成份之间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被称为藏书结构”[4],这一解释藏书结构的定义不久得到宠景安、肖自力等人的认可并对该定义做了比较全面的概括: “藏书结构就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 从整体角度认识藏书体系内部—— 各门学科、各种主题、各种水平、各种文种、各种出版类型、各种载体形式的出版物的组织与搭配, 寻找它们所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联系和关联,这种藏书体系内部各成份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的方式就是藏书结构。”[5]
张炎烈则认为, 藏书结构理论的科学发展, 关键在于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及其成功地实际应用。藏书结构的可能空间是一种六维空间,这六维是: 学科类维、学术水平维、知识记录符号维、文献载体形式维、历时维、复本维。[6]
刘永胜认为,无论现在还是未来一定时期内,藏书结构的基本原理仍有广阔的应用空间,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对图书馆业务的冲击,在概念上,应该用信息资源结构取代藏书结构。[7]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藏书结构是一个开放系统, 由于受出版社、书店、读者群、经费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它不断吸收着外界输入的各种能量、物质和信息, 而且这种吸收表现为持续不断的过程, 再加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制约, 藏书结构便形成有组织的、有秩序的稳定结构。[8]
2.2 藏书等级结构的论述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藏书结构研究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涌现出诸多专题作者。通过引文分析,发现成果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内容上有紧密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藏书等级结构研究中形成了几种主要的学术观点。
(1)肖自力“五级”之说
肖自力在其《试论藏书结构》一文中,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现状与条件, 以读者需求水平和藏书内容的学术水平以及藏书的情报量为划分等级的标准,将藏书结构划分为五级。
甲级: 完整的藏书
乙级: 研究水平藏书
丙级: 大学水平藏书
丁级: 基础水平藏书
戊级: 最低水平藏书[9]
(2)黄本华“三级”之说
黄本华以读者需求特点为标准, 将藏书划分成从低到高的三个级别。[10]
一级:专业学习水平
二级:一般专业研究水平
三级:高级专业研究水平
(3)张炎烈“七级”之说
张炎烈认为图书馆的藏书建设应该充分应用数学工具,实行定量决策,使其达到更精确的程度。结合肖自力藏书五级结构的说法,以图书本身的学术水平和读者的使用水平把藏书等级划分为七级。
Ⅰ级: 专业研究水平藏书
Ⅱ级: 大学生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Ⅲ级: 中学水平及相当于该水平的藏书
Ⅳ级: 幼小读物藏书
Ⅴ级: 知识性、趣味性及科普读物藏书
Ⅵ级: 特殊用途藏书
Ⅶ级: 综合性参考工具书[11]
(4)李银生“四级”之说
在张炎烈和肖自力学术观点的基础上, 李银生以图书内容的深浅程度和藏书的情报量为标准[12],拟定了四级结构方案。
甲级: 完整级
乙级: 研究水平
丙级: 大学水平
丁级: 基础水平
刘永胜认为在藏书等级的划分标准上存在着严重的歧异和含混, 从而导致藏书结构的紊乱,提出了一种划分藏书等级的新方案。[13]各类型的图书馆可根据本馆服务区域的具体情况,在级别的轻重上做适当调整。
甲( 研究水平藏书)
乙( 大学水平藏书)
丙( 中学水平藏书)
丁( 幼小水平藏书)
等级结构的划分是藏书结构研究争论的焦点,截至目前, 尚未形成一种得到普遍认可的观点。可以预测,未来藏书结构研究的重点将集中在对等级结构的讨论上。[14]
2.3 藏书结构研究新趋势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提高和普及,电子文献的逐步增多,大型数据库资源的出现,图书馆文献资源载体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纸质文献受到冲击,传统的藏书结构、藏书建设等概念难以涵盖现实物质状态的各载体文献, 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国内业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其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正处在一个可喜的探索的阶段。
2000年初期,刘永胜认为,藏书结构概念在经历了启蒙、系统论、空间论三个阶段后, 藏书建设概念被文献资源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两个概念所取代,应最终归宿于信息资源结构。[15]随后蔡喜年认为,在概念上, 应该用信息资源结构取代藏书结构, 以便同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信息资源建设形成术语上的遥相呼应,同时, 信息资源一词能够比较准确概括数字时代图书馆所要收藏和利用的各类型的人类文明的物化产品。其次,应在更大时空范围内诠释信息资源结构概念的含义。[16]他提出了信息资源结构就是各个体馆、各地区馆、各系统馆根据自身的服务对象和任务,把不同学科、不同文种、不同水平、不同载体形式的信息资源收集、整理,组成一个有主有从、有专有博、相互配合的整体的新概念。[17]
吴慰慈认为,在网络化、数字化时代,馆藏内涵、馆藏发展目标及馆藏评价标准都发生了变化,使得图书馆的资源观发生了变化,[18]认为应确立新的资源观,并提出一是在信息资源建设的政策上进行调整,二要加强信息内容建设, 其中包括网络信息内容的建设。
祝红艺认为, 大规模文献数字化及网络环境的形成对图书馆馆藏资源载体结构、等级结构的研究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馆藏载体结构已经成为馆藏结构研究的主要内容,数字化文献信息的发展不仅为其本身的等级结构提供了新的划分标准, 而且使馆藏印刷型文献等级结构研究的实践意义趋于淡化。并由此提出了制订馆藏信息资源结构规划和评价标准是馆藏结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的新思路。[19]
3 结论与思考
藏书结构研究经过三多十年的探索已基本具备了作为藏书建设一门分支学科的特征,取得了可喜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效益。自1981年至今三十多年的藏书结构研究统计分析,发现了研究的一些特点和问题。
(1)藏书结构理论研究的文献基本产生在八十、九十年代中期,作者和时间都比较集中,有较强的持续性。关于藏书结构的应用实践研究,作者则分布广而散,研究大多集中在本行业,有较强的针对性,缺乏指导性的研究。(2)在藏书结构应用实践的文献中,其中有些对于藏书结构还没有达到深刻理解的程度,有些则把“结构”等同于“比例”,不利于“结构论”向量化研究方面健康发展。(3)关于藏书结构中的学科结构、等级结构、类型结构等各要素的专门研究和综合性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因此,相关研究更待加强。(4)21世纪以来,对藏书结构理论研究的论文有减少的趋势,而关于藏书结构应用实践的研究文献有所增加。究其原因,传统的藏书结构理论已经不太适应现阶段的变革要求,对网络环境下数字和非数字图书馆的研究探讨正处在焦点中。但是,总的说来已有的阐释仍过多地停留在表象的层次上,缺乏足够的深刻和精确。[20]有待于今后进行深入持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8][14]王耀文,刘永胜.藏书结构研究15年:文献、著作、学术观[J].图书情报工作,1999(2):5-9.
[2][9]肖自力.试论藏书结构[J].图书情报工作,1981(1):15-16.
[3][10]黄本华.藏书结构中几种主要成分间关系的分析[J].四川图书馆学报,1982,(4):68-69..
[4]张学华.论馆藏結构优化[J].大学图书馆通讯,1988(6):22-36.
[5]庞景安、肖自力.藏书结构理论研究的进展[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0(2):36-39.
[6]张炎烈.藏书结构的空间论[J].图书情报工作,1992(3):5-7.
[7][15]刘永胜.藏书结构概念的演进及其网络时代的归宿[J].晋图学刊,2003(2):1-3.(下转第290页)
(上接第220页)[11]张炎烈.藏书等级结构的数理分析及其应用——兼评肖自力同志《试论藏书结构》的一些论点[J].图书情报工作,1983(4):35-36.
[12]李银生.从比例到结构——藏书建设理论研究的重要发展[J].图书情报工作,1990(1):9-10.
[13]刘永胜.藏书等级结构的紊乱及其纠正[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1(4):46-48.
[16][17][20]蔡喜年.藏书结构概念新探[J].太原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1-53.
[18]吴慰慈.论网络时代图书馆的资源观[J].新世纪图书馆,2008(1):6-7.
[19]祝红艺,曹臻.数字化文献信息对图书馆藏书结构理论与实践的影响[J].图书馆论坛,2010(8):87-89.
[责任编辑:曹明明]
[基于统计分析的藏书结构研究综述]相关文章
- 空间统计分析在区域社会经济分析中的应用分析
- 基于CNKI收录统计分析
- 试论我国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
- 2004—2012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统计分析
- 青少年问题行为的研究综述
- 特殊网络流量识别综述
- 国内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 市域社会治理先进经验综述(精选文档)
- 党管武装年度工作综述(完整)
-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综述
- 我国煤炭产业产融结合研究文献综述
- 压力容器的焊接工艺控制综述
- 课程评价目标模式综述
- 建筑材料价格研究方法综述
- ANSYS软件在机械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现代化建筑结构设计稳定性影响的对比及措施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中央企业“四位一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研究
- 大豆产业萎缩凸显粮食结构性风险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发展策略分析
- 从*ST新集(601918)看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
- 李扬:航运供给侧需结构性改革
-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技术与结构表现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应用研究
-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优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 城市“智慧党建”的课题研究报告精编范文
- 研究生毕业一分钟个人介绍模板四篇
- 河北工业大学查重【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送审申请表】
- 【研究生对学位论文修改说明】学位论文修改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情况审查表
- 论文题目修改申请【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修改申请表】
- 硕士学位论文送审申请书_学位论文送审平台
- 【研究生学位论文重新送审申请表】研究生学位论文
- 【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模板-2015修改版-突出显示-ZXF】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说明(论文评阅及答辩后分别填写)]学位论文答辩
- 上一篇:法律经济学方法在中国经济法研究中的应用
- 下一篇:论预防刑的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