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通过历史见证音乐,从音乐中聆听历史

时间:2022-03-26 09:57:21  浏览次数:

2007年10月,《纽约客》乐评人亚利克斯·罗斯(Alex Ross)的首部专著《其余皆是噪音:聆听20世纪》(The Rest is Noise:Listen-ing to the Twentieth Century,New York:Farrar,Straus&Giroux,2007)精装本(以下简称《噪音》)问世。这部长达624页(平装本由于增加了音响唱片目录篇幅更大)的著作在纽约上市后,刹那间成为坊间讨论的热门话题。不仅受到严肃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同声喝彩,同时还广受流行音乐界当红乐手(如Bjork滚石乐队)的青睐,就连普通的音乐爱好者也赞不绝口。除成为2007年度《纽约时报》十大畅销书之一外,同时还荣登《华盛顿邮报》、《经济学家》、《新闻周刊》、《波士顿环球报》等最佳畅销书排行榜。评论界的赞誉不说,所得的大的奖项就有:“2007年美国国家评论界书评奖”、“2008年普利策奖非小说类决赛书”等。2008年3月,此书英国版精装本在伦敦问世后,同样引起英国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苏格兰诗人、小说家约翰·伯恩赛德(John Burnside)称其关于上世纪音乐与社会生活关系的叙述“绝对地扣人心弦”,“无论是有关20世纪音乐本身的描述,还是作为政治对艺术影响的警戒性的叙述,《噪音》都可称得上一本极其精彩的书”。①英国老牌报纸《卫报》(The Guardian)评其为2008年度书首奖,颁发奖金一万英镑。评论界的赞誉自然带动了书的销售,美国版精装本一出,即告售罄,不到半年竟重印八次,打破了美国音乐类书籍历年的发行记录。为满足读者的要求,麦克米兰公司属下的皮卡多(Picador)出版社于2008年10月发行了此书的平装本。此书的译本在巴西和荷兰都已出现。德文、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捷克文、波兰文、克罗地亚文、土耳其义、韩史、日文和希伯来史译本也将陆续出版。中文版将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西方关于20世纪音乐的各类论著在数量上虽说没有像论述18、19世纪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那样车裁斗量,但也绝谈不上缺乏。早期的作曲家传记和专题性研究不提,仅概述性著作就有多部。如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就有麦尔斯(Rollo H.Myers)的《现代音乐》和泰森(George Dyson)的《新音乐》在伦敦问世。30、40年代有兰伯特(Constant Lam-ben)的《音乐,唷!》、鲍尔(Marion Bauer)的《20世纪音乐》、麦尔斯的《现代世界中的音乐》、格拉夫(Max Graf)的《现代音乐》、萨拉泽(Adolfo Salazar)的《我们时代的音乐》。50、60年代有德莫兹(Norman Demuth)的《20世纪音乐趋向》、卡尔肖(John Culshaw)的《一个世纪的音乐》、米勒斯(Wilfrid H.Mellers)的《浪漫主义与20世纪》、赫代尔(Andr6Hodeir)的《德彪西之后的当代音乐巡礼》、汉森(Peter s.Hansen)的《20世纪音乐概论》、麦克里斯(Joseph Machlis)的《当代音乐概论》、奥斯汀(William w.Austin)的《从德彪西到斯特拉文斯基的20世纪音乐》、萨尔兹曼(Eric Salzman)的《20世纪音乐概论》、施图根施密特(Hans H.Stucken-schmidt)的《20世纪音乐》。70年代有培瑟(Joan Peyser)的《新音乐》,施图根施密特的《20世纪作曲家:德国和中欧》,布瑞(Trevoi Bray)的《20世纪音乐:1900-1945》、《当代音乐:个案研究》、《音乐与当今社会》,布林德尔(Reginald s.Brindle)的《新音乐:1945年以来的先锋派》,惠托尔Arnold Whittall)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音乐》,格里菲斯(PauI Griffiths)的《从德彪西到布列兹——先锋音乐简史》,李伯曼(Samuel Lipman)的《现代主义之后的音乐》和由民族音乐学家奈特尔(Blllno Nettl)参与写作的《当代音乐与文化》。80年代的有马丁(William R.Martin)与卓森(Julius Drossin)合著的《20世纪音乐》、西姆斯(Bryan R.Simms)的《20世纪音乐的风格与结构》、沃特金斯(Glenn Watkins)的《20世纪音乐的音响》、赖斯特(Joel Lester)的《20世纪音乐分析方法》、达尔豪斯《勋伯格与新音乐》的英文本等。90年代影响较大的有摩根(Robert Morgan)的《20世纪音乐:现代欧美音乐风格史》和他编辑的《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现今的音乐》等几本书。较专业性的概论性书籍包括考斯特卡(Stefan Kostka)的《20世纪的音乐的素材与技巧》、安特考列兹(El-liott Antokoletz)的《20世纪音乐》、希姆思(BryanR Simms)的《20世纪音乐:风格与结构》、伯格(David Burg)的《20世纪钢琴音乐》、奥立佛(Michael Oliver)的《20世纪音乐之旅》、惠托尔在其旧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音乐》(伦敦1977)基础上改写而成的《20世纪音乐创作》。近年来西方有关20世纪音乐的出版继续呈上升之势,专题研究和传记不算,仅剑桥大学出版社推出的断代史就有多部。如2003年出版的惠托尔的《探索20世纪音乐:传统与创新》、2004年出版的由来自欧美等国27位学者撰稿的《剑桥20世纪音乐史》等。此外,欧美的一些大学出版社近年来也出版了一些专著。如阿姆斯特丹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已故荷兰当代作曲家莱鸟(Ton de Leeuw)的《20世纪音乐:要素和结构的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梅布瑞(Sharon Mabry)的《探索20世纪声乐》、美国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佛里希(Walter Frisch)的《德国现代主义:音乐与艺术》、芬克(Robert Fink)的《重复我们自己:作为文化实践的美国简约派音乐》等。

有关20世纪音乐的著述虽然称得上汗牛充栋,但能成为畅销书的却极其罕见。对大部分听众来说,20世纪音乐作品本身就很难理解,有关其著述就更乏人问津了。特别是像上面提到的八百多页的《剑桥20世纪音乐史》不要说是普通的读者,就是专业音乐人士也不免望而生畏。但亚利克斯·罗斯的《噪音》却是一个令人惊喜的例外。《噪音》之书名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最后一幕哈姆雷特的一句台词“其余皆为沉默”;二是取自凯奇的一段话:“无论在哪儿,我们所听到的大都是噪音。当你不去理它时,噪音就会打扰你。但当你聆听时就会发现噪音会是如此令人痴迷”。在《噪

推荐访问:历史 音乐 聆听 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