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

时间:2022-03-26 10:05:08  浏览次数: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由此而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根据对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部分县市的调查,作者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公平;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08)06-0011-07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其中一部分孩子随父母进入城市,但是,更多的孩子没有条件随父母流动到城市,只好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照料。根据我们对中部地区的湖北、河南等劳务输出大省部分县市的调查,尽管迁家带口进城务工的农民正在逐步增加,但与庞大的农民工相比,其人数仍相对较少,大约80%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留在老家,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方或双方进入城市,导致家庭生活和教育的缺陷,使这些孩子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爱,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弱势群体。因此,如何保证农村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已成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公平问题

对于留守儿童公平接受教育问题,学校、家庭和社会已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的忽视,使得留守儿童在卫生保健、安全、学习、品行、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从而影响他们公平接受教育。

(一)留守儿童基本的人身权利得不到完全保障

卫生保健和人身安全是儿童享有的最基本的人身权利。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整体儿童的一部分,其素质优劣和人身安全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未来农村和国家的发展。显然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应该充分重视这部分儿童的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和保障其人身安全。但是,从卫生保健方面来看,由于社会经济及自然环境等原因。农村的卫生保健工作历来是一个难点,人口的流动更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卫生保健工作的难度,其薄弱环节在于留守儿童数量多,分布散,而且生活环境特殊。潜在流动性大。留守儿童的卫生保健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据我们调查了解,农村儿童的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比城市高。因而大力发展基础免疫是农村儿童健康的保证,但留守儿童的免疫接种现状令人堪忧。留守儿童流动无规则,在流入地和流出地是经常变换的,随意性大,全程接种、按期接种的坚持性差。儿童中接种率低,超期接种、免疫空白等现象较严重,由于其抗体水平低,易造成易感人群的累积,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一旦发病,极易导致相应传染病的传播甚至流行。尤其是在隔代监护的家庭,由于监护人的文化程度低,缺乏卫生保健知识,预防意识薄弱,主动参与性差,认为只要能维持三餐温饱即可,有病也不能及时就医。如湖北荆州郊区初二的一个男孩,2岁时父母就去浙江打工了,从小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忙于打麻将,一天只做一顿饭,其他两顿都吃剩饭,没做饭的时候就让他自己拿钱去买零食吃,才13岁就得了严重的胃病,由于身体经常不舒服学习成绩也由原来班上第6名下降到20多名,便血一周后才被回娘家的姑妈发现送到医院动手术。所以,父母外出务工虽然增加了家庭的收入,但比起父母在家的孩子,农村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相反还呈现出比较严重的问题。

从人身安全方面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方面的监管不力,其人身安全也常常得不到保障。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由于得不到亲情照顾而产生的安全问题。2004年湖北省阳新县就发生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悲剧,一名7岁的农村男孩,因其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留下他和年迈的爷爷。由于平时基本没人管,男孩得了疥疮,痒痛难耐时,就用脏手抓,结果伤口感染,演变成严重败血症,最终夭折,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近年来,湖北随州市曾都区法院少年审判庭审理的48宗案件中,留守女童遭性侵害的占1/3,给留守女童造成了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类似的案例在其他地方的调查中也经常碰到。三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如湖北沙洋县官挡镇小学有个12岁的男生,他很小父母就外出务工,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养了好几头牛,他有时帮着爷爷放牛,并经常把牛的缰绳缠在脖子上玩,2006年开春下雪的一天,爷爷有事外出了,他和奶奶一块去放牛,同往常一样,他又把缰绳缠在脖子上玩,结果牛狂奔起来,怎么也拦不住,他就这样被活活勒死了。此外,由于父母的“缺席”,缺少亲情照顾,导致孩子轻生自杀、溺水身亡的案例也不少见。

(二)留守儿童的学业受到较大影响

公平地接受国民教育,是每一个儿童的法定权利。所谓“有教无类”,也就是这个意思。而教育公平本身就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正如人们常说的,消除贫富悬殊,最重要的手段不是税收调节,而是教育公平,因为公平地接受教育可以使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获得受教育的机会,从而提高全民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水平,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所以体现社会公平,最主要的就是教育公平。本来,绝大多数农民工之所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改善家庭的经济状况,让孩子能有条件上好学,读好书,日后有出息。但大部分人的希望最后都事与愿违,结果是“挣了票子误了孩子”,因为这些父母一年到头忙于打工,没有时间和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所以,父母进城务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而学习上变得消沉,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据我们调查,尽管有少数孩子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变得更加坚强自信,而且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把对父母的思念变为学习的动力,自觉上进,表现良好。但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后都表现出一些学习心理问题,其中年龄越小的孩子越突出,女生比男生突出。

二是学习习惯问题。孩子是天生需要教育、帮助和监督的一个群体,由于缺乏父母的督促,农村留守儿童学习习惯普遍不好,自觉性相对较差,作业不认真,上课迟到的多,逃学和辍学等情况时有发生。据我们调查,47%的留守儿童作业完成情况不好,39.6%的留守儿童经常迟到或迟到过,分别比非留守儿童高出25和20个百分点。留守儿童之所以作业不认真和上学迟到,主要是由于父母外出后,现在的监护人很少督促孩子做作业和叫孩子起床,或者是孩子过于贪玩等原因造成的。此外,也有留守儿童认为读书无用,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文

推荐访问:留守 公平 农村 儿童 建议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公平问题的调查分析及政策建议]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