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餐问题家园合作干预的个案研究
时间:2022-03-26 10:17:49 浏览次数:次
方案,力图改善该幼儿的进餐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目的性抽样和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安徽省淮北市某幼儿园一名有进餐问题且家长和教师都愿意配合对其实施干预的小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1.幼儿的基本资料
顺顺(化名),女,2010年12月24日出生,2013年9月1日入园,读小班。顺顺未入园前,胆小,害怕陌生的事物和环境,比如,害怕狗、长相凶狠的人、鞭炮声和地下餐厅等。入园后,害怕的对象有所减少。性格逐渐开朗,但爱发脾气。语言发展良好,口齿清楚,与人交流通畅,且特别爱模仿教师和家长的言行。
2.幼儿的家庭背景
顺顺的父母均为研究生学历,都是当地一所大学的教师,平时能错开上课时间照顾她。入园前,顺顺主要由爷爷奶奶照看,深受疼爱。入园后,爷爷奶奶回老家,顺顺由父母共同照顾。妈妈的教养方式比较严厉,爸爸则比较放任。入园前,顺顺进餐时,一般是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大人喂饭,还有一个大人在旁边逗她玩。入园前三个月,爸爸妈妈对顺顺进行了专门的独立进餐训练,但收效甚微,多数时候顺顺还是不能自己吃饭。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A-B-A倒返实验设计,将实验过程分为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基线期测量干预实施之前的被试行为,干预期测量干预时的被试行为,维持期测量撤去干预后的被试行为。因顺顺在家、在园都无法独立进餐,因此,研究者在幼儿园和家中同时对顺顺进行了干预,并记录其在园和在家的干预效果,与基线期进行比较。
(三)干预过程
1.基线期
研究者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家园访谈和观察等方法获取该名幼儿进餐问题的具体信息。研究者运用自编的《幼儿进餐状况调查》(家长问卷)对顺顺的妈妈进行了调查。同时对顺顺的家长以及老师进行了访谈。此外,家园同步观察了5天,以了解顺顺进餐时的具体表现以及已经对其实施过的干预方法。
2.干预期
研究者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和前测所获得的有关干预对象的资料拟定干预方案,并随着实施的深入进行合理的修改与完善。本研究的干预目标是顺顺能坚持在30分钟内独立进餐。干预内容主要包括解决顺顺进入进餐状态困难、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挑食偏食等方面的问题。干预方法主要包括认知干预法,提醒法、诱哄法、鼓励性言语激励法、冷处理法等行为干预法以及家园约定反馈干预法。干预时间为8周。
3.维持期
维持期的测查同基线期。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顺顺进餐行为表现与分析
一周的录像观察和自然观察显示,顺顺进餐问题的具体表现主要有:进入进餐状态困难、进餐注意力不集中(边吃边发呆、边吃边东张西望、边吃边玩和边吃边说)以及挑食偏食。其中,注意力不集中较为明显,是典型性表现,进入进餐状态困难和挑食偏食是非典型表现。
1.进入进餐状态困难
场景1:晚餐时间到了,妈妈叫顺顺吃饭。她正坐在客厅沙发上看动画片,边玩玩具边看电视,妈妈怎么叫她都不理。于是,妈妈直接关掉电视,强行把她带到餐桌旁。可她马上下桌,又去玩鞋柜和鞋架里的鞋子。妈妈好言相劝没用,直接吓唬也不行。顺顺说:“你说什么?我在摆鞋子呢!我要把鞋子摆好!”最后妈妈没有办法了,又一次强行带她去洗手。10分钟过去了,顺顺还没有上桌吃饭。
场景2:顺顺端了一碗饭,回到座位上,一会儿左顾右盼,一会儿茫然走神,丝毫没有开始吃饭的意思。老师见状提醒了她,但她还是没有进入进餐状态。左胳膊肘撑在桌上,左手捂着耳朵,就是不动勺。后来,老师多次提醒她,她才开始吃饭。她一点点地往嘴里送饭,含着饭就是不咽下去。老师站在她旁边时刻提醒她,她才大口大口吃饭。
上述两个场景真实反映了顺顺在家里和在幼儿园都存在进入进餐状态困难的问题。场景1描述了顺顺在家上桌吃饭很困难。场景2描述了顺顺在幼儿园缺乏动勺吃饭的意识,不过在教师的频繁提醒下,顺顺还是能进入进餐状态的。
2.注意力不集中
场景3:顺顺在进餐过程中,容易出现边吃边发呆、边吃边东张西望、边吃边玩和边吃边说等问题。边吃边发呆时,眼神游离、心不在焉,喜欢撑着脑袋呆呆地望着某一处,嘴里含着饭,好像在想什么事情似的;边吃边东张西望时,眼睛往四处看,就是不看碗,往嘴里送饭的时候眼睛还在看着其他地方,有时一不小心会把一碗饭碰倒;边吃边玩时,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她的玩具,如碗、勺子、手、腰、腿等,玩得忘形时,几乎忘了吃饭。不过,下桌去玩和边吃边玩是顺顺在家才会出现的情景,如下桌玩鞋架上的鞋子和米桶里的米,要求爸爸和她玩剪刀石头布等。有时为了达成和爸爸玩游戏的目的,还主动提出如果自己输了就罚吃饭一口,一般情况下,爸爸都会满足她;边吃边说时,说话的对象可以是老师、同伴,也可以是父母,甚至是自己。在家吃饭时,总是喜欢问问题。在幼儿园时,只要老师没有看着她,顺顺就会和周围的小朋友说话,有时也会站起来跟老师说话,还要求老师看着她听她说话。
注意力集中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在必要时间内充分指向并集中于当时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上的注意状态。〔5〕由场景3可知,顺顺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常有发呆、张望、玩游戏和说话等问题。
3.挑食偏食
场景4:顺顺偏爱吃肉,特别喜欢吃鸭肉,不一会儿就把碗里的鸭肉吃完了。她对妈妈说:“妈妈,我还要吃鸭肉!”妈妈说:“没有了,你都吃完了,该吃米饭了。”她撅着嘴说:“我不想吃米饭,就想吃鸭肉。”妈妈说:“小朋友不能挑食,什么都要吃!”说着,妈妈又给她夹了一些蔬菜。她说:“那我只吃黄瓜和米饭,因为我把黄瓜和米饭都吃完,我的肚子就饱了。”妈妈拗不过她,只好依她。
场景5:虎皮鸡蛋很对顺顺的胃口,顺顺很快就把它吃了,但白菜和粉丝几乎没有动。猪肝汤里面有萝卜丝、白菜丝、猪肝粒,汤汁比较浓稠。顺顺说:“老师,我要喝光汤!”老师说:“什么叫光汤?”顺顺说:“光汤就是汤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不喜欢喝这个汤。”她很清楚地向老师解释。于是,教师帮她把汤里的菜去掉,她很快就把汤喝完了。
幼儿挑食是指幼儿拒吃某一种食物的不良行为,幼儿偏食是指幼儿对某一食物表现出喜厌的不良行为。〔6〕场景4和场景5反映了顺顺的挑食偏食问题,顺顺拒吃食某些食物就属于挑食偏食行为。
(二)顺顺进餐问题成因分析
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可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方面。首先,顺顺认知发展水平较低,还难以正确认识进餐的重要意义,且对进餐规则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此外,顺顺喜欢聊天与其良好的语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其次,3~6岁幼儿具有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等特点。这一年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顺顺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从而能正常进餐。若想改善其进餐行为,可从有效控制外界环境刺激入手,以减少导致其分心的刺激源。
2.环境因素
(1)家庭
家庭对幼儿进餐习惯的养成有重要影响作用。〔7〕导致幼儿进餐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物质环境,家长的饮食习惯,家长的喂养方式,家长的营养学知识、对孩子的回应、进餐规则意识、游戏观等。顺顺进餐问题产生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物质环境是顺顺进入进餐状态困难和进餐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顺顺很喜欢在客厅里看电视和玩玩具,也喜欢在餐厅里玩鞋柜里的鞋和米桶里的米。这些刺激物分散了顺顺的注意力,以致于爸爸妈妈无论怎么叫她吃饭,她就是不回应,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进入进餐状态困难的问题。除此之外,餐厅的灯、天花板、窗外的风景等也是分散顺顺注意力的因素。
第二,家长的饮食习惯是顺顺边进餐边说话和挑食偏食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顺顺的父母喜欢边吃饭边说话,顺顺也就养成了进餐时说话的习惯。此外,顺顺爸爸是北方人,顺顺妈妈是南方人,两人饮食习惯迥异,例如,爸爸喜欢喝带菜的汤,妈妈却只喜欢喝没菜的汤,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顺顺挑食偏食问题的产生。
第三,家长的喂养方式是顺顺进餐时注意力不集中的影响因素。鲍雪梅等人的研究表明,家长的喂养行为对婴幼儿的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8〕顺顺的妈妈较为严厉,属于控制型家长,爸爸则属于放任型家长。妈妈平时对顺顺的进餐行为也进行过一定的干预,但干预效果不甚理想。爸爸一般不过问顺顺进餐的事,和顺顺一起用餐时,爸爸大多随她的意愿,基本不干预。
第四,家长的营养学知识、对孩子的回应、进餐规则意识、游戏观等也是幼儿进餐问题产生的重要因素。例如,顺顺爸爸的营养学知识较少,缺乏平衡膳食意识,不太关注顺顺的进餐行为。陈志明等人的研究发现,幼儿的饮食行为与家长的营养学知识具有相关性。〔9〕父母的不当回应和缺乏进餐规则意识也是顺顺进餐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当顺顺不想吃饭时,爸爸能想到的是用游戏来吸引她吃饭,这原本是一个不错的主意。不过,由于游戏的度没有把握好,进餐时的游戏反而不利于顺顺进餐意识和进餐习惯的培养。
(2)幼儿园
较之于家庭,幼儿园对幼儿的进餐问题影响相对较小。引起幼儿进餐问题的幼儿园因素主要包括幼儿园教师的营养学知识、引导幼儿正确进餐的方法以及幼儿的同伴关系等。顺顺的老师具备一定的营养学知识,但其引导幼儿进餐的方法不够科学。例如,老师常用“快点吃”“比赛谁吃得快”“大口吃”等指导语,这与细嚼慢咽的健康饮食观念相悖。此外,同伴关系也会影响幼儿的进餐行为。因为进餐情况不好,所以教师特意把顺顺安排在一个进餐表现较好的同伴旁边,希望同伴的积极进餐行为能对顺顺的进餐行为产生影响。
(三)干预措施
家庭和幼儿园是解决幼儿进餐问题的重要力量。幼儿进餐问题的改善应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形成家园合力。家园共“预”是改善幼儿进餐行为最有效的途径。研究者在成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干预法、行为干预法和家园约定反馈干预法对顺顺进行了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认知干预法
认知干预法是指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行为的干预方法。认知干预法以健康教育“K-A-P”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健康行为的形成首先需要个体掌握一定的知识并发生态度转变,最后才能实现行为上的转变。〔10〕进餐行为的干预可从转变幼儿的认知入手。首先,进餐前帮助顺顺获得有关进餐的正确认知。比如,进餐前告诉幼儿,“吃饭的时候要安静,现在小嘴巴是用来吃饭的,老师这时候不希望听到说话的声音,有事请举手跟老师说”。再如,向幼儿介绍当天菜品的营养价值,告诉幼儿好好吃饭才能长高,变得漂亮、聪明。其次,通过观看“巧虎进餐”“我是规则小卫士”等视频,听《不爱用手的小河马》等故事帮助幼儿获得有关正确进餐的知识。家庭也可与幼儿园同步采用认知干预法来引导幼儿养成正确进餐的习惯。
2.行为干预法
(1)提醒干预法
提醒干预法是幼儿园教师普遍使用的干预方法。例如,如果顺顺一时进入不了进餐状态,教师可走到她旁边,摸摸她的头,悄悄地提醒她该吃饭了。再如,当顺顺边吃边四处张望或边吃边说话时,教师可要求她看着自己的碗吃饭或再次告诉她“小嘴巴现在是用来吃饭的”,说完还可在和她一起说话的幼儿旁边稍微站一会儿。家长也要随时注意提醒幼儿专心吃饭,不要敲碗或玩勺子等。
(2)消除干扰源法
消除干扰源法,是家庭可以运用的干预方法,即减少或消除刺激来降低行为反应。比如,进餐前关掉电视和除餐厅外的所有灯;餐前将可移动的鞋柜和米桶移走。通过简化餐厅里与进餐无关的物品,减少刺激源,从而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3)游戏激趣法
游戏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将进餐渗透到各种游戏中,干预效果明显。比如,餐前只要爸爸妈妈一说“我们现在玩搓泡泡游戏吧”,顺顺就会马上停止看电视转而去洗手。再如,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妈妈扮演奶奶,顺顺扮演妈妈,布娃娃扮演顺顺女儿。奶奶抱着孙子说:“孙孙,看你妈妈吃饭多乖,你要向妈妈学习噢。”顺顺立刻进入角色专心吃起饭来。
(4)正强化法
正强化法主要包括言语鼓励法和奖励法。比如,当顺顺边吃边玩时,教师多次用语言诱导,“顺顺小朋友最棒啦,一定能专心吃饭”。奖励法可通过活动特权和物质诱哄来进行强化,即活动奖励法和物质奖励法。活动奖励法是指让表现好的幼儿享有某种活动特权。比如,顺顺的一次进餐表现比以往进步了,教师奖励她在娃娃家多玩一会儿。物质奖励法是指让表现好的幼儿获得某件他一直想要的物品。比如,妈妈曾对顺顺说,如果她能够认真吃饭就给她买棒棒糖,顺顺马上认真吃起饭来。不过,物质奖励法要慎用。
(5)冷处理法
冷处理法是指当个体不被期望的行为发生后,不急于处理,而是放一放降降温再行处理,即运用负强化帮助个体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频次。比如,当顺顺别吃饭边问问题时,妈妈“不予理会”,这样顺顺就无法继续说话了,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进餐上来。
(6)榜样示范法
父母或其他成人以及同伴都可以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榜样示范法要求家长也不挑食,且鼓励幼儿去尝试各种不同的食物。幼儿园也可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进餐习惯。比如,安排顺顺和专心进餐的同伴坐在一起。此外,父母也可以把亲戚中与顺顺年龄相当、相互熟悉且进餐行为良好的幼儿的进餐视频播放给她看。
3.家园约定反馈干预法
家园约定反馈干预法是指家长和教师互通幼儿在家进餐和在园进餐情况的信息,共同改善幼儿的进餐行为。比如,顺顺妈妈早上送她入园时,教师会及时了解顺顺昨日在家的进餐情况等。
(四)干预效果
通过一系列的干预措施,顺顺的进餐行为有了很大改善,基本达到了干预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DIANE TOMLINSON,HEATHER WILKINSON,PAUL WILKINSON.Diet and mental health in children〔J〕.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2009,(14):148-155.
〔2〕江琳.成因与对策:幼儿健康饮食行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3〕梅节.广州市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和育儿行为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1997,(3).
〔4〕刘湘云.儿童饮食行为〔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6).
〔5〕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肖莉莎.唐山第三幼儿园幼儿饮食行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7〕万钫.学前卫生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8〕鲍雪梅,陈建华,倪钰飞.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特点分析及其对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10).
〔9〕陈志明,吴素琴,何晓琴.婴幼儿家长营养知识及幼儿饮食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9,(5).
〔10〕贾伟廉.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Abstract】Adopting the A-B-A mode, this study intervened in a child’s eating problem through cognition intervention, behavior intervention,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cooperation reflection intervention. The intervention has obtained some effects.
【Keywords】children; eating problem; family and kindergarten intervention; case study
[幼儿进餐问题家园合作干预的个案研究]相关文章
- 服用缓泻剂对肠瘘患者瘘口愈合干预效果的观察
- 222青少年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措施
- 护理干预对慢阻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分析
-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氧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 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研究
-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影响研究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社区卫生全科团队综合干预对老年脑卒中后焦虑抑郁患者康复的研究
- 心理干预对缓解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中的作用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饮食指导与护理干预
- 幼儿园后勤部制定学期计划四篇
- 幼儿教师评语借鉴精选【5篇】
- 幼儿教师考核工作总结汇报【5篇】
- 幼儿元宵方案策划参考四篇
- 幼儿园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模板3篇
- 幼儿教师国培工作总结3篇
- 幼儿园盼“春节”教学案例3篇
- 幼儿园老师辞职信范文
- 幼儿园活动教师总结
- 幼儿教师工作总结模板3篇
- 税务干部先进事迹材料 [税务基层党支部先进事迹典型材料]
- [xxxxx农民专业合作社先进事迹材料]
- [工商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优秀党支部材料
- 【工商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优秀党支部材料
- 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先进事迹材料:
- 【公司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劳模事迹材料800字
- 【鸭业合作社社长先进事迹材料】 合作社事迹材料
- [苹果合作社负责人典型事迹材料与范水镇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汇编.doc] 合作社负责人先进事迹
- 【农业合作社社长先进事迹材料】 合作社事迹材料
- [优秀基层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材料]优秀党支部材料
- 上一篇:那些扯淡的食疗偏方
- 下一篇:“食品营养与安全”课程双语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