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

时间:2022-03-28 10:11:24  浏览次数:

摘要 阐述苹果省力化栽培的概念,综述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现状,剖析省力化栽培发展滞后的原因,因地制宜,提出相应对策,供昭通及其他苹果产区参考,以期促进苹果省力化栽培的发展。

关键词 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滞后;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6)06-072-03

昭通苹果产区地处103°29′44″~103°48′33″E,27°08′33″~27°25′44″N的低纬度高海拔地区[1]。1989年,该产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优势,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2014年该产区以红富士品种为主的苹果种植面积达2.1万hm2,产果 39.6 万 t,产值 20.35 亿元[2] ,苹果产业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中名副其实的优势产业。苹果产业属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用工量相对较多。然而,随着城镇化战略的快速推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导致果农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昭通苹果产区的一般性雇工费由2005年前后的30~40元/d上升至70~100元/d;果树修剪、套袋等技术性雇工费由90~110元/d上升至130~150元/d。在此背景下,要做大做强昭通苹果产业,省力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至关重要。

近年来,昭通苹果生产技术部门围绕乔化密植老果改造和现代苹果庄园建设,对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进行了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国内外苹果主产区相比仍相对滞后。据统计,美国1个劳动力可管理18.00 hm2苹果园,欧洲1个劳动力管理4.00 hm2,日本1个劳动力管理1.33 hm2,中国1个劳动力管理0.33 hm2[3],而昭通苹果产区1个劳动力只能管理0.30 hm2左右。新形势下的昭通苹果产业,只有找准省力化栽培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对策,迎头赶上,其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昭通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1 苹果省力化栽培的概念

苹果省力化栽培起源于日本,它成功地解决了日本劳动力成本过高的问题。省力化栽培也叫简化栽培或节本增效栽培,主要采取矮化密植、生草栽培、肥水一体化自控灌溉、病虫害生物防治、简化修剪和充分利用果园除草机、耕地机、喷药机等机械设施进行果园高效栽培管理,实现果树高产、优质、大果、高糖、矮化、完熟、调节产期的目的[4]。它包括能实现省力化的栽培技术和果园机械化操作两个方面,就目前昭通苹果生产而言,在不影响产量和质量的前提下,一切能减少和降低劳动时间和强度的栽培管理,都可视为省力化栽培。

2 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现状

2.1 省力化栽培技术应用现状

昭通苹果种植区多为丘陵山地,由于矮化苗繁育和种植起步较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宽行矮化密植栽培面积很小,累计267 hm2,还不到总面积的1.3%;肥水一体化自控灌溉面积200 hm2,还不到总面积的1.0%;生草栽培仅开展了小面积的试验示范;虽然近年简化修剪技术所突破,但仍有约11 200 hm2的老果园延用传统的修剪技术,占投产果园面积的70%以上;病虫害防治以传统的化学防治为主;花果管理全靠人工完成,有7 000万hm2果园实施套袋生产,占投产果园面积的44%。

2.2 果园机械化操作现状

当前昭通苹果园机械化操作程度较低,三轮摩托运输车普及率不到40%,农用物资和产品的运输还是以人挑为主;机动喷雾器的普及率约30%,很多果农仍延用80年代普遍使用的人工加压喷雾器;耕作机械的普及率不到10%,且多为小型机械;施肥机械、割草机械、修剪机械等的使用率几乎为零;果园施肥全靠人工挖掘施肥沟(穴),用工多,劳动强度大。

3 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发展滞后的原因

3.1 果农户均果园面积小而分散

昭通苹果产区人多地少,人均拥有耕地不足667 m2。20世纪80年代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为减小因土壤差异引起的社会矛盾,土地被分为上、中、下三类由个人承包,导致单个承包户拥有的土地零星分散(多数果农的土地分布在不同的地方),给果园种植经营带来了诸多弊端。在现有的成片果园中,面积不足667 m2的种植户占50%以上,由于面积过小,导致果园机械操作成本高,与人工劳作相比,优势不明显。

3.2 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3.2.1 果园交通条件差。

昭通苹果产区均属国家级贫困县(区),由于地方财力弱,加上果园多为丘陵山地,果园交通条件差,60%的果园不通路[1],能直接进入果园的运输和耕作机械很少,导致运输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3.2.2 灌溉设施落后。“滇字一号”工程——昭通渔洞水库投入使用后,昭通苹果园的灌溉水源虽然得到了改善,但很多附属设施还不够完善,80%的果园不通水,多数苹果生产乡镇有水无渠,无灌溉设施;部分乡镇有蓄水池或是小水窖,但只能通过提灌和漫灌[1],能直接引水入园灌溉的果园面积不到10%,因此果园灌溉成本高,劳动强度大。

3.3 果园立地条件较差 由于对苹果经济效益估计不足,多数果农都没有将肥水条件较好的土地用来种植苹果,导致山地、丘陵果园居多,土、肥、水条件较差。此外,昭通苹果产区常年冬春干旱,使雨水集中,6~8月还常会出现15 d以上的持续干旱,使果园生草等省力化栽培技术实施更加困难。

3.4 果农文化素质偏低,老龄化现象突出

昭通现有苹果园都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展起来的,以一家一户经营模式为主。45岁以下的人数仅占从业果农总数的15%,果农老龄化现象突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果农居多,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10%。 由于从业人员的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思想相对守旧,因此其对新的省力化栽培技术及机械应用不易接受。

3.5 乔化密植红富士果园面积较大

3.5.1 栽植密度大,树龄老化。

自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后,昭通种植乔化砧红富士品种14 700 hm2,占果园总面积的70%左右,其中树龄在15~23 a的有11 000 hm2,占投产红富士果园面积的68%。为追求早期产量,多数果园的栽植密度都在750株/hm2以上,加上乔化砧红富士树势强健,生长快,很多果园栽后10 a左右,树冠就开始封行,导致果园管理难度增大,成本上升。

3.5.2 树冠主干过低。

虽然昭通草果产区采用乔化密植栽培,但仍然延用稀植果园的整形修剪方式,采用大树冠(3-2-1-1的疏散分层形)养成[5],由于树冠大,主干过低(第一主枝距地面0.4~0.8 m),导致机械无法操作;施肥、喷药、耕地、除草、花果管理及采摘等只能靠人弯腰甚至跪地操作,用工多,劳动强度大。

3.5.3 修剪过于复杂。由于受传统修剪方式的束缚,昭通苹果产区树冠层次复杂,造成果园枝量过多,光照恶化,修剪用工多。

3.6 虫害防治不规范

3.6.1 监管不力,检疫不到位。苹果绵蚜属国内虫害检疫对象,昭通苹果产区原本没有,自1989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中国南方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后,昭通苹果产区大量从云南省外苹果产区引进以红富士品种为主的穗条和成品苗。在引进过程中,由于监管不力,检疫不到位,导致苹果绵蚜进入昭通,大幅增加了果园的虫害防治成本。目前,昭通苹果产区90%以上的果园有绵蚜发生,苹果绵蚜的用药成本占了全年农药成本的1/3以上,特别是根部绵蚜的防治,用工量大,防治成本高,效果差。此外,根绵蚜发生较重的果园,不利于推广生草免耕技术。

3.6.2 果农用药存在盲目性。

许多果农对各种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认识不足,其在用药防治时候存在盲目性,施药浓度大、防治次数(8~10次/a)增多、用工量增大、防治效果差,病害防治过晚(见病才开始防治)虫害防治抓不住最佳时机、草害防治药剂选择不当。

3.7 品种结构不合理

每年中秋至国庆节前夕是昭通苹果销量和价格最好的时期,而昭通苹果品种68%为晚熟红富士,中熟品种产量很小,无法满足此时的市场需求。此时无袋生产的红富士尚未成熟,着色差,口感也不好,而套袋生产的红富士,摘袋后,着色快而鲜艳,口感也相对好些,可填补中熟品种产量不足带来的市场空缺,但生产套袋果用工量非常大,占苹果园全年用工的20%以上。

4 促进昭通苹果省力化栽培发展的对策

4.1 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抓好新植果园定植前的深翻改土

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是果园实现省力化栽培的基础工程,也是昭通苹果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只有进一步完善果园基础设施,才能实现果园所需农用物资和苹果的机械运输,实现果园的机械操作,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新植果园定植前,要改变传统人工挖掘定植沟或定植穴(宽1.0 m×深0.8 m)的落后方式,利用现代挖掘机械设备,结合增施有机肥,开展一次性全园深翻改土,免去栽后的扩塘深翻,有效降低地下管理的劳动强度和用工量。

4.2 正确引导土地或果园流转,实施规模化种植

苹果生产要实现省力化,必须实现机械化;要实现机械化,必须实现规模化;要实现规模化,必须搞好土地或果园流转,让有实力、有技术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进行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目前,陕西海升、昭通绿健、昭通庆丰等10多家涉农企业看准了昭通苹果产业的优势,成功流转土地种植苹果750 hm2,使苹果省力化栽培技术和措施得到很好的运用和推广。

4.3 更新观念,利用好田好地发展优势产业

2010年昭通苹果被列为云南省20个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之一。由于昭通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种植苹果品质好,产量高,一般都在30~45 t/hm2,高产可达45 t/hm2以上,产值均在90 000元/hm2以上。苹果是目前昭通经济效益相对较高的作物,由于其产出高,对水肥的要求自然也就高,只有选择交通、水、肥等立地条好的土地,才能有效实施省力化栽培,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农用物资和苹果的运输成本,从而更好地发挥苹果产业的优势。

4.4 选择推广适宜的省力化栽培技术

4.4.1 选择抗性品种或紧凑型品种,培育大苗。种植抗性强的苹果品种能降低生产上使用化学农药的次数,节省病虫害防治成本;紧凑型品种一般树体矮化、结果早,且成花简单易控制,在果园管理方面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4];利用苗圃地优越的土、肥、水条件将果苗培养成3年生带分枝的大苗后,再进行移栽,可有效降低果园投产前的土地成本和管理成本。

4.4.2 推广宽行矮化密植,合理配置授粉树。宽行矮化密植是苹果省力化栽培发展的趋势,在有条件的新建果园应大力推广,为今后的大面推广做好示范。为便于机械操作和人工劳作,宽行矮化密植行距应不低于4 m,种植密度在1 650株/hm2以上。同时,应结合果园的栽植密度、架式、砧穗组合、土肥水条件等选择适宜的树形(如细长纺锤形、高纺锤形等),对果树进行整形修剪。

合理配置授粉树可节省人工辅助授粉的用工,提高坐果率。昭通苹果花期气候条件好,只要授粉树配置恰当,基本不需要人工辅助授粉。

4.4.3 推广使用生长调节剂和药剂疏花疏果技术。

果树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能很好地促进冬芽萌发抽生分枝;控制幼树或旺树的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实现早果丰产,有效降低用工量。

疏花疏果是昭通苹果生产中用工较多的环节之一。采用药剂疏花疏果是减少用工最有效的途径,昭通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已开展这方面的试验示范,但当时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很多人害怕承担风险,不太愿意接受此方式。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和经验,可结合昭通实际,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试验、示范推广力度。

4.4.4 优化品种结构,促进无袋化栽培。

无袋栽培不是简单的不套袋,而是通过各种栽培技术措施,使不套袋的果实在农药残留、果面光洁度、果实着色等内外品质方面达到更高标准[6]。昭通苹果实施无袋化生产的当务之急是优化品种结构,发展品质和着色较好,无需套袋就能在国庆前上市的中熟品种,促使现有晚熟红富士果园逐步实现无袋生产,减少用工量。

4.4.5 改变水肥管理方式,推广使用控释肥。

有条件的果园应大力推广使用滴灌、喷灌、水肥一体化等现代农艺设施,降低劳动成本,提高效益;没有条件的果园推广使用控释肥,改每年施肥3次为每年1次。通过包膜、包裹、添加抑制剂等方式,使肥料的分解、释放时间延长,一次施肥便可以满足植物整个生育期的养分需求,有利于提高肥料养分的利用率和降低劳动成本。目前昭通部分果园已开始使用,今后可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4.4.6 科学防治病、虫、草害。

针对昭通实际,在苹果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大对苹果种苗的有效监管,把好种苗检疫关,杜绝检疫性病、虫、草害传入和蔓延。②科学进行种苗繁育和新果园的规划,应尽量选择未种植过苹果、梨等同科树种的土壤,降低被苹果根腐病、根绵蚜虫侵染的几率,有效降低防治成本。③做好各种病、虫、草害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研究,开展预测预报工作,加强对果农的技术培训,将病害预防和虫害防治有机结合,适时合理用药,减少用药次数(喷药次数控制在6~7次/a),降低用药量和用工量;虫害防治还可利用害虫的趋光、趋黄和群集等习性,采用性诱剂、食诱剂、黏虫板、黑光灯等进行诱杀,既省药又省力,污染也小。④有效保护果园天敌,加大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有条件的果园可通过覆草达到保水除草的目的[7]。

4.4.7 生草免耕与机械冬耕相结合。

具有现代灌溉设施的果园应大力推广生草免耕技术;暂时不具备生草免耕条件和根绵蚜虫发生严重的果园应扶持和鼓励果农利用小型微耕机实施冬耕,降低地下耕作成本和劳动强度,并通过冬耕炕地,辅助杀死部分苹果根绵蚜虫,降低虫口密度和化学防治成本,减小危害。

4.5 围绕省力化栽培,普及乔化密植老果园改造技术

4.5.1 合理间伐。间伐是乔化密植老果园改造、减少群体枝量、解决通风透光、改善机械操作和人工劳作条件的基本措施。确定永久行株和临时行株,在保持一定经济产量的同时,对临时行株进行逐年(3~5 a)疏枝缩冠修剪,为永久行株生长让路;当永久行株基本取代临时行株的生产作用时,将临时行株伐除[8],最终保留450株/hm2左右。

4.5.2 抬高主干,落头开心。

在对临时行株进行逐年疏枝缩冠修剪和适时进行隔株(或隔行)刨根间伐的同时,对永久行株的过矮主枝,通过逐年疏枝、回缩修剪,达到抑下促上的目标后从基部去除,将主干逐年(4~6 a)提升至1.2~1.5 m,以便机械操作和人工劳作;适时落头开心,降低树冠高度,疏除过多的主枝,最终保留3~4个主枝,培养成似伞形的高光效树形。

4.5.3 简化修剪。

果园经过大改形后,以长放、 轻剪为主,减小修剪量;对结果后的衰老枝组及时利用后部健壮分枝回剪更新复壮,保持足够枝量;以下垂枝结果为主,以便花果管理,提高苹果的产量和质量;在不影响光照的前提下,主枝背上保留部分中庸枝,用于调节树势和防止树皮发生日灼。

在对乔化密植老果园改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点:①要根据栽植密度和树冠大小把握好改造的时间,当行间间隙不足0.5 m、株间枝条已开始交接时,便可有计划地进行改造,改造过迟,会因需去除的主枝过大,造成剪锯口大,而不容易愈合;②对剪锯口必须及时涂药或包扎保护,防止或减轻干腐烂病的发生;③切忌急于求成,造成果树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严重失衡,暴发苹果腐烂病和银叶病,增大防治成本。

4.6 加强对苹果园农机具的研究、引试及推广,将苹果园农机具纳入农机补贴范围

通过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实施相应的省力化栽培技术。果园内的冬耕、施肥、打药、除草等劳作都可以通过机械化操作,从而降低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成本。为加快苹果省力化栽培的发展进程,各级政府应突出优势抓重点,将苹果园农机具纳入农机补贴范围,鼓励果农购买使用;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强对苹果园农机具的研究、引试及示范推广,开展技术培训,确保果园生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黄敏,武绍波,迟焕彩.昭通苹果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12 (12):190-193.

[2] 李云国,蔡兆翔,马静,等.昭通高原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5(9):69-73.

[3] 张超.苹果省力化栽培的必要性及模式[J].科学种养,2010(8):20-21.

推荐访问:昭通 省力 滞后 栽培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