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要走出四大用药误区
时间:2022-03-29 09:50:14 浏览次数:次
许多农民在病虫草害防治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几个用药误区,以致造成成本提高、药效不稳、产生药害等不良后果。
一、重药防轻综合防治
好多人对于病虫害防治,希望喷施农药是万能的一用就“搞定”一切,其实并非如此。多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是最高效、科学、合理的方法。例如,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虽然多年来不断有各种“专治”腐烂病的药剂,果农用来用去往往是今年的病斑刮治了,也看似治愈了,但第二年新的病斑在其相邻部位又出来了!是药剂有问题吗?不是。是因为没有综合防治。导致苹果树腐烂病发生的最根本原因是树势衰弱,病原菌的“乘虚而入”。所以,根本的方法是以平衡施肥、合理修剪、控制结果量,最终提高树势为主要措施,配合病斑刮治和喷药预防等。所以,药剂不是万能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才是控制病虫草害最好的选择。
二、随意混配多种药剂
不少人认为不同的药剂混配在一起使用效果会更好,一次使用可以达到多个防治目的,其实这是不对的。有些药剂混配后具协同作用,的确能提高药效,但并非都是如此。例如有人把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混配使用,其实这两种药属于同一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被植物组织吸收后先转换成多菌灵再发挥杀菌效果,这样两种药剂同时混配实际上只是增加了剂量;有时候不同的药剂可以混配使用,但因其防治靶标不一样,喷洒方向不一样,也不宜混配。例如在玉米苗期防治蓟马时,杀虫剂不能和玉米苗后除草剂混配使用,除草剂要对准杂草,杀虫剂则要喷向玉米。因此,生产中如何混配药剂应该听从技术人员的指导或先试验确定效果后再混用,不要盲目混配。
三、随意加大药剂用量,减少喷药量
我国常用手动喷雾器喷出的药液雾滴比较大,要达到均匀一致的效果,一般一亩地需要50~100斤左右的药液量,也就是说一亩地需要2~3桶水的喷雾量。但当今很多农民往往一亩地只喷一桶水的药液量,甚至把应该分3桶水喷洒的药剂量放到一桶水里喷洒!其结果往往是药害常见、药效不稳。例如今春一农民反映用的麦田除草剂药效不好,调查后发现,多数农民所用的药剂种类、品牌、质量和用量都正常,只是一亩地就喷了一桶水,这就造成沾附在杂草叶片上被其吸收中毒的药剂量少,加上当时气温偏低,最终导致除草效果不好。科学研究发现,从药液箱里喷出的药液只有30%~50%能够沉积在植物叶片上,能够落到靶标上的不足5%。应该根据作物长势、密度、病虫草害的位置、药剂的性质及喷雾器械性能等,来确定用药剂量和药液量,手动喷雾器一亩地的喷雾药液量应该不少于30公斤桶水。
四、喷头离靶标植物越近,喷出的药液有力道,药效会更好
生产中,不少人认为把喷头靠在植物叶片上喷洒,效果就会更好,这也是不对的。我们所用的喷雾器喷头大多是压力式的,药液从喷头被“挤压”出来后,有一个大雾滴再被“拉”成小雾滴的变化过程,一般30厘米之后的雾滴较小,更容易沾附在植物叶片或虫体上。所以,用手动式喷雾器喷雾时,喷头最好要保持离植物体30厘米左右的距离。另外,喷出的药液对植物表面的冲击力越大,就更容易被反弹回来落到地面。所以,喷雾时要注意喷头和植物体的距离,有规律地摆动喷头让“雾”自然地落在植物体或靶标上。大型机动喷雾器械喷头和植物体的距离还要大一些。
五、省工、高效、安全和实用
在实际生产中,只有用科学的防治理念,走出用药误区,综合运用相应的技术措施,才会取得省工、高效、安全和实用的效果。例如夏季常见果树病虫害药剂正确防治方法:
1.黑星病
黑星病是梨和苹果树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新梢、叶片、果实和果梗等。防治方法:第一,清除病原:及时清除病果、落叶。第二,加强管理:去除过密的内膛枝,疏除外围过密、过旺、直立生长的枝条,以改善通风通光条件。第三,农药防治:发病前喷施80%大生—45;发病后喷施福星,或65%代森锌,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交替使用,效果更佳。
2.李、杏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2.1加强树体管理
2.2药剂防治
对已发生流胶的树干,先利用刀剔除胶块,集中烧毁;露出被胶块覆盖的部位,再用刀上下划道,深达木质部,用石硫合剂,或博医783药等涂抹病斑及其四周。
2.3避免大青叶蝉为害造成伤口及机械伤等
3.李子褐腐病
近几年在本地果园发生较多。防治方法:
3.1摘除病果
发现病果要及时摘除,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3.2治虫防病
李小食心虫对李子果实造成的蛀孔是褐腐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
3.3农药药剂保护
重点是果实近成熟期。在采收前30天喷百菌清效果较好。
3.4果实采收后要全面清理果园
4.葡萄黑豆病
病浸染葡萄的叶片、果实和新梢等。防治方法:第一,清除病源。发现病叶、病果、病蔓及时摘除。第二,药剂防治。发病前每隔10天左右喷1次半量式波尔多液,连喷2~3次。发病后,用多菌灵、百菌清或70%甲基托布津等,于发病初期开始打药,连喷2~3次。
[病虫害防治要走出四大用药误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