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轮纹病的发生与防治
时间:2022-03-29 09:56:54 浏览次数:次
摘要 介绍了梨树轮纹病的发病症状、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意见。
关键词 梨树轮纹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04-066-02
轮纹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又称梨轮纹褐腐病、粗皮病、瘤皮病等,俗名水烂,病原为贝伦格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berengeriana de Not.),属子囊菌亚门真菌。无性时期为轮纹大茎点菌(Macrophoma kawatsukai Hara),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各种植区普遍发生,每年造成减产约25%,严重时烂果率高达80%以上。
1 发病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枝干和果实,也能为害叶片,以果实受害最重。
1.1 枝干发病症状(图1) 枝干发病后以皮孔为中心,形成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疣状病斑,质地坚硬。初期病斑隆起呈瘤状,后周缘逐渐下陷成为一个凹陷的圆圈,边缘龟裂与健康组织之间形成一道环沟。第2年病斑中间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最后病组织翘起,许多病斑连在一起,表面十分粗糙,故有疣瘤皮病之称。此疣状物7月开始出现, 8~9月为盛期,病斑老化后其直径为1~10 mm,高度1~5 mm。
1.2 果实发病症状(图2) 果实发病多在近成熟期,多以皮孔为中心,呈水渍状向外扩展,初期浅褐色,后变成红褐色病斑,有明显的红褐色至黑褐色同心轮纹。病部组织软腐,中部皮层下产生黑褐色菌丝团,并产生散乱突起的小黑粒点,使病部呈灰黑色。在气温较高时,病斑扩展速度很快,几天之内可使整个果实软化腐烂,流出茶褐汁液,并散发出酸臭的气味,病果逐渐干缩变成黑色的僵果。
1.3 叶片发病症状(图3) 叶片发病,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后变为灰白色,并长出黑色小粒点。
2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第2年梨树发芽时继续扩展侵害梨树枝干。一般华北梨区越冬后的分生孢子器在4月中下旬开始散发少量的分生孢子,5月至6月上旬较多,以后孢子数量逐渐减少。分生孢子器内的分生孢子在下雨时滋出,经雨水飞溅或流淌而传播到其他部位,引起初次侵染。孢子传播的范围一般不超过10 m,但在刮大风时可传播20 m远。孢子发芽后从皮孔侵入,15~20 d后形成新病斑。
分生孢子器的产孢能力可维持10年左右,但产孢能力不同:在新病斑上当年很少形成分生孢子器,要在第2~3年才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第4年产生分生孢子器的产孢能力又减弱,5~9年生的病枝干形成孢子极少,13年以上的病枝干不形成孢子。
落花后10 d左右的幼果即可受病菌侵染,病原侵入后在果皮附近组织内潜伏。果实未成熟,菌丝发育受到抑制,外表不表现症状。果实成熟或采收后症状陆续出现。果实染病以在32~36℃时腐烂最快,经5 d即全部腐烂。
北方梨树枝干上的老病斑一般在4月上中旬开始扩展,以4月下旬至5月扩展速度较快,6月扩展速度较慢,7~8月基本停止扩展,9~10月又继续扩展,11月以后停止扩展。4月下旬至5月,梨树正值开花后的幼果期,树体内营养大量消耗,抗病性降低,可能是病斑扩展快的主要原因。
品种间抗病力有明显差异,主要与品种的皮孔主组织结构有关。气候因素与发病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气温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降雨量达10 mm时,或连续下雨3~4 d,孢子大量散布,病害传播很快。肥料不足,树势弱,虫害重,发病重。
3 防治方法
3.1 检疫防治 新建果园时,应进行苗木检验,防止病害传入。苗木出圃时必须进行严格的检验,防止病害传到新区。
3.2 栽培防治 秋末冬初清除病源。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疏花、疏果,幼树修剪时忌用病树枝干做支架;增施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一般每株结果树施土杂肥200 kg,氮肥1.5~2 kg,磷钾肥2.5 kg。疏果后用纸袋将果实套上,可基本防止轮纹病的为害。旧报纸袋或羊皮纸袋均可较长时期的保护果实不受侵染。田间发现病果后及时摘除并深埋。
3.3 药剂防治 冬剪后在病组织上喷涂杀菌剂,并进行全园树干涂白。套袋前先喷1次菌立灭2号或1∶2∶200倍波尔多液。病斑刮净后,涂抹甲基托布津油膏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即50%甲基托布津WP 2份加豆油5份;或用多菌灵油膏,即50%多菌灵WP 2份加豆油3份。另外,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涂抹也有较好效果。发芽前喷1次0.3%~0.5%五氯酚钠和3~5波美度石硫合剂混合液或单用石硫合剂,可杀死部分越冬病原,减少分生孢子的形成量。如果先刮老树皮和病斑再喷药则效果更好。
轮纹菌对果实的侵染期很长,生长期适时喷药保护相当重要,目前以锌铜波尔多液为主,喷药的时间是从落花后10 d左右开始,到果实膨大结束为止。常用药剂还有菌立灭2号800~1 000倍液、30%绿得保JG 300~500倍液、40%多菌灵悬剂1 000倍液加40%霜疫灵WP 6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WP 1 500倍加40%霜疫灵WP 600倍液等。喷药的时间是从落花后10 d左右开始,到果实膨大结束为止。因为梨轮纹病病原菌借风雨传播,所以雨前雨后及时喷药,能有效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在果实成熟前期宜选择内吸性强的杀菌剂,如50%敌菌丹WP或90%乙磷铝WP等,以便杀死果实皮下潜伏的病原菌。
实际喷药时,应注意轮纹病菌主要从果实皮孔侵入,而果实表面的皮孔密度较高。因此,喷药是否均匀,能否对果实提供全面而严密的保护,就成为防治成败的关键之一。
梨果采收后应在温度0~5℃的条件下贮藏,低温可基本控制轮纹病的扩展。
参考文献
[1] 刘先琴,秦仲麒,李先明,等.武汉地区梨轮纹病发生重的原因与防治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45(5):606-607.
[2] 王向阳,黄娟,刘家成,等.梨轮纹病测报方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2):337.
[3] 冯展光,孙晓波,杨启勇,等.五莲县梨树主要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7(20):87-88.
[4] 王德生.一种防治苹果枝干纹病的无公害杀菌剂[J].西北园艺:果树,2007(5):25.
[5] 马广民 .5种杀菌剂对梨轮纹病的田间防效试验[J].中国果树,2007(4):64.
[6] 刘招龙,张绍铃,孙益林.外源一氧化氮对梨叶片感染轮纹病菌后膜脂过氧化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07,18(7):1568-1572.
[7] 刘丹.几种药剂对采后果实轮纹病的防治效果[J].北方果树,207(3):88.
- 上一篇:冬小麦种植的可行性及关键技术分析
- 下一篇:芒果主要病虫害及防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