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时间:2022-03-29 10:03:05  浏览次数:

摘要 [目的]筛选出防治芝麻枯萎病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8种杀菌剂在试验浓度下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此外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芝麻枯萎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杀菌剂;尖孢镰刀菌;芝麻枯萎病;室内毒力测定

中图分类号 S4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4)16-05010-02

芝麻属胡麻科胡麻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优质油料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优势农产品[1-2]。芝麻枯萎病又称半边黄或黄化,是由尖孢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维管束病害,一般发病率5%~10%,严重时达到30%以上,是芝麻生产中的重要病害[3-4]。病菌多从苗的根尖、伤口侵入,根部往往半边根系变成褐色,进而进入导管,沿导管蔓延到茎、叶、蒴果和种子,使茎部变为红褐色,叶片萎缩变黄,从而致使全株发病枯死[4]。病原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并可在土壤中存活6年以上,致使枯萎病发病率连年增加[5]。为了筛选出防治该病的高效药剂,笔者研究了多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进行室内毒力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供试菌株。芝麻尖孢镰刀菌种,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防治研究室提供。

1.1.2 供试药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利民化工股份有限公司;70%甲基硫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广东中迅农科股份有限公司;250 g/L嘧菌酯悬浮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 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德国巴斯夫;400 g/L氟硅唑乳油,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90%多菌灵水分散粒剂,上海禾本药业有限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的制作。所用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将去皮马铃薯200 g切成薄片,加蒸馏水1 000 ml,煮沸30 min,用纱布滤去马铃薯,加入葡萄糖20 g和琼脂粉6.5 g,加热至琼胶完全融化,加蒸馏水补足至1 000 ml,然后分装在三角瓶中,121 ℃灭菌20 min。

1.2.2 含药培养基的配制。根据预试验筛选的药剂浓度梯度,用无菌蒸馏水将药剂稀释成所需系列质量浓度的10倍,以1∶9的比例与融化的PDA培养基混合均匀,即为配制所需质量浓度的含药培养基。

1.2.3 测定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6]测定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将芝麻尖孢镰刀菌在PDA平板上培养7 d后,自菌落边缘打取菌饼(直径5 mm),将菌饼接至含药平板中央,菌丝接触培养基,每处理重复3次,28~30 ℃培养,7 d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各处理的菌落直径,再减去菌柄直径0.5 cm,得到最终菌落生长直径。计算抑制率。

抑制率=对照组菌落平均直径-处理组菌落平均直径对照组菌落平均直径×100

以药剂质量浓度对数为横坐标,抑菌率几率值为纵坐标,用DPS软件绘制毒力曲线,求得毒力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计算EC50,用EC50对不同杀菌剂的毒力大小进行比较[7]。

2 结果与分析

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供试8种药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毒力,但毒力差异较大(表1)。氟硅唑对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最小,仅为0.232 mg/L;其次是吡唑醚菌酯,EC50为0.759 mg/L,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另外,嘧菌酯和甲基硫菌灵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相比之下福美双和代森锰锌的抑制效果较差,EC50分别为30.537和46.594 5 mg/L。

3 讨论

芝麻枯萎病是一种顽固性病害,在芝麻整个生育期均可感染发病,从根部危害植株,可造成大面积减产,严重时甚至绝收。植株染病后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6年以上,致病力强,寄生范围广,是一种较难治理的病害[5],对该病最主要的防治措施仍是化学防治。该试验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氟硅唑对芝麻尖孢镰刀菌的抑制效果最好,EC50为0.232 mg/L,吡唑醚菌酯、多菌灵和苯醚甲环唑也有较好的抑制效果,EC50分别为0.759、1.263 7和 1.779 6 mg/L。但在大田生产中,由于病原物、寄主和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且施药量较大,因此筛选出的药剂直接应用于芝麻枯萎病的大田防治是否有明显的防治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黎冬华,王林海,张艳欣,等.芝麻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技术研究[J].华北农学报,2011,26(3):90-94.

[2] 苏银玲,苗红梅,魏利斌,等.芝麻枯萎病病原菌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2,41(1):92-95.

[3] 高新国,孟祥锋,张春生,等.淮北芝麻枯萎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3(6):24-25.

[4] 黎冬华,王林海,张艳欣,等.中国芝麻主产区枯萎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45-252.

[5] 王俊芳,王淼,张颖,等.芝麻枯萎病生防细菌的筛选[J].广东农业科学,2013(19):72-74.

[6] 孙广宇,宗兆峰,王建明,等.植物病理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142-143.

[7] 张帅,刘颖超,杨太新.不同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J].农药,2013,52(2):142-144.

推荐访问:杀菌剂 镰刀 测定 芝麻 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