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园生产与气候关系分析
时间:2022-03-30 09:37:27 浏览次数:次
摘 要:研究农田小气候特征及其与背景大气候之间的关系,对深入了解农田生态系统水热平衡特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科学意义,对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及防御气象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而农业小气候中果园小气候显著影响果园生态环境,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对果园小气候进行人为调节,将有利于果树的优质、丰产。该文主要分析了荔枝园生产与气候的关系。
关键词:荔枝;生产;气候关系
中图分类号 S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8-0125-03
荔枝(Lichi chinensis Sonn.)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常绿果树,喜高温高湿,喜光向阳。荔枝在植物分类学上,属于无患子科(Sapindaceae)、荔枝属(Litchi Sonn.),主要分布于北纬19~24°。积温、日照时数和有效水分等气候因子与荔枝产量高低以及品质优劣密切相关,其中温度条件对荔枝花芽分化和安全越冬至关重要。
1 荔枝的建园与气候的关系
小气候是生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不同的植物群落形成不同的小气候环境,而各异的小气候生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物群落。荔枝生产与气候有密切的关系,只要根据荔枝不同生育期和各阶段的气候特点,改善周围的环境,结合控梢、控穗、保花、保果、防治病虫害等,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荔枝的产量。
1.1 温度 温度的调节,适宜的果园环境温度才能生产出优质高产的果实,温度过高或温度过低都会伤害果树枝条、花芽或果实,如常见的早霜和晚霜的危害。早霜会致使果实冻伤,晚霜会致使花芽或花朵冻伤,造成减产或大小年。夏季干旱、连续高温会加剧叶面蒸腾作用,如果叶片失水超过萎蔫系数则会导致叶片枯萎,乃至树体死亡。
果树在一年内的生理活动中对温度、降水、光照等都有一定需求。一般来说,气温在0~35℃。林木生长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温度低于0℃或高于35℃均受到抑制[3]。荔枝根在地温23~26℃时生长最快。树梢生长的最低温度为16~18.5℃,而以24~29℃生长最快。花芽分化以最低温度0~2℃为宜,最低气温低于-2℃花器易被冻死。当气温稳定通过13℃时,荔枝开始開花,20~24℃时花粉萌发率最高,开花最盛;高于26~27℃时,花芽分化、萌芽受抑制。在荔枝的系统发育中形成了对温度适应范围较小的特性,温度条件已成为荔枝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而限制其分布区域。我国荔枝的经济栽培区位于北纬19~24°,包含2个主要气候区:(1)南亚热带的闽南-珠江区和台北区,是荔枝主要经济栽培地带;(2)热带北沿的雷琼区和台南区。经济栽培的南沿是海南岛的儋州、屯昌、白沙、琼海。往南除高海拔山区外,冬季缺少必要的低温,荔枝不能开花。南亚热带气候区的特点是夏炎冬冷、雨量充沛,年均温20~23℃,日均温大于10℃的天数在300d以上,大于10℃积温7000~8000℃,冬季有一段低温干燥天气,有利于荔枝花芽分化,最冷月的均温为10~14℃,偏北或海拔偏高的一些地方个别年份可能出现1~5d的霜期。冬季极端低温决定了荔枝树分布的北限。广东英德、广西柳州和福建霞浦是目前华南荔枝栽培的北限。但另些北部省份因局部适宜小气候,也有少量栽培,如四川的宜宾可说是全国荔枝栽培的北沿。低温是荔枝北移的主要限制因素,往往给次适宜栽培区的生产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如1976—1977年冬春季遭受低温,浙江的荔枝除马站以外受冻99%。
据福建1955年和1963年2次较大寒流引起的严重霜冻中观察认为,-4℃是荔枝致死的临界温度,-2℃下便有冻害,而处于生长停顿状态下的成年树可耐受-2℃低温。
在生长发育的周期中,不同发育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荔枝的营养生长在15℃时很慢,根系生长以23~26℃土温最为适宜,枝梢生长最适宜气温为24~29℃。对绝大多数荔枝品种而言,花芽诱导最低温度大于10℃成花少,最高温度大于20℃,则很难成花。荔枝花芽显现后,花和花穗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15℃时发育缓慢,20~25℃最适宜花穗发育,大于25℃则会出现较多带叶花穗甚至发生“冲梢”现象。花期的温度对荔枝小花的开放、开花期的长短、花粉的萌发、受粉受精均有重要的影响。荔枝开花的温度虽因品种类型有所不同,但一般10℃以下少有开花(三月红在7~10℃可见开花),18~27℃最为适宜,29℃以上则减少开花,温度过低开花期延迟,如1961年3月福建低温,荔枝延迟至5月初与龙眼同时开花。温度不仅影响虫媒传播活动,还直接影响柱头容受性、花粉管萌发和生长。高于30℃或低于15℃不利虫媒传播活动和花粉萌发生长。荔枝受粉受精最适宜温度在23~28℃。果实发育期的温度影响果实发育进程,日均温15%以上有效积温越高,果实生长发育历程越短,反之,历程越长。有学者以着生于同一果穗上的妃子笑早花果和晚花果为对比试材的观察结果发现,早花果比晚花果大50%以上,其大小差异与它们发育期间所经历的温度条件有较大关系。
1.2 水分 果园水的调节一直是制约生产的一大难题。有许多年份因雨量的不均衡分布,导致果实早落、裂果“皮球果”增多,新梢纤细、叶小或新梢旺长,或树冠郁闭等不良现象,所以应对果园水进行人为调节。干旱缺水时,应在傍晚向树冠喷水,增大空气湿度;下雨后要及时浅锄保墒;秋季雨多时要排水,深锄表土。在花芽分化临界期适度控水有利于花芽分化。如果有灌溉条件,要做到适时适量灌水,切忌大水漫灌。
自然生长的荔枝要求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在1200mm以上。我国荔枝产区多属季候风气候,年雨量1000~1200mm,虽充沛却分布不匀,以春夏季降雨为主。最适宜生长的树体水分状况为黎明前的叶水势高于-1.0MPa。花芽分化期对水分的要求减少,适度的干旱促进荔枝花芽分化,冬季降雨多易促生冬梢,致使来年无花。花穗轴分化期间适当的水分有利于花穗抽出和发育,此间水分胁迫和光照不足会减少花穗的大小和雌雄花的比例,当叶水势小于-1.5MPa时,花穗停止发育。Menzel认为20~25℃气温、叶片水势在-1.0MPa以上、平均日辐射量在6~8MJ/(m2·s)最适宜花穗的发育。花期多雨对荔枝传粉受精和坐果不利。花期雨水过多,多数头黏液受冲刷,花药不开裂,雌蕊凋萎,或因雨水多花粉腐烂,同时低温阴雨也影响昆虫活动,雌花得不到授粉。荔枝果实发育为时较短,生长快,需要一定的雨量,但幼果期多雨常导致土壤积水,影响吸收根的活力,造成大量和集中的落果,此期土壤水分胁迫也会影响果皮的正常发育,形成小果,甚至脱落。果实发育中后期需要水分最多,缺水则果实变小,提早成熟,久旱骤雨,特别是我国华南地区果实近成熟季节常有热带风暴袭击,极易引起大量落果、裂果,严重影响产量。
群落的小气候与旷地存在显著差异,林木具有显著的降温增湿效应。由于不同生长时期林木的生物群落结构不同以及郁闭度和热力性质等的差异,导致不同林木群落的降温增湿作用不尽相同,各小气候要素随时间变化状况也存在差异,这将对不同生长时期林木群落的植物生长、发育等产生影响。
相对湿度的大小直接反映空气中水分距离饱和的程度,相对湿度愈小,表明当时空气水分距离饱和愈远。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仅随大气中水汽含量而变,也随着气温而变化。
荔枝林增湿效应显著,对于植被群落水热平衡具有重要影响,人工荔枝林所具有的显著而稳定的增湿效应,全年月平均相对湿度均高于背景大气候7%左右。荔枝林气温,相对湿度等小气候因素与背景大气候相比,具有相同的时间变化趋势,并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另一方而,较高的相对湿度,有利于荔枝霜疫霉病等病虫害的发生发展。
1.3 光照 光照的调节,光照是果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果树经济产量与光合面积、光合能力、光合时间和光合产物的分配利用紧密相关。据已获数据,荔枝秋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CO2)大约为3.2μmol/(m2·s),最大为12μmol/(m2·s)左右。传统上有“向阳荔枝”一说,意即荔枝在树冠透光度差的情况下,偏向冠幕外围及顶部结果。据分析报道,12月至次年1月的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正相关(r=0.605)。开花和幼果发育期间,以晴天为主适度光强下,有利于加速花药成熟、花粉散发和昆虫活动,但光照过强,会因蒸发量大致使花丝凋萎、柱头黏液干枯而影响授粉受精。小果需要充足光照才能正常发育,对幼果的遮荫试验表明,在花后7d处理为甚。成熟期充足的光照能促进果实成熟和增进果实品质,但此时光照过强会造成果实日灼现象,并加剧裂果发生。
1.4 风 风的调节的调节人为措施虽然效果不大,但却不能等闲视之。影响空气流通对果树生长不利,有害的二氧化硫等气体则是愈少愈好,有时工厂排出的污染气体,亦会造成对果树的危害。所以须保证气流通畅,修剪时应去除密生枝。行间枝要及时回缩,利于通风。土壤中空气成份对不同果树影响不同,如果土壤中水分过多,则通气不良,有害物质如H2S、CH4、CO2积累多,则对根系有毒害作用,其中核果类最敏感,仁果类次之。所以在生长季节雨水多时或灌溉后要及时排水。深翻土壤尤为重要。
微风促进气体交流对荔枝传粉、增加光合效率和减少病害有利,在强日照时,微风可降低叶温,避免日灼。花期忌吹西北风和过夜南风。大风和热带风暴对果实发育为害最大,大风导致大量落果,热带风暴常造成采前大量落果和枝叶损伤。多种灾害性天气对荔枝的综合防治性影响更为严重,广西北流1984年4月8日雷雨大风伴随冰雹,最大风速17m/s,正在开花的荔枝花序全部被除数打坏,80%以上叶片被打烂,部分枝条折断,甚至树被吹倒,严重失收。故在果园建立前要考虑风的危害。充分发育的落叶阔叶林具有减缓林内气温波动和振幅的功能,且具有气温日变化振幅夏季较大的特点。林冠减缓林内气温波动和振幅的效应,除“山谷风”地形影响外,可能还与经济林管理措施以及周边水体等因素有关。
综上所述,气候因子与果树的生长、发育及其分布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培育荔枝林,尤其是在营造荔枝林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依据林木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合理确定适宜的造林树种及方式方法。根据气候因子的变化,适时做好育苗生产,最大限度地培育出优质丰产的荔枝林,对扩大荔枝林,缩短培育周期,大力发展优质、丰产的荔枝林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小结
(1)荔枝的营养生长在15℃时很慢,根系生长以23~26℃土温最为适宜,枝梢生长最适宜气温为24~29℃。对绝大多数荔枝品种而言,花芽诱导最低温度大于10℃成花少,最高温度大于20℃,则很难成花。荔枝花芽显现后,花和花穗发育受温度影响较大,15℃时发育缓慢,20~25℃最适宜花穗发育,大于25℃则会出现较多带叶花穗甚至发生“冲梢”现象。花期的温度对荔枝小花的开放、开花期的长短、花粉的萌发、受粉受精均有重要的影响。
(2)荔枝最适宜生长的树体水分状况为黎明前的叶水势高于-1.0MPa叶片水势在-1.0MPa以上、平均日輻射量在6~8MJ(m2·s)最适宜花穗的发育。
(3)光照是果树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荔枝秋梢叶片的净光合速率(CO2)大约为3.2μmol/(m2·s),最大为12μmol/(m2·s)左右。
(4)荔枝园须保证气流通畅,修剪时应去除密生枝。行间枝要及时回缩,利于通风。
参考文献
[1]周国逸.生态系统水热原理及应用[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7.
[2]马恒才,于海军.谈气候因子与林木的关系[M].林业勘察设计,2004,192(1).
[3]张一平,刘玉洪,马友鑫,等.热带林木不同生长时期的小气候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
[4]春林,董永春,刘锦銮,何健.荔枝林小气候特征及其与大气候的关系[M].热带植物学报,2005,13(4):347-352.
[5]Hirose T,Werger M J A.Canopy structure and photon flux partitioning among species in a herbaceous plant community [J].Ecology,1995,76(2):466-474.
[6]He Q S. Advances in forest meteorolo. In:chinese society of forest Meleorology,ed.Collection of Forest Meteorological Papers of China[M]. Beijing:Chinese Meleorological Press,1989.
(责编:张宏民)
[荔枝园生产与气候关系分析]相关文章
-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对成县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 工厂生产管理工作总结报告范文
- 班组长个人先进事迹材料.doc_先进班组长推荐材料
- 安全生产优秀班组先进事迹材料|安全先进班组材料范文
- 先进个人材料_企业钢筋班组长先进事迹材料
- 【组长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先进事迹材料模板
- 先进班组事迹范文 安全生产班组先进事迹材料 (500字)
- 管理人员先进事迹【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事迹材料】
- 星级员工先进事迹 星级员工事迹材料
- 【石油人先进事迹材料】 个人事迹范文
- 一线工人先进事迹材料:个人先进事迹300字
- 对计算机专业应届生需求调查分析报告范文12篇
- 房地产成本调查问卷分析报告范文3篇
- 服务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报告3篇
- 服务效率总结分析报告和工作记录8篇
- 干部队伍分析报告13篇
- 高中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分析研究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机场安全评估介绍
- 基于ESI与InCites的高校学科发展分析研究
- 国产板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与罗氏cobas,E602免疫分析系统对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的比对分析
- 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报告(集团公司)【优秀范文】
- 上一篇:苹果树栽培技术及管理措施
- 下一篇:番石榴绿色无公害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