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除草剂的特性及合理应用

时间:2022-03-30 10:08:36  浏览次数:

一、除草剂的选择性

(一)形态选择性

植物由于形态的差异及生长点位置、叶片形状、表皮结构、叶片直立程度等的差异导致对药剂附着或吸收量的不同而产生的选择性,称为形态选择性。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外部形态结构差异很大,单子叶植物并不直接接触药剂;双子叶植物受药面积大,而且顶芽裸露,容易直接接触药剂。

(二)生化选择性

1.酶促活化作用这类除草剂本身对植物并无毒害或毒害较小,但经植物体内代谢后成为有毒物质。如二甲四氯本身对植物无毒,但经植物体内β-氧化酶系的活化作用,生成对植物毒害性强的二甲四氯。大豆中β-氧化酶活性很低,因而不易生成二甲四氯,相对安全;一些阔叶杂草如藜、蓟等中,该酶活性很高,因而易被杀死。

2.钝化作用.除草剂本身虽对植物有毒害,但其有毒物质经植物体内酶或其他物质的作用,被钝化而失去活性。由于药剂在不同植物中的代谢钝化反应速度与反应程度各不相同,因而产生了选择性,如敌藕能杀死薭草而对水稻安全,是因为水稻内芳基酰胺酶活性高,而迅速将敌薭降解,而藕中该酶活性低,难以分解钝化敌薭,故仍维持薭的毒性而被杀死。

(三)生态选择性

1.位差选择性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法是,杂草种子根系一般处在土壤的浅层,而作物种子根系一般处于较浅层。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对浅土层进行药剂处理就可以杀杂草而不伤害作物。

生育期土壤处理法是,在作物生育期可用定向喷雾法或使用防护设备,使药液接触不到作物或仅喷到非要害的基部,如棉田用草甘膦防除杂草等。

2.时差选择性:利用杂草与作物发芽、出土时间差异或施药与播种时间差异所形成萌发的杂草,而由于它们在土壤中可迅速钝化,因此可安全播种或插秧。除草剂的选择性原理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作物、杂草、药剂和环境情况综合考虑,合理运用,从而达到保苗灭草的目的。

二、除草剂的使用方法

(一)按施药时间分

1.播前处理:在作物播种前将除草剂施到土壤表面,如直播稻先将优克裨施入稻田,然后播稻种。

2.播后苗前施药:在作物播种后,作物出土前施药,如棉花播种后1—2天内或直到棉苗拱出土之前将除草剂都施到土壤表面,杀死杂草的幼芽、幼根。

3.苗后处理:在杂草出苗后施药,一般是在杂草2~5叶期,将除草剂喷到杂草茎叶上,如在大豆田苗期喷施盖草能有选择地防治禾本科杂草。

(二)按施药对象分

1.土壤处理:将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或将其耙入土中,一般使用能防除杂草幼芽、幼鞘、幼根的除草剂。

2.茎叶处理:将除草剂喷洒到杂草茎叶上,使其被吸入杂草体内再传导到杂草作用点,茎叶处理要求除草剂的选择性好,对作物安全。

(三)按药方分

1.涂抹施药:利用特制的绳索或海绵塑料携带药液涂抹,主要防治高于作物的成株杂草。

2.擞施:是稻田除草剂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简便易行,效率高,并能提高除草剂的选择性,增强对水稻的安全性。除草剂颗粒可直接撒施,也可与化肥混拌后立即撒施。

3.泼水:将除草剂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用盆、桶或其他容器将药液泼入田间,通过水层逐步扩撤,下沉于土壤表层。

4.滴灌:利用除草剂的扩散性将其滴注于水流中进入田间,扩散并下沉于土壤表层。

5.点状施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的情况,有目的地进行局部施药,一般适用于防治点片发生的一些特殊杂草与寄生性杂草,以及果园内树干周围的杂草。

推荐访问:除草剂 性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