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推广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03-31 10:03:20 浏览次数:次
摘要 介绍了2015年灵宝市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工作情况及措施,总结了技术推广工作中的措施和成果,针对推广过程中的难题,提出了改进措施,为该项技术本地化研究奠定基础,为烟草绿色防控新技术的推广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 烟蚜茧蜂;烟蚜虫;防治;推广;改进措施;河南灵宝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9-0160-02
烟蚜是烟草重要害虫之一,不仅汲取烟草大量营养物质,还会传播病毒病[1-2],其繁殖速度快,危害时间长,给防治带来困难。现阶段防治技术还主要停留在化学农药防治层面,长时间、大剂量地使用农药,致使烟叶农残含量高,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制约生态烟草农业的发展[3-5]。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是目前比较成功的蚜虫生物防治技术,防控效果明显,在云南等地已大面积推广[6-8]。本文通过建立组织保障、配套专项费用、培训专业人员队伍等具体措施,保障该项技术在灵宝市成功推广。
1 推广情况
1.1 组织保障有效,生防队伍有力
灵宝市分公司高度重视此项技术推广,将其作为提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水平、树立烟草行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举措。成立了由市分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推广组,全面负责烟蚜茧蜂规模繁殖工作的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技术指导、检查考核等工作;以各烟站为单位成立7个技术推广小队,负责各片区技术推广工作。整个过程都固定专人负责项目开展,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
1.2 繁蜂点规划合理,繁蜂设施基本到位
灵宝市烟田多在山区,根据“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分别在川口乡、朱阳镇、走马岭村建立繁蜂基地,共改造11个育苗大棚作为繁蜂大棚,每个繁蜂大棚提供烟苗460盘,每盘有效烟苗90株,按1∶10的面积比例,1盘烟苗能够供给0.67 hm2烟田的蚜茧蜂数量。供蜂总量完全能够满足全市烟区3 333.33 hm2的需求。
1.3 技术培训到位
在育苗、繁蚜、繁蜂、放蜂等关键节点分别召开知识培训会,参会人员包括烟站站长、技术员、烟农等技术推广人员,共培训技术骨干人员100余人次。与此同时,利用QQ群群发小知识及技术视频,将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知识编印成“致烟农一封信”宣传页,向烟农介绍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在各烟站学习烟蚜茧蜂影像资料,用于强化烟蚜茧蜂生物防治技术科普教育力度,提高了各级领导、广大烟农对生物防治的认识。
1.4 加强过程管理控制,确保繁蜂效果
灵宝烟区烟蚜大面积发生在6月上旬和7月中旬,据此规律,2月27日开始第1次育苗,4月28日第2次育苗,在5叶1心时开始接蚜。第1次放蜂5月25日至6月3日,放蜂面积2 666.67 hm2;第2次放蜂在7月10—18日,放蜂面积1 000 hm2。整个繁蜂阶段要求每天都进行档案记录,温湿度确保在适宜的范围内,保证繁蜂技术顺利开展。
2 推广效果
通过灵宝市分公司各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该项技术已全面推广,并形成了核心技术团队。放蜂后,烟农从最开始的怀疑到认可,蚜茧蜂技术成功在灵宝市落地生根。2015年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在灵宝市成功推广3 333.33 hm2,释放成蜂2 500万头,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剂量40%~50%,防治烟蚜效果平均80%以上。
3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繁蜂设施还需完善
山区气温低,温差幅度大,3—5月雨水偏多,繁蜂效果受环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较大,加之灵宝烟区大棚基础设施相对陈旧,棚内温湿度易受外界天气影响难以控制,保种设施暂时还没有,给规模繁蜂及技术本地化研究增加了困难。建议:一是要加快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落实到位;二是采用托盘繁蚜,并减少苗盘株数(每盘100株,保证每个苗周围都有空隙),以降低环境湿度;三是结合山区环境特点,提前播种育苗,增加大棚内成株繁育比例,成株繁育虽然周期长,但与漂浮育苗法相比,棚内温度较高,湿度较低,便于蚜虫繁育。
3.2 繁蜂点还需规划
山区地块分散,放蜂人员任务量重,且运输及放蜂时间较长,导致成蜂死亡率偏高,放蜂投入人力、财力偏大。建议:一是合理布局繁蜂点,多采用小棚田间放蜂,以村为单位,固定包村技术人员,统筹管理每个村内繁蜂小棚;二是以僵蚜放蜂为主,避免长时间操作带来蜂数大量损失。
3.3 技术推广还需强化
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部分技术骨干及烟农对学习蚜虫及蚜茧蜂的知识不重视,对繁蜂过程管理粗心,导致繁蜂效果不理想。建议:一是加快研究成果转化,实现技术落地生根,确保技术推广团队技术成熟、能力够硬。二是宣传力度还需加强。烟农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这种生防技术的认知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3.4 繁蜂队伍还需壮大
在技术骨干专业队伍中,大多数人还承担有烟叶生产的其他任务,有时会出现人员不稳定,时间少等状况。建议:一是需建立一支系统的、稳定的、有组织的专业、专责繁蜂队伍。二是充分发挥烟叶合作社的组织力量,让烟农分小组,经过培训指导,能够自己繁蜂放蜂,促使技术更能够落实到每个烟田。
3.5 技术本地化探索还需加强
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对于灵宝烟区来讲是一项新技术,相关技术的本地化研究刚开始起步,建立与气候、环境、蚜虫活动规律等相适应的一整套生物防治技术规程还处于摸索阶段。建议:一是要加强实际操作中的记录工作,及时收集群众意见,为技术探索搜集大量资料数据;二是鼓励方法创新,不断改进设施,完善技术,加快技术本地化技术规程研究。
4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2] 安德荣.陕西省烟草病毒病的发生、流行成因及防治技术[J].中国烟草科学,2002(1):462-481.
[3] 秦剑波.黄板对烟蚜及烟草病毒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11):106-108.
[4] 曾钰.我国烟蚜防治研究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26-827.
[5] 林星华,胡小敏,王云虎,等.捕杀特·黄板对大棚番茄桃蚜及蚜传病毒病的防治效果[J].西北农业学报,2011,20(3):199-202.
[6] 崔宇翔,胡小曼,李佛琳,等.滇西北高原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增刊2):123-128.
[7] 周子方,任伟,周翼衡,等.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主要技术障碍及应对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16):205-207.
[8] 黄继海.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研究及推广应用[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 上一篇: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 下一篇:内生短短芽胞杆菌011可湿性粉剂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