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耕地的污染分析与如何保护耕地的探索

时间:2022-03-31 10:15:45  浏览次数:

摘要:耕地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来源,也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主要由土壤组成,包括固相(矿物质、有机质)、液相(土壤水分或溶液)和气相(土壤空气)等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具有天然肥力和供给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的能力。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0.09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因此,保护耕地,防止耕地污染是确保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必须要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

关键词:土壤污染;耕地资源匮乏;保护耕地

一、土地污染带来的危害

1.耕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侵害。耕地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地膜及工业污水灌溉,并且,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土壤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蚀,原有的理化性状恶化,生产潜力丧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种群结构发生改变,耕地的生态功能受到严重侵害。

2.土壤理化性质恶化,耕地生产能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经济效益下滑,耕地的复种能力随之下降,部分耕地甚至丧失了耕作能力,粮食及其他农产品食用安全受到威胁,直接影响人类健康。耕地污染主要表现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它需要对农作物进行残留检验或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实验,甚至通过研究对人畜健康状况的影响才能确定。污染物容易在耕地土壤中不断积累从而超标。耕地污染诸如重金属污染、地下水污染等一旦发生,往往难以消除和恢复,并且治理耕地污染所需的成本高,周期长,有时要靠换土、淋洗土壤等方法才能解决。在淮阴区赵集镇许多土地荒废颗粒无收。

耕地污染会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防止耕地污染这根弦不放松。

二、耕地污染的主要途径

1.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以及交通运输工具排放的各种废弃物。 许多工厂产生的“三废”没有达到环保处理要求就超标排放,将直接污染土壤,特别是化工、造纸等重污染行业的废水污染尤甚。有毒的气体、污水、废渣等污染物直接或间接地向耕地土壤排放,当其超过耕地土壤环境容量时,就会打破耕地土壤内部系统的平衡,土壤的理化性状将逐渐恶化,耕地的生产潜力会逐步丧失,从污染的耕地里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将危害人畜健康。

2.农田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农用地膜。 近10年来,随着化肥的推广使用,农民在大田里施用的化肥量呈递增趋势。过量地使用化学肥料,主要表现为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失调,氮肥过量,磷、钾肥不足,肥效持久且无公害的有机肥及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不足。长期、过量地施用氮肥,使土壤理化性状改变,土壤板结,通气、透水性差,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长期、过量使用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危及了害虫的天敌,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由于生物的富集作用,长期、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产品也会有污染,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农用地膜具有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水分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作物栽培,但由于地膜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在自然状态下难以分解,长期使用地膜的农田,随着地膜残留量的增加,会使土壤的透水、透气性变差,阻碍农作物根系发育和对水、肥的吸收,影响大田机械的操作,造成耕地的“白色污染”和农作物减产。

三、保护耕地

1.我们必须加强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估,加快推进耕地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研究步伐。根据淮阴区近20年耕地调查资料(1989总耕地100万亩、1991总耕地98.2万亩、1996总耕地98.5万亩、2001总耕地86.7万亩、2006总耕地84万亩)显示我区耕地资源匮乏的现状,建议尽快展开全国农业用地污染源普查,为保护耕地,防治耕地污染提供原始、详实的资料,供国家有关部门在制定耕地污染防治法时参考。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耕地,在城镇建设及规划工程项目建设时,国土、规划、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把保护好耕地放在工作的首位。上项目时要做好环保论证,重度污染的工业项目不得批准上马,严防假借建厂之名囤积、蚕食耕地。

2.大力实施科技入户及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引领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化肥、农药及地膜。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耕地增施有机肥,扩大绿肥种植面积,进行秸秆还田,适量施用化肥。实现氮、磷、钾3种元素比例均衡,不但会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农民开支,减轻耕地污染,还可显著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有机磷和菊酯类农药,积极保护和利用好害虫的天敌资源,应用益鸟、益虫或微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研制开发降解地膜和生物膜等新型地膜,减少地膜在农田的残留数量及残留时间,在下茬作物耕种前应充分捡拾田间残留的地膜,将废旧地膜回收循环利用。

总之,保护耕地刻不容缓,是我在乡村农技站的深深感受,希望我的这篇文章能够引起相关部门重视。这些不太成熟的想法请同仁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1]徐晓荣,李恒辉.制备土壤及植物^15N样品.核农学通报.

[2]中国土壤与肥料.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3]土壤学进展.国内统一刊号:CN 32-1120.

[4]杨林章,毛景东.污泥在农业上的合理利用.农业科学.

推荐访问:耕地 污染 探索 保护 分析


[耕地的污染分析与如何保护耕地的探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