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
时间:2022-03-31 10:26:31 浏览次数:次
摘要利用会东县1990~2014年气象资料和期间发生的典型气象灾害实例,分析了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点,研究了气象灾害对会东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防御建议,以期对会东县农业生产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农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S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26-240-03
LI Pinglan1, LUO Jia1, YANG Wen2 (1. Huido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Huidong, Sichuan 615200; 2. Ziyang Meteorological Bureau, Ziyang, Sichuan 641300)
Abstract Using the typical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cases during 1990-2014 and meteorological data in Huidong County, the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nd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e impact of the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as studie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prevention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Huidong County.
Key words Huidong County; Main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Agriculture;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會东县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26°12′14″~26°55′42″ N、102°20′13″~103°3′35″ E),县境内地形复杂,海拔高差悬殊,最高点3 331 m,最低点640 m,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90.9%,其次为山原、平坝、河谷。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1],县城(海拔1 650 m)常年平均气温16.2 ℃,年平均降雨量1 095 mm,日照时数2 306 h,蒸发量1 978 mm,无霜期262 d。县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农业气候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气象灾害种类多、发生机率高,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大。笔者在此利用会东县1990~2014年气象资料和期间发生的典型气象灾害实例,分析了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及其特点,研究了气象灾害对会东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会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展现代农业意义十分重大。
1影响会东县农业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
从会东县应急办和县民政局发布的灾情年报获知,1990~2014年会东县发生对农业生产有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109起,平均每年4起。从气象灾害种类来看,干旱45起,占41%,冰雹40起,占37%,暴雨洪涝20起,占18%,冰雪灾害4起,占4%。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来看,干旱造成的损失明显大于其他种类气象灾害。
2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和典型灾害案列
2.1干旱
2.1.1春旱。
2.1.1.1春旱标准和发生频率。春旱指出现在3月下旬~4月下旬的干旱。其天气标准为:任意连续15 d降水量≤10.0 mm为一般性春旱;≥25 d降水量≤10.0 mm为重旱。近25年会东共出现春旱26次,其中一般春旱9次,出现频率为36%,重春旱17次, 出现频率为68%。最长的春旱可长达56 d,出现在1995年3月5日~4月28日。
2.1.1.2春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春旱影响烤烟苗期正常生长、小春农作物产量和高山玉米、马铃薯播种和出苗,3~4月正是小麦灌浆的最佳时期,春旱使小麦的籽粒不饱满,大大影响了小麦的产量,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
2.1.1.3典型灾害事例。2009年10月17日~2010年4月22日,持续的冬干连春旱使全县53个乡镇、18.6万人受灾,6.2万人、15.6万头牲畜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18 200 hm2、成灾11 667 hm2、绝收5 467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 273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9 221万元。
2.1.2夏旱。
2.1.2.1夏旱标准和发生频率。夏旱是指5~6月发生的干旱,天气标准为:任意连续15 d降水量≤10.0 mm为一般性夏旱,≥25 d降水量≤10.0 mm为重旱。近25年会东共出现夏旱19次,其中一般夏旱16次,出现频率为64%,重夏旱3次, 出现频率为12%。最长的夏旱可长达28 d,出现在2014年5月8日~6月5日。
2.1.2.2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夏旱影响大春农作物的播种和生长,夏旱的发生导致在种稻过程中形成无水栽插的局面,使栽插进度比较缓慢,受旱桑树、玉米、烤烟卷叶干枯甚至干死,造成幼苗质量较低等。
2.1.2.3典型灾害事例。2005年5月7~28日持续高温夏旱天气,使农作物大面积受灾,全县10个区、52个乡、318个村受灾,农作物受灾总面积2 585 hm2,玉米卷叶枯萎3 881 hm2,干死114 hm2,烤烟受灾7 000 hm2,桑树大面积受灾,甘蔗受灾322 hm2。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 220万元。
2.1.3伏旱。
2.1.3.1伏旱标准和发生频率。伏旱指7~8月发生的干旱,其天气标准为:任意连续10 d降水量≤10.0 mm为一般性伏旱,≥20 d降水量≤10.0 mm为重伏旱。近25年会东共出现伏旱16次,一般伏旱16次,出现频率为64%,无重伏旱, 最长的伏旱可长达17 d,出现在2011年8月6~22日。
2.1.3.2伏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伏旱出现在7~8月,这时正好是水稻扬花和玉米结实、烤烟正常成熟的阶段,伏旱灾害的出现造成大面积的作物减产甚至于颗粒无收,且错过农作物最佳生长阶段,使补救工作非常困难。
2.1.3.3典型灾害事例。2011年8月6~22日全县出现了一段持续17 d的伏旱天气,使全县共有火石、龙树、洛佐、新马、鹿鹤、岩坝、新田、老口、松坪、干海、小街、新山、黄坪13个乡受灾,受灾人口1.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827 hm2,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40万元。
2.2冰雹
2.2.1冰雹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及特点。冰雹灾害是一种局地性强、季节性明显、来势凶猛、持续时间短的气象灾害,还因伴有大风、暴雨,常给农牧业生产尤其对丰收在望的农作物带来重大损失。从出现时间和强度看,会东冰雹发生季节长,3~10月均可降雹,以5~9月最为集中,6~8月为最多;平均每年3.3次;3~10月各月出现冰雹的频率分别为20%、8%、12%、60%、88%、76%、32%、8%,冰雹最多是7月,其次是8月。据资料分析,冰雹以午后最多,午后占59.8%,夜间占40.2%。
2.2.2冰雹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冰雹发生时经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和电闪雷鸣,可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把农作物砸坏,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冰雹对水稻、烤烟生产危害极大,水稻成熟期和烤烟中后期遇冰雹,是毁灭性的灾害,常带来无法弥补的经济损失。
2.2.3典型灾害事例。2006年8月12、13、15日会东县遭受了严重的冰雹灾害,共造成8个区、25个乡、55个村、3.3万人口受灾,农作物受灾玉米304 hm2、水稻124 hm2, 烤烟成灾面积1 058 hm2、绝收674 hm2, 直接经济损失3 890万元。
2.3暴雨洪涝
2.3.1暴雨洪涝标准及发生频率。24 h降雨量≥50.0 mm的降水过程为暴雨。根据县气象局的资料统计,近25年会东有24年出现了暴雨,频率为96%;共出现暴雨82次,平均每年3.3次;出现最多的是1995年7次,其次是1991年6次;5~10月出现暴雨的频率分别为6%、26%、29%、24%、10%、5%。
洪涝标准是5~8月连续3 d累计降雨量达100 mm及以上。近25年会东共出现洪涝22次,频率为88%;5~8月各月出现洪涝的频率分别为0、32%、40%、16%。
2.3.2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暴雨产生的地表径流是水库蓄水的主要来源,在久旱无雨年份,一场暴雨可解除旱情,有利于农业生产[3];但暴雨洪涝也易使粮田发生内涝、淹死作物、农田肥料流失,地温降低,土壤湿度增大,土壤中氧气不足,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和产量,严重时引发山洪淹没或冲毁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2.3.3典型灾害事例。2005年7月9、18日,2次大暴雨共造成全县28个乡、79个村、271个社、2 435户23 194人受灾,599 hm2农作物受灾,其中粮食作物受灾312 hm2、绝收13 hm2,烤烟受灾209 hm2、绝收11 hm2,桑树受灾80 hm2、绝收5 hm2;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768万元。
2.4冰雪灾害
2.4.1冰雪灾害发生频率。24 h纯雪量≥5 mm为大雪。会东在11月~次年3月均会出现降雪,近25年县气象站共降雪78次,年平均3.1次,1~2月最多,占72%;大雪4次,大雪年平均0.16次。4次大雪均造成灾害,积雪最深的是1999年1月11日12.0 cm。由于会东县海拔高度差异较大,一次降雪过程经常是高二半山以上地区降雪量和雪深均比县气象站大,造成的灾害更大。
2.4.2冰雪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冬季一次适当的降雪过程可以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水分,但降雪量较大温度过低会对农作物影响很大,造成减产和绝收。积雪堆积在大棚上面,将棚室压塌、压坏;积雪有遮挡作用,使进入棚室的光照严重不足,光合作用不能正常进行,进而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使发育期推迟,易诱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冰雪天气期间由于持续低温,常造成作物冻伤或冻死。
2.4.3典型灾害事例。1999年1月11日会东县境内普降大雪,平均雪深12.0 cm,9个区、28个乡、89个村、247个社、32 161户、108 400人受灾,大雪压断正在开花的胡豆367 hm2,647 hm2碗豆减产7成,高山树枝压断350万株,造成农业直接经济损失5 478万元。
3主要气象灾害的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
3.1干旱
3.1.1预防措施。①解决干旱对农业生产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大力兴修水利工程,彻底解决农业靠天吃饭的问题。②为避免、减轻干旱的影响,要科学、合理进行农经作物布局。③采用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节约用水。④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科学合理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
3.1.2补救措施。①2和3月份是会东县大春马铃薯和高山玉米下种的关键时期,干旱期间适当深播、浇水和延迟播种期。②4月份干旱,水稻育秧采用地膜育秧或旱育秧,减少用水量,同时确保秧苗质量。③5月份干旱,无水源的玉米地可用玉米盘或肥团育预备苗,雨季来时再移栽玉米苗,不误农时;水稻遇干旱对秧苗施用多效唑防止徒长,高海拔地区改种玉米。④6月份干旱,二半山玉米地育预备苗,雨季来时再移栽玉米苗;水稻田干旱不能移栽的改种玉米或红苕、黄豆。干旱持续到6月下旬,改种秋玉米或秋荞。
3.2冰雹
3.2.1预防措施。①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强化生态保护,改善地貌环境,增加地面绿色覆盖,减缓地面增温幅度,破坏雹云条件,减少局地冰雹天气发生频率。②增种抗雹和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③成熟的作物及时抢收。④开展人工消雹防雹作业,减少冰雹灾害。
3.2.2补救措施。①因雹灾造成作物倒伏、茎折断的,管理上要迅速将作物破烂叶片进行捡除,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并培土扶正,同时补施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促进作物生长。②雹灾造成作物绝收的,突击抓好改种抢种,旱地受灾二半山区7月中旬前可种秋玉米、秋红苕、秋荞,7月下旬后改种菠菜、小白菜等速生蔬菜,增加收入,8月中旬以后种植晚秋易遭雹灾,受灾绝收的高二半山区改种光叶紫花苕培肥地力,二半山及早规划小春生产。
3.3暴雨洪涝
3.3.1预防措施。①建立旱能浇、涝能排的水利工程设施。②尽可能提早夏玉米播期,使玉米生长盛期与雨水季节吻合。③在田间挖沟排水,排涝后要及时中耕、追肥,促幼苗健壮生长。④汛期来临前应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加固堤防、疏通河道,注意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检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抢收或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内涝。
3.3.2补救措施。①洪灾后清除田间淤泥杂物,扶正稻苗,适量补施肥料,促进作物生长。同时对被冲毁的稻田,能补种水稻的可选择生育期较短的品种重新补种,6月下旬后应及时改种旱作。②水稻孕穗至扬花期如遇洪水冲刷应及时用清水冲洗秧苗,清理淤泥杂物,加强对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的防治力度。③玉米拔节至灌浆期洪水过后及时将玉米扶正,给茎基部培土,并用脚踩紧实,2~3 d可长出新根,迅速恢复生长,对产量影响较小。④马铃薯苗期遇洪水冲袭后应及时培土上厢同时增施磷钾肥。马铃薯后期如遇洪水冲刷后应及时收挖,改种速生蔬菜如白菜、窝苣、萝卜等生育期较短的作物,确保小春作物适时播种。
3.4冰雪灾害
3.4.1预防措施。①应注意收听、收看气象部门发布的天气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做好防雪灾的准备工作。②建大棚的材料要坚固,质量要好,用压膜绳拉紧、建牢大棚,增强其保温防寒效果。③加强保温,如增加草苫覆盖,在棚内加设小拱棚,在畦内行间堆盖细碎稻草或作物秸秆等措施。当最低气温在-3 ℃以下时(冰雪天气),要搞好大棚内的小拱膜覆盖,盖严大棚膜,防止冻害伤苗。
3.4.2补救措施。①油菜、豌胡豆等农作物遇冰雪折断后可割去折断部位,加强肥水管理,待重新发枝后继续生长。②麦类在拔节期受冻害较轻的,可撒施一定量的草木灰或畜禽粪,以增加土壤温度,减轻冻害。③受冻严重绝收的及时翻耕土地改种短季节蔬菜挽回一定损失或及早翻耕土地种植大春农作物,做到小春损失大春补。④高二半山区及高山地区没有种植农作物的地块可利用冰雪熔化后的土壤墒情及时下种大春马铃薯及地膜玉米。
4结语
会东县干旱、冰雹、暴雨洪涝、冰雪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危害极大,如何有效减轻灾害性天气对会东农业生产的影响,笔者从预防措施和补救措施2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将对会东农业生产防灾减灾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刘芙蕖.会东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53.
[2] 陈正洪.气象灾害应急政策研究与建议[J].内蒙古气象,2012(5):68-71.
[3] 鲍文.气象灾害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的影响及适应性对策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1):59-63.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
(上接第174页)
[3] LAUDE H M. The nature of summer dormancy in perennial grasses[J].Botanical gazette,1953,114: 284-292.
[4] NORTON M R,VOLAIRE F,LELIEVRE F,et al.Measurement of summer dormancy in temperate perennial pasture grasses [J].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8,59(6):498-509.
[5] 潘瑞炽,董愚得.植物生理学[M].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 CROWE J H,CROWE L M,OLIVER A E,et al. The trehalose myth revisited: 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 on stabilization of cells in the dry state[J]. Cryobiology,2001,43(2):89-105.
[7] ELBEIN A D,PAN Y T,PASTUSZAK I.New insights on trehalose:A multifunctional molecule[J].Glycobiology,2003,13(4):17-27.
[8] 严寒,许本波,赵福永,等.脱落酸和水杨酸对干旱胁迫下芝麻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6):163-166.
[9] QIN X,ZEEVAART J A D.The 9cisepoxycarotenoid cleavage reaction is the key regulatory step of abscisic acid biosynthesis in waterstressed bean[J]. 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9,96:15354-15361.
[10] CROWE J H, CROWE L M, OLIVER A E, et al. The trehalose myth revisited: 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 on stabilization of cells in the dry state[J]. Cryobiology,2001,43(2):89 105.
[11] 张殿忠,汪沛洪,赵会贤.测定小麦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方法[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0(4):62-65.
[12] GRIEVE C M,GRATTAN S R.Rapid assay for determination of water soluble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J].Plant and soil,1983,70:303-307.
[13] ALVES A A C,SETTER T L.Abscisic acid accumulation and osmotic adjustment in cassava under water deficit[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04,51:259-271.
[14] ALLAN A C,TREWAVAS A J. Abscisic acid and gibberellins perception:insideorout[J].Plant physiol,1994,104:1107-1108.
[15] DAVIES W J,ZHANG J. Root signals and the regulation of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lants in drying soil[J].Annu Rev Plant Physiol Mol Boil,1991,42:55-76.
[16] 李莉,黄群策,秦广雍.海藻糖在提高植物抗逆性方面的研究进展[J].生物学通报,2003,38(6):6-7.
[17] INOUE K,KOHDA T,SUGIMOTO M,et al. Impeding Xist expression from the active X chromosome improves mouse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J]. Science,2010,22: 496-499.
[18] 韦航,蒙健宗,邓军. 海藻糖在植物抗逆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355-9356.
[19] 吴锡冬,李子芳,张乃华,等.外源脱落酸对盐胁迫玉米激发能分配和渗透调节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25(2):312-316.
[20] 杨洪强,接玉玲.以脱落酸为信使的植物逆境信号传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4):549-554.
[21] 周海燕. 荒漠沙生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与展望[J].植物学通报,2001,18(6):643-648.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5,43(26):243-244,280
[会东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及对策]相关文章
- 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 提高中职地理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中的“三对关系”及其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大学生手机上网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 我国风电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 中国信息产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试析农村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预算会计改革的思考及对策
-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气象服务应用设计
- 气象局工作总结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精选文档)
- 气象局行政执法检查工作计划(范文推荐)
- 2022年度气象局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要点【优秀范文】
- 2022年县气象局开展信息网络业务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 市气象局党组年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 气象局领导工作总结发言稿范本【五篇】(完整文档)
-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影响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