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4-01 11:28:58 浏览次数:次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接受治疗的108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WTO制订的关于食管癌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其中男68例,女40例,年龄为32~78岁。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未进行放化疗等治疗,并排除伴有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的患者;具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对切除治疗不可耐受或具有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手术同意书,根据就诊顺序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29例,女25例,年龄34~78岁,平均(56.48±7.32)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癌12例,食管中段癌23例,食管下段癌19例;病理类型:腺癌15例,鳞癌18例,小细胞癌13例,恶性间质瘤8例;病理分期:0期11例,Ⅰ期15例,Ⅱa期10例,Ⅱb期12例,Ⅲ期6例。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32~74岁,平均(55.65±6.87)岁;肿瘤部位:食管上段癌16例,食管中段癌21例,食管下段癌17例;病理类型:腺癌16例,鳞癌14例,小细胞癌17例,恶性间质瘤7例;病例分期:0期12例,Ⅰ期14例,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病理类型、病理分期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于全身麻醉后进行食管癌切除术,根据肿瘤所在部位选择合适的切口位置,食管胸部上段癌选择经胸、腹联合切口;食管胸部中段癌采用经右胸前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胸部下段癌则选择左胸后外侧切口。常规游离食管,对肿瘤进行切除并清扫淋巴结。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游离胃后,将胃直接提至胸内或颈部,应用吻合器使胃与食管残端吻合。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选取患者胃底部最高点小弯侧1~2 cm处作为起点,仅保留幽门管附近右动脉分支,使用直线切割缝合器沿小湾与大弯平行切开直至胃底,并切除小弯侧胃体、贲门及部分胃底组织,然后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浆肌层,包埋切割残胃组织,形成“管状胃”。管状胃内径为2.5~3.0 cm,与食管相近。两组患者手术后均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避免出现感染,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留置常规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差异。其中术后并发症包括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术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时间、胸腔闭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85%和3.7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81%和14.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0.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食管癌是由食管鳞片状上皮或腺上皮的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病变,是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其死亡率已仅次于胃癌而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食管癌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长期吸烟、大量饮酒、长期食用热汤食物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某些致癌微生物[5-6]。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食管癌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经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目前对食管癌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要手段,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全胃代食管术,但这种手术方式对患者生理结构影响较大,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严重影响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因此,不断改进和优化手术方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远期存活率一直以来就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7-8]。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人们对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作为新一代的消化道重建术式,管状胃代食管术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全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治疗食管癌的主要手术方式。本研究中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
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54例食管癌患者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患者术后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临床研究表明,管状胃代食管术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手术中出现的弊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9]。在手术中应用直线切割缝合器能够让制作管状胃变得更为安全和简单;制作的管状胃体积较小,置于食管床上不容易被移位或膨胀。由于胃体积较大,可以制作足够长的管状胃,能有效降低出现吻合口漏并发症的发生率;另外该种手术方式会切除患者大部分胃组织,从而能够减少胃液分泌,进而可以降低胸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发生率,最终达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生命周期的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和金,李一杰,焦鹏辉,等.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124-125.
[2]李毅.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8):90-91.
[3]白卫哲,谭家驹.食管癌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最新研究进展[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0):154-156.
[4]刘枫林,赵辉.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7):24-25.
[5]周华,张琼芳,赵兰.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50-51.
[6]韩孔启,李志强,宫心明,等.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18):3989-3990.
[7]黄爱华.食管癌患者介入治疗手术后的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82-83.
[8]吴劼.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的中远期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8):31-32.
[9]李小丛,朱宏,孙薇,等.管状胃代食管在老年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3,21(6):447-449.
(收稿日期:2014-10-26) (编辑:欧丽)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相关文章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
- 食管癌首诊症状分析300例
- 中国和英国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食管功能检查结果对比
- 覆膜支架置入治疗食管恶性狭窄的临床效果评价
-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和CDK4的表达
- 疏肝和胃降逆汤对胃食管反流病肝胃不和证患者食管黏膜蛋白酶激活受体2及环氧合酶2蛋白表达的影响
- 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 食管胃浆肌层瓣套入式吻合术治疗贲门癌84例分析
- 食管癌首诊症状分析300例
-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和CDK4的表达
- 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 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微创及淋巴结清扫效果研究
- 晚期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分析及防范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 CT与X线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 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 青年人食管癌患者生存风险因素COX分析
- 双介入治疗肝肿瘤的方法及临床疗效观察
-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探讨信必可联合无创呼吸机对慢阻肺患者的临床疗效
- 肺俞穴刺血拔罐法治疗咳嗽58例疗效分析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奥美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 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临床疗效分析
- 阿昔洛韦联合微波治疗女性生殖器疱疹30例疗效观察
- 纳络酮联合血塞通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的影响
- 川芎嗪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伴小左心室患者外科治疗的疗效探讨
- 临床护士实习实践心得精选3篇
- 医学生临床医学实习鉴定报告
-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41例临床分析
- 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消化内镜)
- CTC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
- 中医临床辨治早搏的优势探讨
-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 片仔癀临床应用解析
- 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八味和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