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
时间:2022-04-02 10:21:28 浏览次数:次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肿瘤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食管癌;同步放化疗;局部淋巴结转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1-0111-01
食管癌是我国临床常见肿瘤之一,手术治疗是早期食管癌首选治疗方式,对于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患者,多数学者主张以放射治疗为主,同步联合化疗,可改善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40例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探讨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和排除标准 ①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食管鳞癌,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②年龄不超过70岁;③本治疗前未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放射治疗;④心、肺、肝、肾等器官无严重功能障碍;⑤依从性良好;⑥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2年6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为42~70岁,平均(58.14±10.23)岁。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5例;年龄为42~68岁,平均(56.97±9.76)岁;肿瘤位于胸上段4例,胸中段12例,胸下段4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4例;年龄为43~70岁,平均(59.05±10.01)岁;肿瘤位于胸上段5例,胸中段11例,胸下段4例。两组间性别、年龄、肿瘤原发部位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将患者用真空负压体膜进行固定,利用CT模拟以定位。由资深医师根据电子纤维食管内镜及食管吞钡造影,并综合CT扫描图像勾画肿瘤大致轮廓以及邻近器官组织位置。临床靶区即肿瘤大致体积+淋巴结转移+亚临床病灶,计划放射靶区则为临床靶区上下各扩展1 cm,左右及前后各扩展0.5 cm。照射总剂量为60~66 Gy,每次2.0 Gy,每周5次。
1.3.2 观察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放疗具体方法同对照组。化疗自放疗首日即开始进行,替吉奥胶囊40 mg/m2,每日2次,连续服用14 d,间隔1周进行第2疗程。化疗同时给予抑酸、止吐、保肝、营养支持治疗,腹泻者给予思密达口服,骨髓抑制者则注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1.4 疗效判定标准 所有患者均于治疗结束后1个月行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肿瘤疗效判定标准分为4级: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以及进展。完全缓解率和部分缓解率之和为总有效率。放化疗毒副作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及美国放射治疗肿瘤协作组制定的放射不良反应判定标准进行判定。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8.0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形式进行表示,平均年龄的比较采用t检验,年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为8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症状、放射性皮炎及血液学毒性。消化道症状主要为恶心、呕吐以及放射性食管炎,血液学毒性主要为白细胞水平降低,均为1~2级,经对症处理均缓解,未影响治疗的连续性。对照组6例发生不良反应,观察组7例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均为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尤其是中东部地区。据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30万人死于食管癌,而我国约占到50%。目前,食管癌治疗的首选方案是手术切除,然而复发率仍然高达27%~55%[1]。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主要类型是局部淋巴结转移,锁骨上区、纵隔和上腹部胃周区域均有较高转移率,患者如果出现局部淋巴结转移,则提示预后较差,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复发可能有利于生存期的延长,但目前尚无公认标准治疗方案。Adelstein等研究表明,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行辅助放化疗的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不良反应可以接受。Wu等52例Ⅱ、Ⅲ期食管癌患者术后行周期放化疗的结果,中位随访时间37.2个月,死亡23例,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19%和47.13%,认为术后同期放化疗可提高Ⅱ、Ⅲ期的3年生存率,Ⅲ~Ⅳ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结果表明,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总有效率达85.00%,明显高于单纯放射治疗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并未明显增加,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卓. 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实践, 2014, 23(1): 50-53.
[探讨同步放化疗对食管癌术后局部淋巴结转移的治疗效果]相关文章
- 食管癌首诊症状分析300例
- 食管癌及癌旁组织中P16和CDK4的表达
- 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食管癌的疗效比较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 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的微创及淋巴结清扫效果研究
- 晚期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术并发症分析及防范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上段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比较
- CT与X线模拟定位放射治疗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价值对比
- 支架置入配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
- 青年人食管癌患者生存风险因素COX分析
- 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进展
- 肠镜下纳米碳淋巴结示踪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组织间125I放射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
- 18F—FDGPET/CT显像对妇科恶性肿瘤远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 化疗:术后一个月内开始最好等
- 消癌解毒方改善乳腺癌化疗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 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术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 益气温阳方联合化疗对结直肠癌晚期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影响研究
- 56例肿瘤患者化疗护理安全问题及对策
- 不同化疗方案治疗卵巢上皮性癌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 ERCC1基因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铂类化疗方案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 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
- 隔离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化疗后合并Ⅳ度骨髓抑制感染情况的影响
- 多种介入联合化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
- 警惕大肠癌术后复发
- Ⅱ~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 针药结合降低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残留和复发率的临床研究
- 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治疗与术后抗感染治疗的临床研究
- 麻醉术后重症病人的管理
- 1例胃减容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
- 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 76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护理
- 生育指数评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术后妊娠方式的预测能效
- 30例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