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T胰胆管曲面成像与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
时间:2022-04-04 09:55:55 浏览次数:次
对照病理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诊治的6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多排螺旋CT组和MRCP组),各30例。CT组其中男性患者有18例,女患者有12例,平均年龄58.3岁。MRCP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7.3岁。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和腹痛,且患者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60例患者通过CT增强扫描及MPCR检查,并对扫描图像行胰胆管曲面成像。且患者均通过签署研究同意书,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检查方法
MRCP组检查:仪器采用的是1.5 T核磁共振仪,患者在检查之前的4 h禁止饮水,对其进行常规的腹部MRI SE序列T1WI和T2WI横断面扫描,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双侧横膈下方到其胰腺下部,层厚3 mm,无间距,每隔12°得一张影像,共30张。
CT组扫描方法:采用飞利浦16排螺旋CT机,检查前禁食4~6 h。扫描的范围为患者的肝上缘至肾脏下极。所有患者都实施3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门脉期),重建层厚为0.8 mm,通过曲面重建法对31例患者的胰管、胆总管及壶腹部结构进行曲面重建。
1.3 统计方法
应用 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CP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对比
两组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均为100%。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2.2 两组病变显示对比
CT组有5例曲面重建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肝门的软组织肿块,MRCP组仅有1例能很好显示软组织肿块。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胆管良性狭窄病变情况
3.1.1 胆管炎 胆管的边缘有不规则现象,狭窄从粗到细慢慢移行,没有胆管壁增厚和软组织肿块问题。通过重建手术可以弥补常规CT未能显示胆道系统的问题,更为直接的显示了胆道炎狭窄问题。通过曲面图像能够大致的测量狭窄段的范围。有研究发现:患者阻塞段胆管管径逐渐同心变小,移行距离>10 mm,均见于良性病变[1-2]。
3.1.2 胆管结石 实验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图像均显示梗阻段类似于倒杯口状,其中有9例患者CT曲面图像显示其胆管内部有多个比较异常的密度阴影,MRCP图像上则显示有多个无信号影。有2例患者CT曲面图像显示有高密度点状影,邻近的胆管壁上能够看到一些炎症性的改变。在CT轴位图像上能够看到靶征,MRCP图像上则被高信号的胆汁压遮盖,只能看到胆管壁变窄。可见,MRCP断层显示欠佳。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在检测胆道梗阻部位时,CT和MRCP的诊断的正确率为100%,两组对比,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尽管,影像学无法有效的显示具体的胆道系统问题,但还是能准确的为胆道梗阻的具体部位提供有效的依据。
3.2 胆管恶性狭窄病变
3.2.1 胆管癌 多显示为乏血管肿瘤,而且肿块比较小,不仅要重建薄层的小间隔图像,还应进行三期强化扫描。肿瘤早期不强化或者轻度强化,在延迟期进行不均匀强化。根据这个可以鉴别是胆道肿瘤还是其他的肿瘤侵犯了胆道。大部分患者初诊的时候就难以切除,只能做胆道引流。因而,通过影像学来确定肿瘤的范围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在该次研究中5例CT曲面重建图像能够很好的显示肝门的软组织肿块,而MRCP组仅有1例能很好显示软组织肿块。因为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清晰的扫描肿块的范围和其毗邻关系,更优于MRI和MRCP。另外一例显示出现肝门淋巴向压迫胆道转移,类似肝门胆管癌。CT对淋巴结的显示要优于MRT。
3.2.2 胆总管癌 CT以及MRI都显示胆管的末端有软组织肿块,而且显示表面不光整,管腔有不规则变细。通过CT曲面图像以及MRCP图像显示胆总管有局限性狭窄,断端呈鼠尾,1例显示病变较大,而且同胰头处分界不清楚,CT诊断显示有很大可能为胰头癌。1例早期胆管癌通过CT曲面图形显示只有胆管臂局限增厚改变问题,且强化现象。在MRCP上显示只有局限性略变窄但不明显,NRI图像显示只有官腔轻度狭窄,而管壁增厚显示并不明显。
3.2.3 胰头癌或壶腹癌 壶腹部的区域较小,而且其周围的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早期可导致胰胆管扩张最终引发黄疽。建议患者尽早就诊,如果肿瘤较小,两者都可显示为胆管截断,且断端不规则,CT曲面图像显示为梗阻短的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包绕。采用两种方法都能显示为:“双管征”。从肿块侵犯胰周血管显示方面来看,十六排螺旋CT要优于MRCP。因而,在手术之前使用前者的价值较高。因为肿块侵犯胰周血管方属于乏血供肿瘤,采用前者进行扫描可以直接显示为相对低密度肿块[3],在这个方面上,要比MRCP定性诊断更优越。
3.3 MRCP与CT比较
通过扩张胆道同消失的胆管交界来确定胆道哽住的位置,如果交界点越显著的话,那么就越容易进行定位。把梗阻近端和远端的胆管于同一图像上显示,通过精确的定位诊断就可以确定。
MRCP主要是基于胆汁以及胰液中有较多的水分,而且T2要比周围的组织长,因此可以通过T2对胆汁以及胰液的高信号进行显示,以此可以得到类似造影的胰胆管图像[4-5]。
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显示其中任何密度,这对于梗阻部位的定性诊断很有帮助。对于弯曲度要大而难以整体显示出来的管状结构也可通过多层螺旋CT曲面重建,可选择不同的曲线路径,将胆囊管、左右胆管同胆总管一并在同一平面中显示[6-7]。
胆总管解释的CT曲面图像同MRCP图像较为相似,均为梗阻端倒杯口形状,而且还可以同时显示胆管内多个密度阴影。在CT曲面图像上可以大概的测量其长度,显示率要高MRCP和MRI。特别是对MRCP图像上因胆汁掩盖的小结石上优势更为显著。另外,胆结石的诊断也可以通过CT值对其化学成分进行测定来确定,可以用以指导临床溶石治疗。
在壶腹部肿瘤以及胰头肿瘤的检查中,CT可以不受到肠腔内的气体干扰,在配合增强扫描的情况下对较小的肿瘤也可以进行诊断。因为其有着较高的分辨率和三维显像功能,能清晰的显示壶腹部的结构,在对肿瘤来源的判断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
综上所述,胆道梗阻疾病手术的诊断需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而且结果对临床效果和预后有直接的关系。良性病变的预后较好,而且治疗的效果也好,而恶性病变的预后相对就要差,临床治疗的效果不佳。因而,本院认为在手术之前使用16排螺旋CT、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作出定位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温义成,李建英,郭朝辉.梗阻性黄疸CT诊断难点探讨[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1):51-52
[2] 陈星荣.胰腺导管腺癌的CT、MRI和FDG PET[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8,14(6):523-553
[3] Maccioni F,Martinelli M,Al Ansari N,et a1.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past,present and future:a review[J].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2010,14(8):721-725.
[4] 吴涛.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分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0):186-187.
[5] 郑柏军,李欣.64排螺旋CT胆道成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2):431-432.
[6] 于春海,张瑞平,李健丁,等. 64层螺旋CT阴性法胰胆管成像联合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3158-3161.
[7] 李国惠,张家敏,俞世安,等.N-CTCP与MRCP对阻塞性黄疸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5(2):108-110.
[8] 孙永峰.多排螺旋CT、MRI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病变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0):73-75,79.
(收稿日期:2016-05-10)
[多排螺旋CT胰胆管曲面成像与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相关文章
- 纤维胆道镜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应用127例临床分析
- 腹腔镜胆囊造瘘术联合术后胆道镜取石术治疗高龄急危重症胆囊结石患者的效果观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两种术式的临床对照研究
- 胆道再次手术73例分析
- 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 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比较
- 超声对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价值
- 胆管结石的诊断及治疗
-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方法
- 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观察
- 结肠癌急性梗阻22例治疗体会
- 结直肠癌性梗阻手术一期切除吻合的治疗体会
- 梗阻性大肠癌手术方式选择及并发症防治体会(附86例报告)
- CT引导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
- Mirizii综合征(Ⅲ型)合并梗阻性黄疸1例报道
- 超声诊断肝外梗阻性黄疸105例
- 矩形曲面网板水动力性能的数值模拟
- DIC成像技术的优势
- 红外成像气体检漏仪在石化行业的应用
-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电力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实践
- 上一篇:养肝,解毒抗衰老
- 下一篇:经皮肝胆道造瘘硬质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