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战略空间分析
时间:2022-04-08 10:01:22 浏览次数:次
船舶产业是面向海洋的装备业,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建造一艘大船或一座海工平台需要有200多个配套企业的密切合作。船舶海工配套业是船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船舶和海工产品配套设备基本立足国内是降低成本、全面增强竞争实力、确保船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在世界经济危机影响越来越深的情况下,中国和南通的船舶海工配套业能不能加快发展?发展多少和发展什么?
一、中国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理想空间
按克拉克松统计的2009和2011年全球造船完工量是1.152和1.589亿载重吨、2011年中国全年造船完工量6555万载重吨和中船重工经济研究中心测算的2009年全球船舶配套设备总产值834亿美元以及中国统计的造船完工量7665载重吨、2141万修正总吨进行矫正性测算,2011年中国造船的装船配套设备总产值约2800亿元;如果按照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的中国造船完工量7665万载重吨计算,则中国造船提供的船用配套设备总价值发展空间会放大为3006亿元。
我们把中国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到近2800亿元称之为理想空间。考虑到欧洲和韩日等强大的船舶海工配套生产能力和综合市场竞争实力,中国船舶海工配套业虽有全国造船业迅速崛起提供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广阔空间,但由于其发展一直严重滞后于船舶和海工装备制造的快速发展,即使近两年中国船舶海工配套发展再怎么快,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船舶海工配套设备市场的理想空间也不可能被中国企业迅速占领。
二、中国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现实空间
2011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完成总产值909亿元,船舶配套设备进口51.34亿美元,出口25.86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完成总产值565亿元,船舶配套设备进口24.86亿美元,出口12.13亿美元,配套设备的本土化率提高到53.15%,离国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的目标还有近12个百分点的差距。
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我国船舶海工配套设备发展的现实空间存在着严重低估的实际情况:一是由于船舶和海工装备生产龙头企业还没有完全培育成总装厂、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分包厂商(包括分段制造专业厂和舾装件制造厂)没能完全造就以及工艺生产专业化协作还没普遍形成的原因,一些船舶的舾装件、舱室、上层建筑内装、钢结构件、管子系统和海洋钻井平台桩腿“齿条总成”等往往是总装厂自己制作或者劳务外包完成,这些工业中间投入虽已投入却并不计入配套设备产值而导致低估,如2010年中国造船需舾装设备约22亿美元,而舾装件本土化配套率为66%,缺口近7.5亿美元,可进口超过1亿美元的9大类产品中并无舾装件;二是中国船舶配套业总产值统计的是规模以上企业,且规模企业的标准由原来的500万元提高到2000万元,规模以下配套企业根本就不在统计范围内而导致低估,如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配套企业的船舶配套设备出口额为56.2亿元,而海关统计的船舶配套设备出口额为76.5亿元,低估了36.1%。
三、中国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适度空间
2012年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32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2%。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999亿元,同比增长0.5%;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141亿元,同比增长10%;全国完工出口船26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实现船舶销售收入1315亿元,同比下降9.6%。承接新船订单1074万载重吨,同比下降50.3%。由于新船成交量连续18个月低于造船完工量,我国手持船舶订单大幅下降,截止2012年6月底,我国手持订单仅剩12587万载重吨,已不足我国造船业20个月的工活量。按手持订单交付期推算,2013年大部分船厂船位缺口较大,部分船厂已经无法保证今年下半年的开工需求。我们按出口船舶销售单价及全年造船完工量7000万载重吨和船舶配套设备占船舶价值的2/3以及国家《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三大主流船型本土生产的船用配套设备的平均装船率达到65%的目標计算,2012年全国船舶和海工配套产业的发展空间为1514亿元左右。2012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配套完成工业总产值565亿元,预计今年全年可完成1144亿元左右。结合前述的我国船舶海工配套设备发展的现实空间存在着低估和新建项目逐渐达产的实际情况,今后2年中国船舶和海工配套业的发展规模已在适度的空间范围内。
结合全球船舶配套产能骤然由不足转为严重过剩和后危机时代数年造船订单量难回7000万载重吨以上以及中国造船综合竞争力最强和国家规划的2015年,主要船用设备制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平均装船率达到8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达到30%以上;在船舶自动化和系统集成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海工装备制造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海工装备制造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率再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50%以上;中国船舶海工配套设备总产值2015年和2020年以达到1400亿元和1900亿元左右较为大胆、积极而稳健,这是既不错失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给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带来的重要战略机遇也不盲目冒进的适度发展空间。针对中国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和后危机时代经济紧缩的新环境,要根据不同产品特点采取不同的产品发展战略。对于市场需求大、国内缺口大的动力设备、推进系统和起重机等,应该作为招商引资和鼓励发展的重点;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大、国内甚至空白的高端船用通讯与导航仪器及设备、船用自动控制产品要予以积极关注,加大自主创新和国际引资力度,在政策与资金上给予支持,力争有所突破。
四、中国船舶海工配套发展空间补充说明
诚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空间是指直接用于装船的配套设备的总产值。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一方面,我们既要清醒地看到船舶配套业由于产业特性,相对于航运和造船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小一些。世界航运、造船业直接与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有关,且这两个产业业务(产品)比较单一,而船舶海工设备制造业则不同,同样的厂房、机器,可以生产船用、陆用、空用的各种设备,加之,船用设备种类繁多,而且可以有一定量库存,单价也不是很高。因此,船舶海工配套业在船市下来后可通过生产非船设备缓解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危机爆发后,受船舶延期交付、订单被撤销以及韩国船舶配套企业为消化库存对我国进行低价倾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船舶配套企业所面临的交货困难和撤单情况等也越来越严重,船舶配套产业对危机的滞后反应和近几年高速积累的问题,使船舶配套产业发展笼罩阴影和挑战加大。结合上述各方面的综合考虑,中国船舶海工配套设备的产能规模在2015和2020年以发展到1400亿元和1900亿元左右较为大胆、积极而稳健。
五、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空间分析
按南通已形成的造船能力和《南通市海洋工程、船舶及重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纲要》提出的2011年配套产品的装船率达到50%计算,船舶配套设备的发展空间是298.43亿元。2011年南通民用钢质船舶完工量970.35万载重吨,民船提供的船舶配套设备的发展空间是240.65亿元,海洋工程及特种船完工量502万载重吨,海工产值123.04亿元,按工业中间投入占产值的80%、配套设备占工业中间投入的80%和配套率30%计算,海工提供的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的发展空间是23.62亿元,共计264.27亿元。
2011年,南通新接订单655万载重吨,约占全球的10.4%,手持订单2600万载重吨,约占全国的16.2%和全球的7.1%。按国家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2015年配套产品装船率达到80%和南通造船产能利用率仍能达到65%计算,船舶配套设备价值仍有310.37亿元。2015年南通海工产值可望达到300亿元,按工业中间投入占产值的80%、配套设备占工业中间投入的80%和配套率30%计算,海工提供的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的发展空间是57.60亿元,共计367.97亿元国家规划到2020年,海工装备销售收入要比2015年翻番,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50%以上,南通如要保住海工在全国的位置,则海工提供的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的发展空间是192亿元,加上船舶配套设备的310.37亿元,两者合计502.37亿元。考虑到船用材料和配套供应链企业的二、三轮配套的发展,其发展空间2015和2020年分别为1030和1407亿元左右。这些情况的综合考虑可作为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的下限,即确保的发展目标。不然,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的发展跟南通打造“世界船谷”的地位不相匹配,南通船舶海工配套業的发展也将失去这一轮世界船舶制造业中心转移提供的重要战略机遇。
即使考虑到船舶海工配套企业统一为长江口乃至全国、全球服务和为危机后复苏做准备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更大,但也必须考虑到全球船配产能整体过剩和全国有50个以及长三角地区有16个船舶配套园的情况,南通船舶海工配套设备产能到2015年以不超过全国6600万载重吨造船产能和本土配套率达80%所能提供配套产能的1/6,即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总产值以不超过438亿元为宜(考虑到二、三轮配套和供应链企业,其总产值为1218亿元),因为这已达到全球造船完工量重回6000万载重吨的世界船配市场份额的18.3%,约占中国造船市场份额占全球47%而本土配套率为100%的中国船配市场份额的31.3%,显然,这可能是跳起来也“摘不到的苹果”。这是我们预设的“十二五”期间南通船舶海工配套设备发展空间的上限,也就是该行业发展的风险预警线。到2020年,船舶和海工的关键系统和配套设备总产值以不超过572亿元为宜(考虑到二、三轮配套和供应链企业,其总产值为1600亿元)。[本文系南通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关于提高船舶和海工产品地方配套率研究》(项目编号R201100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党校)
[中国和南通船舶海工配套业发展战略空间分析]相关文章
-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活动主题总结范文合集
- 美丽中国主题的演讲稿范文大全
- 2021年学习《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专题党课讲稿
- 二级支行行长述职报告_银行网点主任述职报告
- 中国银行业务经理述职报告 派驻业务经理述职报告
- [中国银行副主任述职报告]银行主任述职报告
- 银行主管述职报告_中国银行述职报告
- 银行主任述职报告_报告总结-中国银行副主任述职报告 精品
- 银行高管个人述职报告例文【三篇】_银行柜员年终述职报告
- 【有关职工体检通知】 体检通知模板
- HC公司宏观环境分析及发展战略设想
- 船舶污染防治现状及治理措施
- 论船舶物权制度法律冲突之解决
- 论分等级考核推进船舶精细化管理
- 银行在船舶融资业务中的法律风险管控研究
- 船舶靠离泊安全评估指标的选择
- 船舶市场面临的挑战及发展对策
- 关于中小船舶管理的若干思考
- 船舶自动舵控制技术的发展
- 船舶外舾装模块化设计应用研究
- 引起船舶电气设备常见故障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