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伏羲形象在天水地区的演变
时间:2022-04-09 09:54:30 浏览次数:次
[摘要]伏羲是中华文明的始祖,相传其发源于甘肃天水。在天水地区,目前已发现了许多原始文明遗址和历朝历代伏羲造像,如大地湾陶壶上的伏羲雏形、麦积山伏羲女娲画像砖、伏羲庙伏羲塑像等。这些遗址和造像都反映了伏羲形象在天水地区随时间的变迁逐渐演变的过程。
[关键词]伏羲;天水地区;伏羲文化;演变过程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16-0067-02
一、伏羲传说与天水地区的历史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包犠,是中国上古传说中的神,相传伏羲是人首蛇身,与其妹女娲成婚,生儿育女,成为古代华夏文明的始祖。此外,伏羲还模仿蛛网发明了网罟,用来捕鱼、围猎。又传说有龙马负河图出于黄河,他根据龙马之图画出了乾、兑、离、震、巽、坎、艮、坤为内容的八卦图,用来解释天地间阴阳变化和万事万物相生相克之理。
而关于伏羲的故乡,历来有许多种说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有记载云:“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牺所生之处也。”司马贞在《史记索隐》中也有记载:“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大多数史料记载都一致认定伏羲的出生地是成纪。至于古代成纪的地理位置,据《旧唐书•地理志》曰:“成纪,汉县,属天水郡,旧治小坑川,开元二十二年移治敬亲川。成纪亦徙新城。”可知,成纪正是在现今天水地区一带。
天水素有“伏羲故乡“之称。在天水市麦积区渭南乡有卦台山,相传伏羲于此山之中仰观星辰俯瞰山川,终有所悟画出八卦;位于市区西关的明代建筑群伏羲庙,当地又称“人宗庙”,终年钟鸣鼎食,香火不断。此外,甘谷古风台以及秦州画卦台,都是伏羲时代古建筑的遗存之地,大地湾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都反映了伏羲文化在天水地区数千年来的传承与发扬。
二、伏羲形象在天水地区的演变
(一)大地湾陶壶上的伏羲雏形
位于天水市秦安县东北五营乡邵店村的大地湾遗址为新石器早期及仰韶文化早、中、晚各期的文化遗址,距今4900~8120年,是甘肃东部地区现存较完好的一处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大地湾出土的一件陶壶上,绘有四个动物,有人称其为“四犬争鱼图”或“斗犬图”,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一幅原始的“龙虎兽图”。这四个动物有一类特征是蛇头、双角(也有人认为是双耳)、环眼、鳞身、虎尾、四足。这一类形象给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一个多种动物肢体组成的类似龙的动物,这种动物应该是多种文化融合的象征物,从其文化特征看,应是女娲氏和伏羲氏文化的结合。
《山海经•海内东经》有对伏羲之父雷神的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这更加印证了伏羲人首龙身的形象。对比大地湾出土的这件绘有“龙虎兽图”的陶壶,则可推定这可能伏羲形象的雏形。
此外,与之一起出土的人头彩陶瓶,许多学者普遍认为这是女娲形象的雏形,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一时期伏羲和女娲形象的萌芽。葫芦形人首彩陶瓶为新石器时代庙底沟类型彩陶纹饰的精萃,距今约5500年。这就证明大地湾是伏羲时代先民们公共活动的中心。
(二)彩陶鲵鱼纹瓶上的伏羲原形
1958年,在天水市甘谷县西坪遗址出土了一件彩陶鲵鱼纹瓶。在瓶颈部有堆绳纹一圈,腹部用黑色绘出一个人首鲵鱼图像,脸部用圆、十字、横线描绘出面部器官,人的头发与鱼的尾须自然相连,构图简明,线条奔放。有人认为这种人面鲵鱼是中国最早的龙图,视之为龙的“史前祖先”;也有人认为绘于瓶上的人首鲵鱼可能是原始人氏族的图腾纹样,或者是他们信奉的祖先形象。人面鲵鱼彩陶瓶体现出55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社会文化形态,国家文物局刘志雄考察后认为这是中国远古神话中人类始祖伏羲的原形。
天水师范学院陇右文化研究中心刘雁翔也认为伏羲部落并不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人首蛇身”的形象是人们的一种误解。其实,应该是“人首龙身”,而这个龙则是从大鲵演变而来。所谓的“蛇身”其实就是龙身,蛇身只是后人望形生意的误解。现在展现给我们的龙的形象是历代不断综合各种动物特征创作的复合物,龙的原始模形应是生活在水中的一种蛇状长鱼,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面鱼身的陶器就是最有力的证据。甘肃省甘谷县西坪乡、武山县付家门出土的彩陶器(各一件)上就有头体肥大(人面)、鱼身的形象。根据刘雁翔的观点,在彩陶鲵鱼纹瓶上,能够清晰地看到作为原始部落图腾和信仰的,已经初具人首龙身雏形的伏羲形象。
(三)麦积山伏羲女娲画像砖
麦积山地处天水市东南方50公里的麦积区麦积山乡南侧,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有“东方雕塑馆”之称的麦积山石窟就开凿于其上。麦积山石窟的开凿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其造像主要以佛教为主,反映了三佛、七佛,西方净土等内容,但其雕塑、石刻和壁画也深受当地风俗文化的影响,反映出强烈的当地民俗风格。
麦积山的74窟西侧和62窟东侧有相邻的两个小型圆拱龛,分别为第69龛(左)和第169龛(右)。在两龛的龛柱之间壁面上浮塑着两条交龙,多数研究者认为这是人首蛇身作交尾状的伏羲与女娲。
李西民认为麦积山第69龛和第169龛的浮塑为伏羲女蜗,“这组人首龙身交尾图,虽然头部有些残损,但它的鳞身龙躯及其交尾的形象还完好保存……这样的艺术构图形式和图象国内外再无其它内容可考,无需置疑,它和我国中原众多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及石刻伏羲女蜗交尾像如出一辙。考察这两处洞窟的造像,均为北魏早中期之物……因此伏羲女蜗交尾像的断代也属于北朝早期是无疑的……当然‘交尾像’出现在伏羲女蜗的故乡天水之麦积山这样早,它和当地民间传说及史籍的记载,有着互为佐证的深远意义”。“远古女蜗时代捏泥人的雕塑根源与传统给麦积山民族传统之泥塑以巨大的启迪。”
刘惠萍也认为,“在这些泥塑中,位于麦积山石窟西崖中部六十余米高的69窟与169窟之间的崖面上,塑有一伏羲女蜗交尾的浮雕。这组人首蛇身的交尾图,虽然头部有些残损,但它的鳞身蛇躯以及其交尾的形象仍还完好地被保存着”。文章列举了汉代及其以前出现的墓葬石刻画像与壁画、帛画的例子,指出“这些大量出现的伏羲、女蜗像,都具有一明显的特征:即是以‘人首蛇身’的形象,或对偶交尾、或呈对称不交尾的形式”。归纳伏羲、女蜗画像的基本形象特征有三:一是人首蛇身;二是成对偶形式,或对偶交尾或对称不交尾;三是手中执捧附属物主要有规矩、日月和芝草等。关于麦积山第69龛和第169龛之间的伏羲女娲的浮雕,虽然还存在一些争议,但是这也说明佛教文化在天水地区的传播中,不仅没有与当地本土的信仰相冲突,反而相辅相成,共同缔造了天水地区丰富生动的宗教文化。
(四)伏羲庙伏羲塑像
伏羲庙位于天水市秦州区西关,它是我国现存祭祀伏羲庙宇中规模最大、建筑最为宏伟的明代建筑群。据史料记载,伏羲庙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明弘治三年(1490)重建,后又经明、清两朝不断修复和扩建,大殿正中神龛端坐伏羲塑像。
伏羲庙中的伏羲塑像身披树叶,手托八卦,目光炯炯,气宇轩昂。这时的伏羲形象已经完全脱离古代传说中的人首龙身的形象,取而代之是体形魁梧、袒胸露肩、赤裸双脚、浓眉大眼的敬畏之姿态。伏羲塑像端然而坐,双手托着刻有八卦的太极图,目光高瞻远瞩,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和敬仰。
大殿内神皇背面有约16平方米的壁画,曾被人涂上了白灰,把下面的壁画全部盖住,损坏严重,2005年7~9月,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对壁画进行了科学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对壁画进行了修补和加固。修复后的壁画表面展现出了壁画的“九龙壁”,九条龙神态各异,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技艺。
天水自古又被称作“龙城”,这与“龙祖”伏羲的关系密不可分。除以上所述,在天水地区及周围还分布着众多与伏羲、女娲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有师赵村古遗址等一批先民生产生活的古遗址;有伏羲画卦的卦台山,有女娲祠、羲皇故里的砖刻、白蛇匾等古遗迹,有风沟、风台等与伏羲“风姓”有关的地名……这些都能反映出伏羲文化和其艺术形象在天水地区漫长而悠久的发展历程。
三、结语
关于龙的形象究竟是由蛇还是由大鲵演变而来,在此不做讨论。伏羲的形象从远古时期由“龙”的形象演变而成的人首龙身到近现代同其他宗教的一些神佛造像一样,成为具有典型的人的特征的造像,从这一变化来看,伏羲形象的变迁是一个由神到人的过程。从原始社会人类对于未知自然现象的恐惧和敬畏,随着历史不断变迁和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现象的理解、认识不断加深,伏羲已经逐渐演变为人民内心的精神情感寄托。伏羲的形象变迁史反映出一部天水地区劳动人民智慧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马志荣.伏羲和伏羲文化初探——大地湾的启示[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2]陈泽.关于伏羲生于仇池考述[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8,(4).
[3]刘雁翔.伏羲传说事迹辨正[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7).
[4]中央文化部勘察团. 麦积山石窟内容总录[J].文物参考资料,1954,(2~6).
[5]李西民. 伏羲文化与麦积山小议[M].霍想有主编.伏羲文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6]刘惠萍.麦积山石窟伏羲女蜗塑像试释[A].郑炳林,花平宁主编. 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上)[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 上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与意义
- 下一篇:闻喜面塑艺术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