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心肺联合超声评估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2-04-09 10:43:34  浏览次数:

【摘 要】目的:探讨心肺联合超声对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结果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心肺联合超声检查。结果:高危组PASP、Tei指数、DRVOT2、DRPA、DLPA均最高,高危组RVLS-FW检测值最低(P<0.05);各组LVEF、LVEDD、DRVOT1、RVD、DMPA、RVDm等指标对比P均>0.05。结论: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与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心肺联合超声;疾病严重程度;临床参数;相关性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everity of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clin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by combined cardiopulmonary ultrasound.Methods: high-risk group, middle-risk group, low-risk group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and control group were examined by combined cardiopulmonary ultrasound.Results: the DLPA of DRVOT2DRPA-DRPA-DLPA in high risk group was the highest, the detection value of RVLS-FW in high risk group was the lowest (P < 0.05), and the indexes of LVEF, LVED, DRVOT1, RVD1, DMPAPA-RVDm were all higher than 0.05 in high risk

Keywords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cardiopulmonary combined ultrasound; disease severity; clinical parameters; correlation

【中圖分类号】R4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8-03--01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是临床发病率较低的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准确诊断病情及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对制定治疗方案、确保临床疗效均具有积极意义[1]。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45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心肺联合超声对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结果与患者临床参数的相关性,为提高此病诊治效果提供切实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45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24-82岁、平均(51.13±2.67)岁,按照临床预后评分(GAP评分,内容涉及间质性肺疾病亚型、性别、年龄等)分为高危组12例、中危组20例、低危组13例。另选取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2-81岁、平均(52.03±2.14)岁。研究组、对照组性别、年龄、例数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以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均接受心肺联合超声检查,指定高年资、高职称临床影像学检查人员完成相关操作,所得图像需由2名或以上超声检查医师经双盲阅片法判断结果。记录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对照组心肺相关超声指标,具体参数涉及Tei指数、右室流出道近端内径(DRVOT1)、右室流出道远端内径(DRVOT2)、肺动脉主干内径(DMPA)、中部内径(RVDm)、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右室横径(RVD)、肺动脉左分支内径(DLPA)、肺动脉右分支内经(DRPA)、肺动脉压力(PASP)等,将所得数据输入SPSS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

1.2.2 心肺联合超声检查方法 肺部超声仪器选用荷兰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Philips)提供的超声诊断仪(型号:HD15),其中观察胸膜线选取L11-3线阵探头、观察B线选取S5-1心脏探头。指导待检者取仰卧位、坐位,对其后胸壁、前侧胸壁依次扫查;超声心动图扫查仪器同肺部超声,指导待检者取左侧卧位并保持平静呼吸,与胸前导联心电图同步连接后采集相关参数。

1. 3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对照组心肺联合超声检查所得相关指标(如PASP、Tei指数、DRVOT2、DRPA、DLPA、RVLS-FW、LVEF、LVEDD、DRVOT1、RVD、DMPA、RVDm等)均属于计量资料,经`x±s表示,数据传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SPSS.22),计数数据对比需行X2检验,若P<0.05则提示相关数据差异存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对照组入选人群均顺利完成心肺联合超声检查。经分析可知,高危组PASP、Tei指数、DRVOT2、DRPA、DLPA均最高,而随着GAP评分下降,各组上述指标均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对照组上述各指标检测值均最低,数据对比P均<0.05(存在统计学意义);高危组RVLS-FW检测值最低,而对照组健康人群该指标检测值则最高(P<0.05);各组LVEF、LVEDD、DRVOT1、RVD、DMPA、RVDm等指标对比P均>0.05(无显著差异),如表1。

3 讨论

间质性肺疾病患者数量约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总数15%,是一组主要对机体肺间质、肺泡、细支气管等肺部造成累及的弥漫性疾病,发病后主要病理表现包括纤维素渗出、间质水肿、成纤维细胞增生(成簇状)并对小叶间隔及肺泡腔造成累及[2]。研究表明[3],由于间质性肺疾病发病后病情呈进行性发展,随着病情进展机体肺泡毛细血管膜将表现出弥漫性受损,患者最终因呼吸衰竭、肺动脉高压致死,目前相关资料统计认为,住院期间死亡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高达10%左右。

研究表明[1],正确诊断、及时治疗是保障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但发病后此类患者并无典型临床表现,加之此病发病率较低,常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炎、肺结核、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从而易衣物患者治疗时机造成严重后果,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因此目前临床接诊疑似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后除根据其既往病史、主诉症状等信息判断病情,还应利用影像、实验室等检查结果辅助诊断。

研究表明[2],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r Tomography,CT)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间质性肺疾病的可靠影像学检查手段,包括薄层CT、高分辨率CT等,此法具有无创、无痛、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重复性强等特点。但由于CT属于大型医疗设备,使用时要求患者到达特定检查区域,而部分危重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由病房向CT检查区域转运时存在较大风险。因此提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床边检查对保障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尽快确诊病情、获得及时对症治疗、保障医疗安全性具有重要价值。

超声是临床常用的疾病诊治影像学检查手段之一,其除具有与CT相同的无创、无痛、可重复性强、操作简单等特点外,还包括便携、价格低廉等优势,虽然以往超声常作为CT的补充诊断依据,但近年来由于其可实现床边检查这一优点较为突出,因此超声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直接诊断间质性肺疾病过程中并起到重要价值。研究表明[3],目前临床主要采取心肺联合超声诊断间质性肺疾病,其中超声心动图能够对肺动脉压力、右心功能实现无创评估,而肺部超声则可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肺部情况予以有效评价,将二者联合应用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对诊治此病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表明[4],间质性肺疾病发生后将破坏肺泡壁结构,对肺血管产生缺氧性收缩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肺血管重塑效果,多方面因素共同导致肺动脉高压。本文经分析可知,高危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PASP显著高于其他各組,提示此组预后效果较差,此结论与Kelly CA[5]等人研究结果相符。此外随着间质性肺疾病病程进展,于病情进展阶段出现毛细血管前肺动脉高压并随着肺血管阻力改变而逐渐上升,因此右室功能随之受到一定影响[1]。基于此,有学者认为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预后情况与其右室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2]。本文也已分组研究后证实,高危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经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后所得部分参数与其他各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如Tei指数、DRVOT2、DRPA、DLPA等指标检测值均最高,而随着GAP评分下降,中危组、低危组、对照组入选人群上述指标均呈不同程度降低趋势,其中对照组健康人群上述指标检测值最低;高危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RVLS-FW检测值最低,而对照组健康人群该指标检测值则最高,此结论与上述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与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参数具有一定相关性,临床医生接诊患者后可利用此检查方法诊断病情、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从而更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温海艳, 姜莉.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继发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J]. 国际呼吸杂志, 2015 , 35 (16) :1213-1218.

黄向红,黄小莉. 经胸肺超声与 CT 对间质性肺疾病的诊断一致性初步探讨[J].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6,32(5): 410-413.

王柳盛, 李惠萍. 中国大陆间质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资料及研究进展[J]. 中华内科杂志,2014,53(8): 652-654.

魏路清,彭守春,曹洁,等.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8A):2521-2524.

朱维维,吕秀章,李一丹. 心肺联合超声在间质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2016, 25(3):268-271.

推荐访问:超声 心肺 临床 评估 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