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神文地理”
时间:2022-04-10 12:28:31 浏览次数:次
在大众的眼中,“神文地理”绝对是个陌生词组,实际上,它是指人类在敬神时代创造的一套地理观念,即大地上的神位布局。
最早的神文地理在原始社会时就被想象出来了。如辽宁牛河梁的新石器文化祭祀遗址就位于一座山顶,上面有“女神庙”等人工建筑。在上古时代,山顶容易被看作是通天的地方,理由很直观,因为山高,离天近。在山顶上祭祀,风光无限,也显得崇高,更重要的是空中有风云雷电,这些自然现象令原始人敬畏。高山似乎是与这些自然威力对话、向它们表达崇敬的最佳场所,因此高山的通神作用被原始人看得很重。所谓“神文地理”的建构,从大范围来说,可能就是从高山开始的。
在《山海经》中我们可以看到高山通神的言论。如:“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吾司之”,“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又是“帝之下都”,又是“百神之所在”,昆仑山在诸多通神高山中位居首位。如果画一张通神高山的分布图,在昆仑山处应标上一个最大的符号(如同我们今天标北京一样),因为它是“帝下之都”,当时大地上最重要的神位。
晚清时期,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孔子的著述中发现,孔子曾提到上古时代有一类“神守国”,由于这类国家在历史文献中记载得不多,不为后人注意。
神守国都是因为对山川的祭祀而立“国”,其首领主要是带领人们专心进行祭祀,不参加另一类“守社稷”之国(即常说的诸侯国)那种争夺土地人民、打打杀杀的事情,因此不设兵卫,势力不大。因为山川都通神,守着山川就是守着神事,所以叫神守国。孔子说“山川之守足以纪纲天下”,所以当时神守国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在较早的时候,神守国的数量应该不少,如果能画一张神守国的分布图,那么表示的都是通神、祭神的位置,也是一幅神文地理图。
后来,随着世俗政治的发达,神守国不复存在,但君王们并未因此放弃祭祀山川。即便是事务繁忙,没有功夫跑路爬山,也要在远处“望祭”一下,做做样子。此外,君王们也修建了一批祠庙,专门供奉山川之神。这一座座祠庙的分布,也是一套神文地理。
中古以后,中原大地上道教、佛教兴盛,于是神文地理又有了一番大变化。以道教的影响为例,道教经典《云笈七签》记载了唐玄宗时道家司马承祯的一次上言。这位“先生”说:“今五岳之神祠,皆是山林之神,非真正之神也。五岳皆有洞府,各有上清真人降任其职,请别立斋祠。”唐玄宗听从了他的话,“因置真君祠,其形象制度,皆请先生推按道经创为之焉”,道家就这样对过去的山川神性做了一番改造,创造出一套新的神文地理。
道家的神文地理基本上是“开洞府于名山”,道家说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关于这一百多处有仙人、真人的地方,都有确切地点可指,形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体系。
需要指出的是,道教所说的“洞天”,与天上的“天宫”,地下的“阎罗殿”等神居场所不同,既不在天空上,也不在地底下,而就在人类活动的地面上,与人间社会相错落,与人间地理的某些东西相叠合。本文所讲的“神文地理”,要点正在于此。道教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对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都有深入影响。在地理上,道教将中国的山川大面积地神化了一番,使许多名山纳入道家范畴,使许多深山僻林都产生了“仙气”。这是一项对自然景观的文化创造,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对自然景观的感受方式。
历史上,中国大地上有许多神位设定,本文所提到仅其少数,它们有一些以文化遗产的形式保留到今天,如诸佛山、道山等,但大多数已湮没在历史的演替之中。大地上曾经分布的各类神位与今天的事务或许没有什么关系,但在对民族历史进行反省时,这一方面的地理经验是不应忘记的。
- 上一篇:浅析传统图案符号的再设计
- 下一篇:从建筑透视古人生活起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