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亿收藏者买不到保险,收藏品保险难鉴定
时间:2022-04-10 12:31:25 浏览次数:次
公司完全不知道所承保艺术珍品的真正价值。
近日,经过中国保监会的批准,安盛集团旗下亚洲子公司安盛(中国)上海丰泰保险(亚洲)有限公司宣布与中国人保财险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拓展中国艺术品保险市场。这意味着,中国的个人收藏者们可以开始为自己的藏品买一份安心。然而,有专家指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收藏品市场的开拓还存在一些风险和问题,未来的道路是否顺畅还很难界定。
过亿收藏者买不到保险
在经历了过去一年的地震、水灾和龙卷风之后,海啸又肆虐而过,再次席卷了保险行业。日本和新西兰的大地震、中东地区的政治动荡,诸如此类天灾人祸使得2011年成为保险行业最贵的一年蒙受超过300亿英镑的损失。艺术保险界突然意识到那些无法预见的风险在其市场的规模。收藏家们正在规模空前的购买天文价格的艺术品,并把它们储藏在鲜有的几个免税自由港仓库中。这让专业艺术品保险公司明白他们所面对的那些未知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带来数十亿英镑的损失。
事实上,问题在于有许多收藏家主要是出于投资目的而购买艺术品,存放在自由港无需申报所储艺术品信息,同时还可避免税收和关税。BlackwallGreen的经纪负责人、艺术品保险专家亚当·普瑞迪克斯 (AdamPrideaux)说,“一直以来,整个业界都充满神秘感,保险公司完全不知道所承保艺术珍品的真正价值。”在过去,全世界范围内的收藏家都可以在自家房子或艺术仓库存储艺术品而无需提供任何详细信息。
记者了解到,目前,中国共有超过亿人的收藏者大军,而每年的收藏品交易总额也达到2000亿以上。“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保险专家介绍,尽管中国收藏品市场如此庞大,但保险公司却迟迟都不愿接手这一领域,迄今为止,收藏品市场尚未有相关保险产品上市。
早在2010年12月底,保监会与文化部就曾经联合发布通知,要大力开发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其后保监会明确提出包括艺术品综合保险、演艺活动财产保险、文化企业信用保证保险等在内的11个试点险种,并确定人保财险、太平洋产险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三家作为试点保险公司,其他保险公司也在积极加入这个行列。业内人士表示:“文化产业保险推进的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有什么市场反映。”
收藏品保险难鉴定
目前,藏家们采取的防护措施一般为在家里安装防盗系统,但由于价格不菲,大部分人都选择保险柜。据了解,还有部分收藏珠宝、钱币、票证等小型藏品的藏家,在银行里租保险箱存放藏品。但这种将藏品放在银行保险箱里却又不方便交流、把玩,这样的藏家也只是极少一部分。
专家指出,造成藏品保险空白的原因很复杂,国内保险公司在文物保险领域发展不成熟是其中之一。由于保险公司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难以估计文物价值。但艺术品保险发展困难也不能全怪保险公司,主要原因还有国内的艺术品市场围绕保险的配套还非常不健全,像评估鉴定、价格评估、艺术品修复等几乎一片空白。到目前,中国内地还没有一家服务于商业的第三方艺术品鉴定机构出现,没有一个可靠的机构能为文物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我们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它是中国艺术品鉴定的最高机构,但它不为商业服务。专家出具的证书只表明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包括商业价值。我们的鉴定证书,只能出具真品鉴定证书,不能出具赝品鉴定证书。此外,我自己的藏品有各种来源,没有发票就无法证明藏品的价值,不知道该投保多少保额。”一位资深藏家这样说。
对保险公司而言,虽然一部分私人藏家对投保有兴趣,但他们却不得不防范承保的道德风险。万一以赝品投保,损坏之后要求以真品的价格赔偿怎么办?目前国内优秀的修复师大都供职于各大博物馆,不对公众服务,这对目前艺术品保险业的开展也是一个问题。“道德风险和鉴定风险都是我们不愿意承接的原因,就算是专家给出展品的市场价值,一旦出问题,这个损失怎么算?”业内人士表示,文物艺术品损坏后的价值最难估计,比如,张大千的画滴了一滴墨水上去,这损失到底怎么算?修复后价值多少?谁说了算?按照什么标准理赔?都很容易产生纠纷。
藏品保险认证,依然任重而道远。
[过亿收藏者买不到保险,收藏品保险难鉴定]相关文章
- 上一篇:收藏品混合式交易模式
- 下一篇:中古商国际收藏品俱乐部落户北京潘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