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收藏
时间:2022-04-10 12:33:47 浏览次数:次
任何一位收藏家,他总是有自己的嗜好和收藏的目的,扇子收藏也是如此。对收藏品要考虑的是“真、精、新”。
真,是对扇子的时代考证和作者的确认,是当时的,还是后仿的。更要分清扇骨的年代和扇面的年代。所以扇子的鉴定,要从艺术和工艺两个方面去分析。如书画扇,可以旧骨配新画;也可新骨附旧画。作为扇骨,要从质地着手,是竹、木、牙、角、漆,还是其他。然后从工艺上分析造型的时代特征,雕琢、镌刻、髹漆的手段,然而根据绘画、题款等,综合后进行排列、比较、辨认,来分析确认是过去的,还是后仿的,最终确定时代。
扇面的鉴定较复杂。扇面上有工艺和书画之分。而目前最普遍受欢迎的是历代书画扇,对其的鉴定应归纳在书画鉴定中。尺缣片楮,小中见大。可以说,收藏书画扇,应具备有一定的书画鉴定功底。著名书画鉴定家张珩说:“书画鉴定的主要依据是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辅助依据是印章、纸绢、题跋、收藏印、著录、装潢等。”书画扇的鉴定也是如此。作为刚涉足收藏行列中的爱好者,当然要借助资深的文物鉴定家的眼力。但是,任何一件藏品,一定要了解其来源。特别是百年以上的扇子更要谨慎。如是墓葬中出土的扇子,要了解墓葬的时代,就能知道扇子的下限;如墓葬是残的、被盗的,最好有其他有时代特征的同出遗物,进行旁证。如传世品,要了解谁收藏,最好能追溯其源。有经验的收藏家认为,如藏品出自书香门第、名门望族者,总是上乘;而出于暴发户,则要慎之。如书画中的“苏州片子”、“扬州片子”……均是造假为讨好者开辟的市场。扇子也一样,赝品屡见不鲜。一般人往往只看名头,也不辨真伪。只要有沈周、唐寅、文徽明、祝允明、仇英的落款,则大喜过望,有时恨“失之交臂”。作假,历代都有,特别是高新技术的今天。摹品、仿品层出不穷。对真品的认识、选择,要慎之又慎,不要单看落款名头。
扇子的精华,应该是每个工艺师、艺术家的最佳杰作。但真者不一定精,每位名家都有成长过程,就是在他的成熟期,有时为了应酬上司、人情,也就潦潦草草,应酬作之。更有甚者,有些名家,只图“利”,劣作泛滥。所以精者比真者更难觅。任何一位名家,精品之作总是少数。精是对收藏家眼力的考验,是艺术水准的标尺。反之,精者不一定真。历代有些艺术家有很高造诣,但没有伯乐赏识,只能仿造名家,如张大千仿石涛……所以精品必然是高雅的,最终是人见人爱的。
不管是真还是精,收藏品要讲究新,才能吸引人。新是相对而言。有些上千年,几百年的扇子,首先观其品相,至少要保存完善,如稍有破损,不失整体风采、能复原,尚可考虑。
新者,扇子要品相好,外观全,质地坚。特别是书画扇,画面要清清楚楚、一目了然,完全能反映作者的风格、水平。最忌画面平乏,连作者的笔法、画意都不能体现,面目皆非,就是大名头,要其何用?更有甚者,扇面已“粉”,溃不成军,如同废纸。有些虽为有著录之名作,但已破旧,要考虑修复之费用,进行权衡。所以新是基础,任何一件扇子和扇面的收藏,新是第一位,品相好,“弹眼落睛”,更之名家之精品,真所谓收藏之“色、香、味”。
所以,收藏品的“真、精、新”不仅反映了扇子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更进一步体现了扇子的经济价值。
[扇子的收藏]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