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生态环境与健康维护

时间:2022-04-14 10:16:01  浏览次数:

摘要: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宇宙世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意象世界,中医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对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在《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天人相应”观点,是生态医学思想与智慧的高度凝练,阐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活动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医药对预防和治疗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的健康问题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弘扬中医理论和养生方法对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人类的共同关注。

关键词:生态环境;健康维护;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R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01-05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ealth Maintenance

HU Xue-qin1, LI Can-dong2, CUI Meng3*

(1. Institute of Orthopaedics and Traumatology, Zhejiang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 2.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Fujian 350122, China; 3.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700, China)

Abstract: The universe in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is an imagery world full of hop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health and diseas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The point of view "Unification of Heaven and Man" in the Huang Di Nei Jing is the highly condensed thought and wisdom of ecological medicine. It illustrates the close ties of change rules in nature and changes in human activities. TCM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pro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ealth problems related to change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promoting TCM theory and methods of health maintenance is important to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deserves common concern of humankind.

Key word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ealth maintena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2012ZX09304003-00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201207001-21);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09FY120300);中国中医科学院创新团队项目(PY1306);福建省2011中医健康管理协同创新中心

第一作者:胡雪琴,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诊断学。 E-mail: 549772853@qq.com

*通讯作者:崔蒙,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医药信息学。E-mail: cm@mail.cintcm.ac.cn

生态环境指“由生态关系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种种自然力量或作用的总和,不仅包含多种自然因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因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1]。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日积月累对自然环境进行了毁坏,产生了危害人类自身生存的污染问题,进而产生了由生态环境引起的负反馈效应。

1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

人类的健康状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人们曾对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有过激烈的讨论,但真正引起人类重视的是在生态破坏威胁到了人类健康,直接影响到了人类生存的时候。生态与环境俨然已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环境污染加重,造成空气、水源的污染,直接造成人类生活条件变差,人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导致了产生许多新旧疾病的结果,如“克山病”“大骨节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氟病”等,均与生态状况紧密相关,地区的地质结构、地质组成、环境条件等变化都成为了致病因素。

连年来,中国大部地域出现雾霾天气,这种环境的变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状况。一项对北京市当地居民的空气污染与每日居民死亡关系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空气污染对居民致残死亡的增加有显著影响,并且对患有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的死亡危害性更大[2]。

此外,从某种意义上讲,近年来,人畜、人禽共患的传染病就是生态环境变化引发人类疾病谱发生变化的例证,这些新发疾病使人类的健康面临着一些前所未有的潜在危害。如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04年的禽流感,以及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在韩国持续蔓延,都引起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爱德华·特纳曾经指出,真正的健康来源于环境与经济、教育的文明、和谐发展之后[3]。20世纪90年代,美国环保局(USEPA)大力推行一项新的环境保护策略——保护生态系统健康与维护人体健康同样重要,而且研发了生态风险评价程序和对应的技术支撑系统,将人类健康和环境健康在同一个风险评价框架下进行衔接[4]。这一实施措施引起了全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态环境相关关系的重视。

2 东西方生态哲学研究

中西方文化在认识自然的哲学观上存在差异,在看待自然的态度上也有不同的立场和主张。西方的主流观念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宰,以统治者自居,因此崇尚人类中心主义、唯发展主义及科技至上。而中国主流观念则是提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关爱自然,善待自然,遵照自然发展的规律。固然,西方文化中也蕴涵着丰硕的科学精神成分,诸如契约精神、法治精神、民族精神、生态精神等。此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也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激发了生态哲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形成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中国的主要哲学学派包含了儒家、道家、墨家等,均有从生态的角度认识世界,寻求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态理想社会。从孔子、孟子到荀子,儒家都是主张以礼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孔子提倡“乐山乐水”的生态协调理念(《论语·雍也篇第六》);孟子明确提出“仁民而爱物”的观点(《孟子·尽心上》),建立起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树立了儒家生态和谐观;荀子主张用“圣人之制”的措施来维护生态和谐,对破坏农田水利、乱砍乱伐的人采取惩罚(《荀子·天论》);程颢认为,天地间的万物是血脉贯通的,而这个贯通的基础是“气”。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寰宇世界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意象世界,是生机昂然、理想飞扬的“统一场”,以宏伟的气魄、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寰宇[5]。

总之,东方哲学并非完美无缺,西方哲学亦非一无是处,西方哲学中的优秀因素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领会和借鉴。只有集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才能引领人类社会走向生态文明。

3 环境污染与现代医学的改变

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报告中提到,“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再将疾病作为主要的研究领域,而应该将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可见对医学目的的追求发生了改变。人们已经感受到了医学正在逐步回归的信息,即从之前的技术医学向整体医学回归,西方已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回归到传统医学。正如Roy Porter指出“在过去20年,西方已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求回到西方医学传统的起源,同时也开始寻求另一种医学的智慧”[6]。

随着现代西医对人体认识的深入,近代科学的静态观察和单因素分析方法与对人体的调节控制所要求的整体性愈来愈不相适应,自然疗法、天然药物重新又引起人们的兴趣,中医学作为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全球范围内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现代医学模式改变的趋势来看,中医传统理论越来越与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总趋势相接近。

4 中医学与生态医学

中医学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对环境与人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远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经给出了答案,谓之“人与天地相应也”,即人与自然环境保持平衡。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相应,人类要维护健康,就要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提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发生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明确地将人体的机能活动节律变化置诸天地时空中进行考察研究。人与环境作为统一整体,相互影响、和谐共处的天人合一论不仅有其合理性,而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7]。

4.1 文献记载

中医学对环境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有深刻的认识,向来十分重视环境与人的密切关系。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在古文献中有大量记载。如对大气污染的描述有瘴气、毒烟、冷烟气、毒雾、白气、宝气等别称[8]。中医古籍中固然没有环境污染的概念,但从“秽浊之气”“山岚瘴气”“岭南毒雾”“浊气”等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医学已经认识到大气因素可作为致病因素,对生物性大气污染也有一定的认识[9]。东汉时期,由于战争饥荒等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腐败的尸臭散发于空气中,成为当时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张仲景总结为“雾伤于上”[10],并探其原因认为是雾之伤人,多伤于人体皮腠,尤其是人体上部,可谓是中医学对雾霾等环境污染的初阶段认识。此外,中医对环境污染也有所了解,将病因基本概括为六淫、疫疠、毒等3种。例如,《诸病源候论·瘿候》认为“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动气增患”。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已经将情志内伤及水土等认为是瘿病的主要病因。随着中医的现代研究,提出了新病因学说——“环境毒”,包括水毒、声毒、食毒、气毒、土毒等[11]。

4.2 基于天人合一的生态医学体系

“天人相应”是《黄帝内经》生态医学思想与智慧的高度凝练,它阐明了自然界的变化规律与人体活动变化之间的某种联系,并以此引导人类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天人相应”的核心思想包括2个方面。第一,人体“小天地”与自然界“大天地”具有可以类比的结构和功能,因此可以参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认识和研究人类的疾病规律;第二,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类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并适应着四时变化进行生命活动[12]。因此,生态医学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13],通过观察和了解自然界的生态现象、结构和规律,有助于中医学认识人体的结构、功能、疾病及其防治规律,此即《黄帝内经》中提出的“法则天地”。

中医学是以寻求人类健康为目的的健康智慧医学,中医理论中包含有丰富的生态医学思想。在“天人相应”总体思想的引导下,通过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与异常变化的理性认识,深入剖析人体结构、功能、疾病及其诊治规律,并最终指导医疗实践。换言之,就是要按“天人相应”的思想建立一种重视人类健康与环境密切相关的医学体系。因此,中医学是从生态学角度、以古代生态系统思想与原理来研究人体结构、功能及其生态均衡原理,研究人体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机理及其诊治规律的生态医学体系。因此说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14]。

4.3 病证辨治

中医认为,大气污染造成的“邪气”感染途径多由皮毛口鼻而入,由表及里或表里同病,既可侵害人体脏腑、经络、筋骨、肌肤,又可伤及人体阴阳、气血、津液;既有外感病证,又有内伤病证,关系到内、外、儿、妇等各科及多个系统。因此,在治疗时需运用中医理论对不同的致病因素引起的病证进行相应的辨证论治[15]。《伤寒杂病论》中提出,“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同理,中医养生也强调要取法于四时、人体才能健康的重要道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到“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人类应当效法天地,才能够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

5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

人类生存的自然界不仅是由空气、阳光、土壤、水等组成的大环境,同时尚有一个由细菌、病毒、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构成的微环境。与大环境相比较,微环境与人类健康也有紧密联系。因为环境污染、居民膳食结构的变化、抗生素在食物链中的沉积以及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增长,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也已经由表及里,关注到人类健康的本源——体内微生态环境。当体内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受到影响时,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健康[16]。如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功能性腹泻,阴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妇科疾病,呼吸道菌群失调导致的呼吸道感染等。1977年,由德国Volker Rush最早提出的微生态学(microecology),是生态学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17]。随着微生态学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微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医学理论与微生态学的某些基本理论观念极为相似,具有同一性[18]。

中医把脾胃称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精微和运化水湿2个方面。脾运化水谷之功能,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并将精微物质吸收传输至全身各脏腑。实际上,很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菌群,进而影响与肠道菌群相关的人体健康状态[19]。近年来,发现肠道微生态从消化、营养吸收、能量供给、脂肪代谢、免疫调节、抗疾病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是人体代谢的一个重要“器官”。中药的利用吸收依赖于肠道微生态,其发挥作用除了经肠道吸收外,也与中药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相关。中药给药的主要途径是口服,而吸收利用在肠道,因此必然与肠道微生态关系密切。含苷类物质的中药,如黄芪的黄芪甲苷、人参的人参皂苷、有效泻下成分的大黄蒽苷、龙胆所含的龙胆苦苷等,由于分子量大,亲水性高,苷类化合物是不容易被肠道吸收的。因此,它们必须先在肠道内被益生菌水解成苷元,苷元才能被肠道吸收,从而发挥药效作用。正如微生态学创始人魏曦教授断言,“微生态学很有可能是一把打开中医奥秘的钥匙”[20]。

6 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疗服务也向预防保健服务发生转变。而理论体系初步成型于2000多年前的中医药学,考虑多因素对人体的影响,将人放在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非线性复杂系统中,并运用中药、针灸、按摩等各种疗法多组分、多靶点、多途径、多效应地进行综合调治,从而实现“阴平阳秘”“形与神俱”的功能状态,对于生态环境污染引起疾病的防治具有一定优势,积累了超过2000年的健康维护的实践经验。

同时,由于国际大环境和人类健康理念的变化,给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时机。在《国家环境与健康行动计划(2007-2015)》提到,利用中医药古籍文献中的传统知识,重视其中蕴含的摄生康复及辨证论治等理论知识,充分施展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开展中医药对环境污染所致亚健康及环境污染相关疾病的干预研究,提出适用于当代人们的干预措施,大力推广中医药的保健养生方法[21]。充分表明中医药对预防和治疗与生态环境变化相关的健康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弘扬中医理论和养生方法对正确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引起人类的共同关注。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国情研究第一号报告:生存与发展——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142.

[2] XU X, GAO J, DOCKERY DW, et al. Air pollution and daily mortality in residential areas of Beijing, China[J]. Journal of Antibiotics,1994,49(4):216-222.

[3] TENNER E. Why Things Bite Back: Technology and the Revenge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M]. New York: Knopf,1996.

[4]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Guidelines for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R]. Washington DC: Federal Register, 1998,63(93):26846-26924.

[5] 周赟.《正蒙》诠译[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6] PORTER R.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Medicin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7] 严世芸.中医学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4.

[8] 冯汉镛.中医对大气污染的认识[J].中医药学报,1990(1):4-6.

[9] 秦英,杨君,王成祥,等.中医学研究环境污染现状与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1):72-74.

[10] 王华,陈国权.重庆酸雾与“雾伤于上”[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5,8(8):560-561.

[11] 姜良铎,秦英,杨君,等.试论环境毒[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5(9):3-5.

[12] 郭凤鹏.中医生态学思想初探[D].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2009.

[13] 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 2004,20(3):36-40.

[14] 马伯英.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J].发明与创新,2007(1):29-30.

[15] 白兆芝,续焕香.中医病因学说应当研究的新课题[J].山西中医, 1990,6(5):1-3.

[16] 杨海军.改善微生态环境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J].食品安全导刊, 2011(3):60-61.

[17] 康白.微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轨迹[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2, 14(6):311-314.

[18] 郭静,陈文慧,袁嘉丽.微生态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运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0):2875-2876.

[19] 陶金华,狄留庆,单进军,等.肠道微生态与中药有效成分代谢的相互作用[J].中草药,2008,39(12):1902-1904.

推荐访问:生态环境 维护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