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带结构在常用心脏超声切面的分布探讨
时间:2022-04-14 10:22:04 浏览次数:次
【摘要】 目的 观察心肌带结构在常用心脏超声切面的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hilip iE33超声诊断仪对其心肌带结构进行观察。结果 可清楚的观察到在不同平面上显示的心肌带的各段。结论 在不同的心脏超声切面中,心肌带各段分布的情况不同,本次研究为今后心脏超声进一步研究心肌带结构和功能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心肌带 结构 心脏超声切面
【中图分类号】 R445.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4(c)-0173-01
心肌带理论是心脏基本结构功能的重要理论基础,受到了越来越多心脏外科医生的关注,医学上对心肌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随着心脏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心脏超声技术用于研究心肌结构和功能方面也在磨合中不断的深入。本文通过观察心肌带结构在不同心脏超声切面中的分布情况,为日后使用心脏超声研究心肌带结构和功能提出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18例,50名志愿者均血压正常,心电图检查正常,没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1.2 方法
被检测志愿者左侧卧位,在胸骨左缘第4根肋骨间观察心尖部左室长轴切面,观察平面与右胸锁关节、左乳头连线平行;在左侧第4根肋骨间观察左心室乳头肌水平短轴切面,观察时,平面应与左肩右肋弓连线相互平行;将仪器探头放置于心尖搏动位置,向右侧的胸锁关节观察心尖四腔面;探头置于胸骨旁左室短轴主动脉瓣水平切面后,稍稍向左下方移动,观察左室短轴二尖瓣切面;探头置于胸骨旁左室短轴乳头肌水平切面的方位后向左下方移动,观察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1.3 常规心脏超声的切面
心尖四腔切面,既经过心尖与心室间隔平面的垂直平面;心尖部左室长轴切面,既经过心尖与心室间隔平面的平行平面;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既与心室间隔平面垂直同时又与房室间隔平面平行,接近心室底部的平面;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既与心室间隔平面垂直又经过前后乳头肌的平面;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既与心室间隔平面垂直,又与房室间隔平面平行,接近心室心尖部位的平面。
2 结果
通过研究可见,心肌带是由肺动脉而起,由主动脉而止,形成了基底环和心尖环。其中,基底环形成了包绕右心室和左心室的横向外壁,心尖环的降段延续了基底环的路径并向斜下方继续延伸直到心尖后部,经反向螺旋绕向斜上方成为升段,降段和升段共同形成了双螺旋结构。
2.1 心尖四腔切面
观察可见,右心室的侧壁全部由右室段构成,心室间隔有3层,包括:由右室段构成的右室面,由升段构成的中层,由降段构成的左室面。左室的游离面也包括3层,分别是由降段构成的心内膜下1/3,由升段构成的中层,由左室段构成的心外膜上1/2。
2.2 心尖部左室长轴切面
观察可见,左心室的前壁有2层,分别是由升段构成的心外膜层和由降段构成的心内膜层。左心室的后壁分为3层,分别是由降段构成的内层,由升段构成的中层和由左心室段构成的心外膜的上1/2。
2.3 二尖瓣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观察可见,右心室的侧壁全部由右心室段构成,室间隔有3层,分别是由右室段构成的右室面,由升段构成的中层和由降段构成的左室面。左室的游离面也包括3层,包括由降段构成的心内膜,由升段构成的中层和由左室段构成的心外膜。
2.4 乳头肌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观察可见,右室的侧壁全部由右室段组成,室间隔包括3个层面,由右室段构成的右室面,由升段构成的中层和由降段构成的左室面。左室游离面也包括3层,分别是由降段构成的心内膜,由升段构成的中层和由左心室段构成的心外膜。
2.5 心尖水平左室短轴切面
观察可见,降段主要构成室间隔的前半部分,升段主要构成室间隔的后半部分。左室游离壁的内层由降段所构成,外层由升段所构成。
3 讨论
根据观察结果发现,在心脏功能中有重要位置的室间隔是由3层心肌构成的。右心室壁在任何切面中,心肌结构都只有1层,而左心室在不同平面中的心肌由2~3层所构成。因为心肌带各段的分布不相同,左心室因包括了心肌带的两个环,故由2~3层的心肌构成,而右心室只有心肌带的一个环,故只有1层心肌构成,所以左心室壁要明显厚于右心室壁。而这也恰恰符合了心肌室的结构理论,右心室因壁层薄,肌肉的收缩张力小,室腔内的压力也就小,可作为容量泵;左心室壁的基层较厚,肌肉收缩张力大,室腔内的压力也就大,可作为压力泵。总之,在不同的心脏超声切面中,心肌带各段的分布都不相同,本次研究为日后心脏超声技术对心肌带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一定基础,但仍需要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长青,张涛,李力兵.心肌带解剖结构的实验研究[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6,22:410~412.
[2]张涛,高长青,李力兵.心肌带结构在常用心脏超声切面的分布[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8,24:105~107.
【收稿日期】 2011-12-03
[心肌带结构在常用心脏超声切面的分布探讨]相关文章
-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治疗的观察
-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体会
- 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46例临床分析
- 强化阿托伐他汀干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影响
- 心肌缺血期应用环孢素A对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
- 急性心肌梗死伴应激性高血糖冠脉造影及临床特点
- 25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动态心电图分析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路径实施效果探讨
- 急性心肌损伤与生化标志物
- 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 超声电机变摩擦三向接触模型的输出特性分析
- 体表超声与体内超声结合诊断胆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 心肺联合超声评估间质性肺疾病严重程度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
- 急性输尿管结石患者肾周积液超声诊断分析
- 126例尿路结石患者超声诊断资料回顾性分析
- 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诊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13例小儿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超声表现分析及临床诊断意义
- 超声斑点追踪在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评价中的作用
- 2022年度县医院超声科主任先进事迹材料
- 超声积分法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价值
- 影响异地分布式物流项目团队信任的关键因素分析
- 探究智能电网中清洁分布式能源的优化利用策略
- 心脏辩症的开创者,心脏学说的奠基人
- 心脏检查及其结果的临床意义(上)
- 心脏病患儿的护理与成长
- 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研究
- PRVC和VC模式在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
- 吉林心脏病医院中德心脏病中心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