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起搏操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应用

时间:2022-04-15 09:49:17  浏览次数:

摘要:目的 总结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应用"起搏操"以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方法 从手术当天即指导患者行"起搏操",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度。结果 "起搏操"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掌握,应用后普遍提高了术后患者的舒适度。结论 永久起搏术后应用"起搏操"的患者无1例发生电极脱位、 囊袋出血、肩周炎、 静脉血栓形成、 腰酸痛、便秘等并发症,此操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掌握,适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起搏器;术后护理;活动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研究出的起搏器的性能越来越好。除了心律失常外,CRT/CRT-D、ICD等技术在临床使用也越来越广,医生植入技术也逐渐熟练。以往起搏器植入术后传统的作法是绝对卧床3~7d[1-3],目的是为预防术后电极移位。但近年来的研究证明,缩短卧床时间并不增加电极移位的发生,且有利于切口愈合,减少术后感染、栓塞等与长时间卧床相关的并发症。我院从1996年植入第一台永久起搏器开始,至今共植入永久起搏器约900余台。结合多年护理经验,我科自2011年12月在临床开始使用自创"起搏操",使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与长时间卧床相关的并发症如:肩周炎、静脉血栓形成、腰酸痛、便秘等基本消失,且无1例患者出现术后电极脱位、囊袋出血。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126例,男76例,女50例;平均年龄68岁。其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42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84例,尖端扭转性室速2例,难治扩张型心肌病4例。

1.2方法 术前按术前常规处理,术后即指导患者行"起搏操"。活动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重视患者主诉,特别注意术后电极脱位、囊袋出血、肩周炎、静脉血栓形成、腰酸痛、便秘等的发生情况。

1.3起搏器安置材料与方法 均使用美敦力起搏器,安装电极全部为螺旋电极。手术方法:切开左侧颈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导管,起搏器埋藏于术侧胸大肌前。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加强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以增加亲切感。根据患者的心理在术前做针对性指导,语言通俗易懂。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疾病和起搏器的知识,说明手术目的、意义、方法、麻醉方式等,取得患者的配合。

2.1.2术前准备 做好颈部、双腋窝、胸部皮肤备皮,训练在床上大小便,进人导管室前建立静脉通道于右上肢,术前30min~2h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给予镇静剂。

2.2 术后护理

2.2.1常规护理 术后妥善搬运患者至病床。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起搏器的起搏及感知功能。术后2h内监测生命体征1次/30min,之后遵医嘱。予以500G的沙袋压迫囊袋4~6h,沙袋的重量和压迫时间因人而异,观察伤口敷料及周围循环情况。协助床上排便排尿。术后回病房即可指导患者进食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过快、过饱加重心脏负荷。

2.2.2体位及活动指导(起搏操的应用)

2.2.2.1体位 应用气垫床提供柔软整洁的被褥。在术后6h内,协助患者取平卧位,进食或排便时可抬高床头15°~30°。6h过后可取左侧或右侧<45°卧位,侧卧位时在肩背、腰臀及屈膝部位垫以软枕。12~24h后将床头抬高协助其取半坐位,后背垫以软枕;如无不适可尝试协助其双腿下垂,以适应体位变化。变换体位时帮助其选择正确而舒适体位,卧位姿势应维持良好的解剖位置,避免过度伸展使肌肉紧张,以达到舒适。

2.2.2.2活动指导 ①术后当天至1w内活动指导:术后即要求指导并协助患者作肢体活动,向其讲解此时活动肢体的重要性。术后双下肢及右上肢活动不受限,指导患者在制动肩关节前提下每15~30min活动手术侧肢体1次,术侧手指自然活动及作握拳或屈肘活动,持续至术后3d。术后3d~1w内指导患者行术侧上肢30°前后甩臂运动及屈肘内旋运动,活动过程中仍要制动肩关节;②出院后活动指导:如无特殊情况,术后1w患者可拆除缝线出院。护士应给予充分的出院活动指导。术后第2w开始指导患者术侧手臂逐渐抬高至肩平,使肢体与肩部呈90°直角,一般抬高不超过90°。术后第3w开始指导患者行术侧手臂爬墙运动,术后第4w开始指导患者行术侧手指摸对侧耳运动,活动过程中宜动作缓慢、温柔,循序渐进。植入起搏器后经过1个月,大体上运动是没有妨碍的。但是马拉松或竞走这样激烈的运动还是应该避免。

3 应用体会

虽然术后早期适活动无并发症的危险增加,但我们在工作须做到防患于未然。护理要点:①手术当天侧卧幅度不宜大于45°,避免重力影响造成皮下淤血;②下床活动的幅度不宜过大,活动时固定好肩肘关节;③对合并有其他疾病患者,应根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卧床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由于心内膜光滑及肌小梁扁平较容易发生脱位[7],故此类患者要特别加强观察,术侧肢体避免过度用力;④护士为患者作好健康宣教,出院患者除口头宣教外,还应做示范,提供图谱配以文字说明。指导正确的体位与活动方式。

4 讨论

4.1心脏永久起搏器的临床运用已有近50年历史,全世界已有300多万人接受了心脏起搏器的安置[5-6]。起搏系统不仅能有效地改善心律失常等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更重要地是挽救了很多危重患者的生命[4-5]。

4.2主动电极导线在固定上具有更多优势。它具有不易移位、卧床时间短、易于拔除、置入部位灵活等优点。主动固定电极导线通过旋出的弹簧拧人心肌内,但电极并未深入心肌组织,而组织被吸附于主动固定电极内,达到牢固固定的目的,可降低电极导线脱位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主动固定电极导线几乎没有脱位发生。

参考文献:

[1]林菊若,金乔,主编.中华护理全书[M].南昌:江西科学出版社,1993:300.

[2]熊莉娟.高龄患者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9,14(4):21.

[3]黄玉兰.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人术后囊袋积血的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182.

[4]王红霞.全埋藏永久起博器安置术后体位和卧床时间的探讨[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1):53-54.

[5]李兴花,刘芬兰,倪晓荣,等.基层医院双腔起博器置入患者的心理及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21):4671-4671.

[6]刘雪玲,任利辉,叶慧明,等.老年人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8,7(4):274-276,280.

[7]杨杰孚.常见起搏器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3):83.

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起搏器 起搏 植入 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