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衰竭30例临床对比观察
时间:2022-04-17 10:43:40 浏览次数:次
【摘要】目的:探析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与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对比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的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比照组,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方法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比照组患儿在气管通气以后采用常频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儿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以及合并症,也被称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情况的发生率与呼吸机使用的时间。结果:两组患儿在经过治疗以后,血气分析指标均得到明显的改善,实验组的PO值明显小于比照组患儿(P>O.05);其中实验组患儿PCO的值大于比照组(P 【关键词】新生儿、呼吸衰竭、临床分析、对比观察 【中图分类号】R53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7-0581-01 呼吸衰竭是指患者的呼吸中枢或是呼吸器官等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的病变,从而导致患者的通气以及换气功能障碍,使得呼吸系统吸入氧气以及排除一氧化碳的功能不能满足人体需要的外呼吸功能障碍,是临床上的危害病。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作用是患儿在有自主呼吸的前提下,持续给予正压通气,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新生儿的肺透明广泛应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和早产儿呼吸暂停以及肺不张等疾病的呼吸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儿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30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者,其中实验组患儿15例,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7例,出生时间在3-6小时,平均出生时间为4.2小时,患儿的胎龄在34—38月,平均胎龄为35.2月,患儿原发病为肺透明模病10例,肺炎5例;比照组患儿15例,男性患儿9例,女性患儿6例,出生时间在4—7小时,平均出生时间为4.5小时,患儿胎龄在35——39月,平均胎龄在35.6月,患儿原发病为肺炎4例,肺透明膜为1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胎龄以及病情指标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新生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主要是对新生儿的保暖和预防感染的工作以及对血压和血糖的检测,保证患儿的血压和血糖稳定。另外,在完成综合治疗以后,实验组患儿使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初参数的设置为:呼气末压5-67cmH O(1 cmn O=0.086 kPa),吸氧浓度35%~50%,并根据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血气分析结果逐渐将参数下调至呼气末压3~4 cmH O,吸氧浓度为2 0%~30%,直至撤机;比照组患儿则在气管插管后,使用常频机械通气,吸气峰压在l5~30cmn:O,呼吸频率50-70次/min,呼气末压5~68cmH~O,吸氧浓度70%~80%,并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气分析结果逐渐下调呼吸机参数,直至撤机为止。 1.4 观察指标 主要是通过三个方面对新生儿患者进行观察,首先是患儿的心率和呼吸以及皮肤颜色与经皮氧饱和度;其次是上机前后的血气分析结果;最后是患儿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的发生率以及上机时间来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士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新生儿患儿在治疗后发绀和三凹征症状消失,经皮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患儿上机后24小时内的血气分析指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都顺利撤机。 2.1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新生患儿上机前的PO2 和PCO2 以及pH值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O.05),上机后实验组的PO2明显小于比照组(P>0.05),PCO2明显大于比照组患儿(P 表一: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前后比较 组别PCO2(mmHg)PO2(mmHg)PH值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56.2±7.048.1±4.559.8±2393±34.57.22±0.067.29±0.06对照组55.8±9.237.5±9.860.5±21105±48.17.16±0.117.37±0.08P值0.9330.0010.930.4850.1070.0032.2 合并症发生率。两组患儿在使用不同呼机治疗以后的相关性肺炎和肺出血症状发生率的对比,实验者的患儿肺炎发生率明显小于比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二:两组患儿合并症发生率以及上机时间对比 组别上机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出血治疗组57.2±33.611对照组140.8±93.297P值0.0060.0430.3543 讨论 改善新生患儿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是治疗通气和换气的功能,主要目的是使患儿能有效的实现通气和气体的交换,从而使血气能够在正常范围内并能保持气道的通畅和辅助呼吸的治疗。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是患儿可以自主呼吸时使用的一种人工通气法,主要是辅助通气,原理是通过吸氧时持续产生的气流和气道正压使得病变的肺泡可以保持开放以及减少功能残气量增加,避免患儿呼吸时肺泡早期闭合,主要是改善换气功能和起到防止肺不张的现象。 常频机械通气需要气管插管,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起合并症的发生,例如是新生儿肺部出血以及肺炎的现象,主要原因是患儿在气管插管以后,反复吸痰容易将细菌带入肺部从而导致病变的现象。与常频机械通气治疗相比,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的治疗可以避免患儿进行气管插管,保持了患儿气道的完整以及气道的防御措施,避免肺部感染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患儿的舒适感,并且有效的改善患儿的肺泡气体交换而减低心率 。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种不同通气方式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对比和分析,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及时有效并且舒适的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保持患儿血气的正常,明显减少上机时间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建荣.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17) [2] 李晔. 改良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急性呼衰36例护理体会[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01) [3] 陈峥嵘. 呼吸衰竭新生儿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应用及护理[J]. 护理与康复. 2008(07)
[新生儿呼吸衰竭30例临床对比观察]相关文章
- 成功抢救7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分析体会
- 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急救措施分析
- 新生儿窒息急救与护理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进展
-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
- 优质护理对新生儿智能发育与家长满意率的影响
- 新生儿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 唇腭裂新生儿术前干预对序列治疗的影响
- 临床护士实习实践心得精选3篇
- 医学生临床医学实习鉴定报告
- 经腹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41例临床分析
- 2005年临床医学进展回顾(消化内镜)
- CTC对直结肠癌的诊断价值和临床应用
- 中医临床辨治早搏的优势探讨
- 猪链球菌2型感染的临床特征和治疗
- 片仔癀临床应用解析
- 尿常规检测对尿路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八味和胃汤治疗的临床观察
- 鸡发生呼吸道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英国正在研制便携式呼吸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呼吸道病毒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 慢性呼吸病的生活保养
- “老慢支”请坚持健肺呼吸法
- 开胸术后下呼吸道痰液阻塞的经纤支镜灌洗治疗护理配合
- 集束化护理在CABG围术期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
- 肺切除术后呼吸道的护理
- 专家观察
- 脑梗死急性期的辩证施护效果观察
- 上一篇:1例胃减容术后吻合口瘘患者在ICU期间的护理
- 下一篇: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