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XX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2022年)

时间:2022-05-23 13:35:03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XX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2022年),供大家参考。

XX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2022年)

XX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

千亩连成片,把酒话桑麻——**镇**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

  种桑养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发明创造,已有4000-5000年的历史。“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一首古诗,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写的《过故人庄》,这首诗表明,种桑养蚕、种麻织衣成为我们自古以来农业和农事的代称。
  近年来,我镇抓住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深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市委六届十四次、县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以集体经济“揭榜试点”工作为抓手,充分发挥好**在生态环境、气候条件、政策支持及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推进千亩有机蚕桑产业示范区建设和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产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大力推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重点在质量效益单产上下功夫,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引进蚕桑优良品种,积极引进资金兴建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水利设施,积极引进智能设备推行省力化种养,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蚕茧质量。经过多年的培育养护,**村蚕桑获得OFDC有机认证,其所生产的有机蚕桑产品能直接出口欧盟。
  (二)蚕桑产业扶贫卓有成效。栽桑养蚕投资少见效快,
  产品百分百商品化,是实现快速脱贫的好产业。**村在**政府指导下积极探索由龙头企业带动的蚕桑产业扶贫,累计建设蚕桑产业园区面积达1000亩,带动当地38户农户参与养蚕,实现当年栽桑当年见效、三年脱贫奔康,走出了“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模式。
  (三)县域乡村振兴先行先试。**村充分依托自身条件,同当地龙头企业密切合作,大力发展村社集体经济,采用“返包倒租”模式,真正依靠蚕桑产业带动当地脱贫致富,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全面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生态环保水平,更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施乡村振兴的机制、路径、方法,为**乡村全面振兴当好标兵,做出示范。
  蚕桑产业是我镇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既是传统优势产业,也是现代优势产业、更是绿色发展产业。**镇深入贯彻推进新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村蚕桑产业做大做强提供机遇和条件。
  (一)现有蚕桑发展获利颇丰。**镇**村多山地、丘陵地形,绿水繁花处处可见,种桑养蚕的生态条件得天独厚。该村自2018年始,引进业主流转土地,逐年扩大规模,现有蚕桑产业园规模已达1000亩,2018年饲养1季晚秋蚕,纯获利为6.3万元;2019年喂养4季蚕,纯获利48.3万元;2020年,饲养4季蚕,纯获利为65.6万元;**年,饲养四季蚕,纯获利139.5万元,带动全村65户群众致富。
  (二)干部群众发展愿望强烈。随着乡村振兴政策的不断推进,龙头企业布碧丝在**村发展的有机蚕桑产业得到大力发展,让全村党员群众看了有机农业的出路和希望。换届之后,村两委团结一心,与全村老百姓发展有机蚕桑的想法一致,发展的愿望极为强烈。
  (三)产业发展条件优势明显。一是**村发展的蚕桑为有机蚕桑,绿色纯天然无添加,并获得OFDC有机认证;二是交通便利,紧邻G85高速公路**出口;三是**村自然资源丰富,有小二型水库1座(东升水库),有撂荒土地150亩;四是有机蚕桑产业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带动更多的百姓致富。
  总结我镇**村千亩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之所以得到较快发展,而且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三个创新”:
  (一)根植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是采用“返包倒租”模式。**村采取公司集中流转土地建桑园然后返包给农户的方式,实现蚕桑适度户营规模经营,提高蚕桑产业聚集水平,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二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村引进龙头企业布碧丝公司进驻,**镇重点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支持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建基地、提质增效上规模、与蚕农建立利益联系长效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三是创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落实金融、保险、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与龙头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重点培育10亩桑园以上的大户8户,50亩以上的家庭农场6户,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蚕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四是基地建设创新。鼓励新型经营主体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及入股等方式,规范有序流转土地建桑园、建养蚕大棚设施,推进蚕桑基地标准化建设。五是产业融合发展,做强一产,推进基地向支撑二三产业发展的车间转变。做优“二产”,积极开展蚕桑产品原产地初加工,推进产业化开发,丰富蚕桑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做活“三产”,充分发掘蚕桑文化底蕴,积极发展休闲体验蚕业,推进蚕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强化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通过自主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集群创新等形式,通过良种、良法、良具创新推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一是坚持优良品种创新,加大蚕桑新品种培育,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确保茧丝质量基础。二是坚持基础设施推广创新。积极争取水利设施项目,花大力气引进资金,畅通700余亩产业园水系,通过铺设地下管道、修复配套机井等措施,改善水利设施,提高蚕茧产量。三是坚持推广智能设备。蚕桑种植过程中使用无人机进行播种、施肥,使用太阳能杀虫灯进行绿色环保灭害,使用监控设备实时了解蚕桑生长状况,积极推广使用蚕桑实用新装备,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四是坚持产品创新,深入研究市场,根据需求调整供给,为市场提供有效优质的蚕桑产品。
  (三)完善管理创新
  管理是产业生存、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创新就是把管理方法、手段及模式等管理要素进行组合创新。一是完善组织构架。积极开展“支部+公司+合作社+业主”产业化合作模式,引导和鼓励农户把确权后的承包土地经营权交由村支部统一收储,入股成立村一级的合作社,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引进社会业主按规范标准发展有机蚕桑及延伸产业。二是突出抓好利益联结机制。制定考核激励政策,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与蚕农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利益联结长效机制。对流转的土地,统一按200元/亩的标准进行流转,用财政投入资金形成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资产交由村合作社管护,合作社再根据农户流转的土地亩数股权量化给农户,农户按股份获得股权收益。按标准化种养生产出的有机蚕茧、桑枝菌等产品增值部分的利益按照农户10%、合作社30%,业主60%的比例进行利益分配。三是强化技术服务管理。加强对养蚕大户和农户指导管理,解决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蚕需物资的集中统一配送服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四是狠抓质量管理。推行仪评收茧,仪评小组一般由布碧丝公司、聘请的专业人员、有一定威望的村组干部、蚕农推荐的养蚕大户组成,明确优茧优价,以价格杠杆带动蚕农树立质量意识,引导优质蚕茧生产,确保公平正义和市场稳定。五是强化品牌打造和管理。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质量、信誉,是竞争力、是效益。与布碧丝公司合作,持续开发蚕丝纺织产品,拓展蚕桑深加工,后续还将培育创立“蚕丝被”、“桑葚果酒”、“有机桑枝菌”等乡村品牌。
  蚕桑是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绿色产业,有龙头企业带动,产品能变成商品,是脱贫致富的好产业,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偏远乡镇,要充分利用好各种项目资源、贷款优惠等政策,积极发展蚕桑产业,推广“人平两亩桑、脱贫奔小康”的蚕桑产业典型脱贫模式。同时,探索总结蚕桑产业扶贫新模式,加强宣传推广,让蚕桑产业在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乡村振兴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推荐访问:蚕桑 产业发展 实录 xx村蚕桑产业发展实录 蚕桑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做好蚕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