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时间:2022-05-28 14:49:02  浏览次数:

【摘要】义务教育是关系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而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事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大局,是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完善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是义务教育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并在近几年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但目前该体制仍存在一些问题。要促进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缺限和问题,并就如何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 义务教育 财政体制 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其发展历来是党和人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农村义务教育能否得到长远发展,其关键与核心在于是否有一个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最根本问题是财政体制。因此,必须对我国现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进行改革,以确保普及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中存在的缺限和问题

(一)投入总量不足

义务教育属于纯粹的公共品,是社会公益事业,国家应尽可能的保证义务教育的免费性质。我国于1995年通过的《教育法》规定:到20世纪末,财政性教育支出应达到GDP的4%。我国2012年财政性教育支出2.2万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8,甚至还低于上90年代全世界平均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5.7%)。对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虽然已经明确了是“以县为主”的责任,但是中央、省、市和乡镇政府的责任没有得到明确,对于农村义务教育配套资金义务还存在层层下压现象。以目前我国的中央政府仅仅负担了农村义务教育的2%左右的水平,大大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城乡分配比例不合理

由于历史和政策等原因,城乡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城市义务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都是各级财政重点保证的,农村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的投入严重不足,广大农村地区的学生则必须承担各种税费来维持正常的义务教育支出。这种城乡分配比例不合理也是造成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入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给不同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带来新的不均等。

(三)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资金存在着浪费严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师的流失,学校机构臃肿,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其次是教育设施大量闲置、利用率较低;最后是财力资源开支不合理,有限的教育经费被用于党政机构人员的开支上,甚至出现事业费被占用的现象。

(四)财政转移支付不够规范

虽然目前农村义务教育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但是还是存在财政资金、补助被截留、挪用现象,究其原因就是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的不规范,在资金的按时按量落实方面仍然成问题。

二、改革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必须从认识上转轨,要从根本上认识到教育对国家发展的意义,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把普及义务教育作为一项基本政策来抓。

(二)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责任,加大投入

义务教育属于一种正外部性很强的公共产品,又可以称为免费教育、强制性教育。政府公共财政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提供经费投入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责任,政府负担义务教育投资比例应日趋加大,尤其是中央和省级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使政府投资主体的重心上移到中央,将“以县为主”向“以省和中央为主”转变。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支出在各级财政支出中的比重,真正实现人民教育政府办。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例和数量,显示出向农村义务教育的倾斜,逐步缩小义务教育的地区间和城乡间的差异,促进义务教育均等化,让更多的人享受到社会发展成果。

(三)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由于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义务教育转移支付体系,在转移支付过程中,还存在随意性强、科学性差的漏洞。因此应加大中央和省级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实现公平为目标,规范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确定一般性的转移支付的比例,适当的减少专项转移支付的数额。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向贫困地区进行转移支付,从而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四)强化监督

建立既有权力、又有权威的监督机构,建立并完善教育经费监督机制,对转移支付进行科学决策,对于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和使用有效地监管,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提供制度保障。把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分配落实情况作为考核、调整干部的重要依据。加大审计力度,审计的结果和结论要向社会公开,避免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政绩行为,保证义务教育正常的经费拨付。同时加强舆论和社会监督,对于违规行为要坚决予以曝光,从而对义务教育投资体制进行有效监督。

(五)其他

健全义务教育投入体制的法制化建设,从法律层面对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使用进行严格地规定,坚决杜绝浪费,对违法者追究其法律责任,做到有法可依。针对家庭困难的贫困生,应设立助学金、奖学金制度,减免一切形式的如课本资料费、文具费、住宿费、伙食费等多项学杂费,使贫困学生受到政府的特别关注,并获得较为充分的经费资助。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弥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足,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改善城乡义务教育公平环境。

三、小结

综上所述,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严重违反了财政的公平性原则,应尽快明确以中央为主或者以省为主的财政职责,规范转移支付制度,强化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最终建立城乡一体的全免费的义务教育财政体系。

参考文献

[1]刁玉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发展历程的反思[J].河南大学学报,2010(1).

[2]刘明慧.城乡二元结构的财政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3]肖昌斌,曾宪波.完善之后是完美—恩施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运行一年之痒[J] .湖北教育,2006,(12).

[4]孟庆瑜.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J] .教育理论和实践,2008,(5).

[5]庞丽娟.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扎实推进免费义务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作者简介:王冬平,女,研究生学历,副教授职称,工作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浅谈 体制改革 农村义务教育 财政 我国


[浅谈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