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裕文档网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发达国家调节收入差距的教育政策研究

时间:2022-05-28 15:42:01  浏览次数:

[摘要]当前,收入差距问题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发达国家通过采取税收、社会保障与教育公平等政策和措施进行调节,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中,公平的教育政策已经成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以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四国为研究对象,探讨发达国家如何运用教育政策来调节收入差距的问题。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应该增加教育投入,同时调整教育投入流向,对低收入群体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

[关键词]发达国家; 调节收入差距; 教育政策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095-3283(2014)10-0118-04

[作者简介]孙蕾(1977-),女, 汉族, 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企业信息化;崔顺伟(1973-), 男, 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收入分配。

[基金项目]天津市201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发达国家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理论与政策研究”相关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JLJ13-011。

当前,收入差距问题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调节收入差距,发达国家通过采取税收、社会保障与教育公平等政策和措施进行调节,收到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其中,公平的教育政策已经成为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人力资本也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而教育则是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途径。教育的平等与收入的公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分配的平等有助于改善居民收入的分配状况,提高平均受教育程度对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发达国家通过建立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制度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教育供求的失衡将导致受教育者与未受教育者之间、接受较多教育者与接受较少教育者之间的工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在个人收入中,工资收入占据最主要的部分,而工资收入和个人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教育政策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具有重要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常常运用义务教育制度调节收入差距,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为全体学龄儿童提供一定年限的免费教育来创造均等的教育机会,以此提高每一个人的劳动技能,进而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米德认为:“教育是影响人们获得收入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投资,它可间接地对财产的分配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由税收收入资助的公立教育,基本上体现了向穷人子女的教育投资,是有利于公平的。”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义务教育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区别,狭义的免费义务教育仅仅是免除学费;广义的免费义务教育还包括其他项目,但财政支出的负担也更高。各发达国家义务教育免费范围和程度各有不同,一般来说义务教育免费范围的大小和年限的长短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但有时也取决于民族传统、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以及政治等因素。除学费外的各种免费项目,有的国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有的国家只面向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总体而言,在不同力度的免费措施中,弱势群体学生均享有优先权。发达国家除学费外的免费项目主要有:免除教科书费用,如德国、新西兰、日本、瑞典、芬兰、美国(部分州)、法国、韩国、加拿大等国,该措施主要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免除或部分免除交通费、住宿费或提供补贴,如瑞典、葡萄牙、加拿大等国,而法国、芬兰、日本等国只针对低收入家庭的学生实施此措施;免除早餐或午餐费,如芬兰、瑞典、美国、日本等国;免除医疗保健费,如芬兰。此外,还有些国家免除校服费、博物馆科技馆参观费、计算机网络使用和信息费等。

19世纪下半期,各主要发达国家相继颁布了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在全国确立和推行义务教育制度。在实施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各国逐步达成共识,确立了义务教育的一些共同原则:强制性、免费性、普遍性和平等性等。国家为维护社会福利和社会秩序,避免社会分化和儿童受教育机会不均等,规定了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不许择校”的原则。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的义务教育由于其质量无法满足社会各阶层的需要,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始实行义务教育的改革,其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如出现了允许选择学校教育的倾向。从目前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实践来看,教育选择主要体现在允许人们在不同的公立学校之间进行选择,从而改变长期以来学生及其家长在教育方面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不利状况,赋予他们主动选择的权力。

一、美国调节收入差距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遇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在通过教育政策调节收入差距的实践方面,美国做得颇具特色,积累了相对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政策和措施。为保证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美国首先颁布义务教育法,做到有法可依。与此同时,政府公布与之相配套的政策,作为落实义务教育法的保障。为了将义务教育落到实处,美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机构,聘请专门人员来负责义务教育的检查和督促工作,例如,每个学区都设有专门的“劝学员(社会工作者)”,有些州开设“父母学校”,教育那些不履行送子女上学责任的家长。

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政府就通过各种资助项目,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并通过教育机会均等来提高劳动者技能,从而达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目的。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从公立小学到公立高中),同时政府还承担公立大学大部分的教育经费,学生只负担一小部分。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力度,并设立了用于无家可归儿童的教育资助专款。2010 年,美国政府制定《2010 年教育改革蓝图——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确保公平,为每名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从美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实践来看,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承担了义务教育的大部分办学经费,并且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还在不断增加。长期以来,美国的各州和地方政府一直是义务教育实施的主体,联邦政府不直接向各个公立学校提供办学资金,而是以政府资助和奖学金的方式参与其中。但近20多年以来,联邦政府的教育预算较之过去大幅增加,一方面新增支出项目,另一方面加大原有资助项目的资助额度。例如,针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资助和为实现基础教育小班授课的专项资助的支出金额和比例逐年上升。当前,美国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支出比例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按支出比例由大到小排列的各级政府依次是州政府、地方政府、联邦政府,而过去则是地方政府支出高于州政府。

美国对基础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管理,为了保证不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州政府实行了不同学区的差别拨款补助方式。各州政府为了公平分配教育经费,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来资助各学区,一般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另一种是专项拨款。基本资助拨款是在充分考虑各学区在教育需求和教育财政能力方面差异的前提下提供的一般性补助,它体现了公平性,主要用于维系学区的基本运转,目的是促进州内各学区的义务教育能够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而专向拨款主要考虑地方学区的应用技能型教育的需求,多用于职业教育等。

二、英国调节收入差距的教育政策与措施

英国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其义务教育发展历史悠久,值得其他国家借鉴参考。1870年英国颁布《初等教育法》,法律规定5~13岁儿童必须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这标志着英国义务教育制度的开始。1880年英国政府又颁布教育法令,把义务教育年龄延长至14岁。20世纪后,英国的义务教育制度进入不断完善与发展阶段,1944年义务教育年龄被延长至15岁,1972年又被延长至16岁。进入21世纪后,英国的义务教育又有了更新的发展,2007年英国政府宣布将通过各种政策将义务教育年龄延长至18岁,从而应对经济全球化对人才技能逐步提高的需求,保证英国在未来经济和科技的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义务教育的法律法规(如1918年制定的《费舍尔教育法》《1944年教育法》及《1988年教育改革法》等),并以此对义务教育进行管理。英国义务教育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是符合本国国情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联。

当前,英国的教育体系可以分为以下四个不同阶段:初级教育阶段(5~11岁)、中级教育阶段(11~16岁)、延续教育阶段(16岁以上)、高等教育阶段(18岁以上)。初级教育、中级教育和延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英国政府通过公立小学、中学和延续教育学院,为所有适龄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之后,学生可以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或者在18岁时就业。在英国,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的目标不是英才,而是合格公民。义务教育分成四个阶段,各阶段国家设立的课程如下:1初级教育(5~11岁):英语、数学、科学、技术、历史、地理、艺术、音乐、体育。2中级教育(11~16岁),中级教育又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1~14岁)包括初等教育设置的课程,再加上一门外语;第二阶段(14~16岁),包括英语、数学、科学、体育、技术和一门外语。3延续教育(16~18岁),在接受延续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够挑选两条不一样的道路:学术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延续教育的目的一是为了上大学,二是为了就业。前者的课程包括为接受高等教育而设置的中学准高级水平考试(AS-Level)和中学高级水平考试(A-Level)课程;后者的课程包括为就业而设置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如商科及秘书培训课程等。通过以上各阶段的学习,适龄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从而为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和收入的改善奠定了公平的基础。

三、法国调节收入差距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法国历来重视义务教育,从幼儿学校(相当于中国的幼儿园)到大学都实行义务教育,不用交学费。其义务教育的宗旨是为了如何在现代法国社会获得有质量的生存而进行的教育,这正是法国社会目前所关注的教育焦点之一。近些年来,法国政府积极实施教育改革以使学生在学校能够获得相应的知识和能力,以便在现代社会中获得积极生存和行使公民权利的能力。法国政府规定所有学生在16岁义务教育结束时应掌握“首要知识”,这些知识与公民社会活动、日常生活和职业生活紧密相关,包括会读、会写、会说、会算,并掌握关于基础图形和体积的知识,掌握、理解有关时空的概念,学会理性地观察和思考,学会自我身体的保健和保护,并具备一定的艺术感受能力,掌握社会世俗以及公民应该拥有的价值观。

法国的幼儿学校遍及城乡,均由各级政府出资主办。凡在法国有合法居住身份的小孩,不分肤色、贫富,从3岁起便有权入校。家长或保姆,每天(节假日例外)早晨8时30分左右将孩子送去,下午4时30分左右将孩子接回家。假如午餐在学校餐厅就餐,须交用餐费。从6岁起进入当地小学,一切费用亦由当地政府提供,包括教育用书和作业本等,家长只要给孩子买个漂亮的书包和一些笔、纸等辅助用品就行了,负担较轻。到了初中和高中,学费仍不用交,教育用书仍由国家统一供给,家长只要给孩子买点参考书籍和学习用品就行了,负担仍不算重。所以,一般法国孩子,只要自己用功读书,都能上完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

法国是强调“公平均等”的社会,高中毕业后,只要自己好学上进,一般孩子都能免费进大学,家长只要为孩子提供一些餐费和住宿费就行了。但要大学毕业,获得学士、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法国的大学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淘汰制。大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两年,为“基础教育”,经考试合格后可获得“大学基础教育文凭”。然后,才能升入第二阶段,这一阶段也包括两年,是“专业教育”,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第三阶段为攻读博士学位阶段,时间长短不一。目前,法国的一些在校大学生中,能在“基础教育”阶段考试合格、升入第二阶段的只有1/3左右,2/3左右的人因成绩太差或自己不愿再学下去了,而被中途“淘汰”。所以,在法国几乎人人都有进大学的机会,但真正能从大学毕业,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素质人才却显得不多。为此,法国的教育部门正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基础教育,鼓励学生刻苦攻读。同时,想方设法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外国学生来法学习,因为21世纪“高智力人才”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四、德国调节收入差距的教育政策和措施

德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除了奔驰、宝马和博世等许多德国品牌外,还有就是它完善的教育体制。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个邦、州在教育上各有一套,所以教育体制复杂,各种情况并存,但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德国教育普及程度非常高,其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州政府承担。学生从小学到中学,不但免去学费,连书费也不用交。学生用的教材不是自己买的,而是学校发的。德国有关法律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必须开始接受义务教育,各学校的负责人对此进行监督,如果发现有适龄儿童没有上学,或不能规律地参加学校的课程和其它必需的活动,那么家长将会受到严厉处罚。国家对整个义务教育的过程和学校的设置相当复杂,却又非常合理。

在最先的4年,所有的学生都在基础学校一起学习最基础的入门知识。然后,他们将会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根据目前的学习成绩和将来的职业意愿,在四种学校里面进行选择。第一种是高级中学,学制一共9年,只有通过它的毕业考试以后才有资格在大学就读。它对学生成绩的要求也最高。第二种类似我国的普通中学,学制5-7年。学生在学满5年后,可以有两种去向。要么进入各种职业学校进修两年,通过考试后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各种行业证书。这些证书在找工作的时候相当吃香。要么在学校再学两年,然后参加高级中学的毕业考试,通过后同样有上大学的资格。第三种称为实用中学,学制6年。从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的课程设置都和各行业需要的实用技术紧密相关,它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些没有高级文凭却非常实用的人才。学生们在毕业后可以直接进行学徒式培训,或者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一样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因为学生以后的职业意向不同,所以上述三种学校所教授的课程也有较大区别。如果有学生目前还拿不定主意,以后到底要上什么样的学校,那么他们就可以选择第四种中学——综合中学。所谓综合中学是指这种学校把上述三种中学里的一些基本课程合理搭配,学生们就能同时学习在不同学校所教授的知识。在学完五年后,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成绩,在上述三种学校中再进行选择。同时,学生在选择学校方面有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比如一个孩子在经过四年基础学校的学习后,发现成绩不是很好,但还是以后想上大学,那他就可以先上对成绩要求不太高的普通中学或综合中学。如果以后学习有进步,成绩也符合高级中学的要求,那他还可以上高级中学。而那些原来在高级中学上学的孩子,也完全可能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职业意向改变的原因,再回到普通中学或实用中学学习。

德国的义务教育体制有三方面的优点:首先,它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不同的学校给在学习能力和兴趣志向方面都各有差异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课程和发展空间,为学生将来的人生设计了多条道路。其次,它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一些我国学校很少开设或者很少被重视的课程,比如艺术、绘画、音乐等,在德国学校却是必不可少的。几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乐队,学校也经常组织学生公开演出。而在各博物馆里最常见的一幕,就是一群满脸好奇的孩子,睁大眼睛听老师在一副名画或一件艺术品前面滔滔不绝地解说。每个假期,学校也常常组织学生到各个历史文化名城参观。第三,在具体操作上,它相当灵活和务实。判断十岁孩子将来的发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他们自身的能力和意愿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变化。所以它规定,即使在分校以后,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学生们还是有很多可能从一个学校换到另一个学校,不管是“上”还是“下”。由此,学生们的能力得到了尽可能的挖掘,意愿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五、结语

当前我国也面临如何调节收入差距的问题,我们可从以上发达国家义务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践中得到启示与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政府应该增加教育投入;同时调整教育投入流向,把有限的资源更多地用于基础教育,特别是落后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的基础教育;必须对低收入群体采取适当的倾斜政策,增加他们的受教育机会和改善教育条件,通过平民化教育提高他们的选择能力,进而改变命运,摆脱贫困,最终通过教育的平等化达到调节收入差距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长学部分发达国家不同时期收入调节政策及其借鉴[J]中国经贸导刊,2010(22)

[2]刘春,David NGardne聚焦国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N]中国教育报,2006-03-10

[3]王旭东论义务教育财政责任[J]中国流通经济,2007(5)

[4]刘乐山,鲁昕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1)

[5]袁芳,胡莹试析美国的收入分配政策[J]中国流通经济,2010(1)

[6]刘乐山,覃曼英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及启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7]荀澄德国中小学的教育体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4)

[8]孙启林,周世厚大均衡观下的“略”与“策”——法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评析[J]现代教育管理,2009(1)

[9]高如峰法国义务教育的特别扶持制度[J]教学与管理,2000(3)

[10]武玉婷从国际比较看如何完善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体制[C]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A]2007

Abstract:So far, the income gap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problem dur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round the world. In order to adjust the income gap,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utilized the policies of taxation, social security and equal education and reached an outstanding result. Among them, the policy of equal educ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ethods of adjusting income gap. With US, UK, France and Germany as objects of research,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problem how developed countries use education policies to adjust income gap. The experiences of developed countries indicate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education investment, monitor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and incline the adequate policy towards the low-income people to adjust the income gap through education equality.

Key words: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adjustment of income gap; education policy

(责任编辑:梁宏伟)

推荐访问:发达国家 收入差距 调节 政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