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合论看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
时间:2022-05-28 16:49:01 浏览次数:次
摘 要 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生命的践踏和对社会财产的摧毁,导致人们对传统理性和传统科学的信念的怀疑和破灭,认识到仅仅靠理性和科学技术是不够的。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大致上在50年代末之后陆续向后现代社会迈进,70年代末、80年代初之后,后现代社会特征已经很显著了,比如科技发展有机化、知识信息化、政治国际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追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这些变化根本上影响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整合论就是在此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主要探讨整合论基本观点,进而分析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潮对教育管理的启示等。
关键词 整合论 后现代 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470 文献标识码:A
自 20 世 纪 90 年 代 初 期 教 育 管 理 整 合 论(Naturalistic Coherentism)作为一个概念出现以来 ,经十余年系统而深入的阐发,成为当今一个颇具影响的理论体系。现任职于香港大学教育系的澳大利亚教育管理学教授埃弗斯和墨尔本大学的教育管理学教授拉科姆斯基是该理论的两位最重要的倡导者和理论家。他们自1991年合作出版《认识教育管理:当代教育管理研究中的方法论论争》以来,又分别于1996年和2000年合作推出系列著作《探索教育管理:整合论之运用及批判论争》与《从事教育管理:关于管理实践的理论》。上述三本著作已成为当今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最重要的理论文本。教育管理整合论所秉承的价值观是“通过宣称系统整合,从而使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整体合法的科学”。本文试从哲学思想的角度,探讨教育管理整合论的认识论基础及其强调的基本原理,探讨整合论基本观点,进而分析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潮对教育管理的启示等。
1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和自然主义: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思想基石
教育管理整合论深受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和自然主义的影响。蒯因的整体主义知识观包括下述要点:我们的信念或知识是作为一个整体面对感觉经验法庭的,接受经验检验的是知识总体,而不仅是整体边缘或离边缘较近的陈述。对整体内部的某些陈述的再评价必将引起整体内部的重新调整和对其真值的重新分配。在任何情况下整体内部的陈述都可以免受修正,假如在其他部分作出足够剧烈调整的话,基于同样的原因,在顽强不屈的经验面前,整体内的任何陈述都可以被修正,甚至逻辑和数学规律也不例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经验证据对于理论整体的决定是不充分的。所以,在理论的评价和选择上,只受是否方便和有用这样一些实用主义考虑所支配,同时还要顾及该理论是否具有保守性、温和性、简单性、普遍性、可反驳性、精确性这样一些特性。蒯因的自然主义包括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就其否定的方面而言,自然主义是一种反基础主义。它要抛弃第一哲学或传统认识论,因为后者力图凌驾在自然科学之上,或在自然科学之外,或在自然科学之先。二是就其肯定的方面而言,自然主义认为,哲学就是指向自身、反思自身的自然科学。它必须在自然科学内部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利用自然科学的发现,去实际地说明我们是如何在“贫乏的”感觉刺激的基础上达到关于这个世界的丰富而正确的理论的。三是自然主义认为,哲学或认识论的主要研究方法就是发生学方法,在蒯因那里则是对语言学习过程作经验的研究和经验的描述,因此描述性是蒯因认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
2整合论—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代表之一
埃弗斯和拉科姆斯基两人在蒯因的整合主义知识观的直接影响下,将他们主张的思想明确地表述为“自然主义的整合论”(Naturalistic Coherentism)。概览他们近些年所写的一些著作和论文,我们可将教育管理整合论的基本观点初步归纳如下:
(1)教育管理整合论的根本旨趣是企图建立一门新型的管理科学。
这种新型的管理科学不再是按照实证主义或者逻辑经验论而建立起来的,也不是像教育管理主观论通过祈求主观主义而建立起来的,更不是像批判理论家们有时试图将科学与知识的其它方面分隔开而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宣称系统整合,从而使教育管理学成为一门整体合法的科学。这种新型的管理科学,不仅具备经验上的充足性,还具有一致性、简单性、理解性、丰富性和可学习性等超经验的属性。
(2)教育管理整合论要求发展一种有关教育管理的后实证科学。
这种后实证的教育管理学理论既应包含价值论题,同时又能高度关注人的主观性和道德伦理问题。教育管理整合论反对教育管理科学论的狭隘科学观,但并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努力发展一种更理想、含义更广和更具包容性的教育管理新科学。整合论不仅可以为科学宣称进行辩护,也可为价值宣称进行辩护,同时还可广泛运用于主观领域。教育管理整合论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整合认识论必须与自然科学和人类认知科学理论保持一致。教育管理整合论相信:新的认知科学为教育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洞见,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的主观性,能使我们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与有关社会世界的理论更加和谐与一致。
(3)教育管理整合论重视运用自然科学的成就来理解人的主观性。
与教育管理主观论、价值论、批判论不同,从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最近进展中寻找科学层面的支撑构成了教育管理整合论的一个鲜明特色。认知神经科学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门具有交叉性质的边缘科学。认知神经科学在探寻认知活动脑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人类的认知活动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通过发展相应的压缩规则(compression algorithms)而进行的。这种压缩规则的一个重要的脑机制就是神经信息加工模式,即“神经网络”模式。这种神经网络模式是由输入层、隐藏单元层和输出层三个层面所构成的,各层之间存在着大量联结网络。一般来说,隐藏层的单元比输入层少,这意味着来自输入层的信息只有通过必要的压缩才能予以有效地回应。教育管理整合论认为,教育管理活动中存在着类似于人类认知活动中的“压缩规则”,而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的新成就能帮助人们认识管理活动中所存在的这类压缩规则,并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教育管理知识的属性和本质。
(4)教育管理整合论倡导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统一,强调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建立一种更富成效的关系,反对在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之间作简单的二元区分,呼吁从一元的、整体的观点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育管理整合论认为,如果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之间缺乏和谐与一致,就可能妨碍教育组织取得稳定的教育效果,就可能导致教育组织的失败。将管理理论与教育理论统一起来,有利于人们从教育理论的角度评价教育管理实践,有利于人们从流行的一般管理理论的支配中解放出来,使人们既从管理的角度,又从教育的角度思考和处理学校中的问题。
3后现代教育管理思潮
现代社会的特点:机械化、工业化、城市化、法制化、民主化等,这是与前现代社会或传统社会的区别。现代社会主要依赖于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其特点如知识信息化、政治格局多元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从根本上影响着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传统理论不能对后现代的许多现象进行有效解释,需要拓宽新思路、建立新理论,因此形成了后现代理论思潮。
3.1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反思理论,对主流理智和文化信条进行质疑,其主要特点是拒绝传统的历史分析法和理性主义,采用综合整体批判,质疑科学的有效性和知识的客观性等。后现代主义运用到教育管理理论,归纳起来有四点:
(1)教育组织形式和教育组织的性质不是唯一的;
(2)不存在唯一的教育管理科学理论,唯一的理论无法解释和解决复杂多样的实践问题;
(3)教育管理是事实和价值统一的过程,把价值问题排除在外是注定要失败的;
(4)教育管理的方法多样化,更重视用民主对话、合理授权、文本解构、意义重建、非线性变革等方式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3.2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启示
(1)后现代理论的产生有其深刻的背景。时代呼唤新理论的出现,而新理论代表着新的时代精神。
(2)后现代理论对传统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进行了批判和重建,有力地促进了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3)后现代各种理论是相互联系的,既有共同性也有差异性。
(4)后现代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对现代教育管理科学理论运动的全面批判宣告了以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的教育管理科学神话的破灭。
(5)后现代理论及其教育管理理论对西方教育和教育管理改革产生了推动作用。
可以看出,后现代主义教育管理思想重视教育管理过程的价值性更甚于事实性,强调教育组织的主体性更甚于客体性,强调教育管理知识的多元性和发展性更甚于单面性和静止性,强调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的多样性更甚于标准化,特别重视理解、对话、分权和解释等在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W.V.O.蒯因.语词和对象[M].陈启伟,江天骥,张家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 Foster, W. (1997) "Administration of Education: Critical Approaches", in Lawrence J. Saha (e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lsevier Science Ltd., pp. 44 -45. [13] Thomas Greenfield and Peter Ribbins eds, (1993) Green-field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Towards a Humane Science, Routlege, London, p. 152.
[3] Everhart, R. B. (1988)“Fieldwork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Norman J. Boya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Longman Inc., p. 723.
[4] Everhart, R. B. (1988)“Fieldwork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 Norman J. Boya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Longman Inc., p. 723.
[5] Foster, W. P., (1986) Paradigms and Promises: New Approaches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ometheus Books, pp. 17 - 33.
[6] 罗伯特·丹哈特,公共组织理论(第2版)[M].项龙,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6.
[从整合论看后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相关文章
- 2022商务局党员教育管理专题调研报告(2022年)
- 县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调研情况汇报(范文推荐)
- 教育管理案例的选择与评价标准研究
- 基于后现代教育管理视角的我国教育管理发展方向分析
- 论现代教育管理模式下的中学生激励教育
- 小学教育管理中注重情感教学的融入
-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党员教育管理探讨
- 新媒体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问题分析及策略
-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感想心得范文
- 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感想心得范文3篇
- 法院2021年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讲话范文5篇
- 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发言稿 理论中心组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言材料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发言材料 理论中心组学习总体国家安全观发言材料
- 我国政府会计理论基本问题研究
- 大时代下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 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前瞻
- 中心组学习总结 2022年度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情况总结报告范本
- 2022年度态工作能力(理论文章)【优秀范文】
- 上一篇:研究生“问题—探究”式教学研究
-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学发展瓶颈及其化解途径研究